目 录
[领导批示]
领导批示一则……………………………………………………… 2
司徒伟湛副市长对科技工作提出五项要求……………………… 2
[经济动态]
我市积极推动渔业产业化经营…………………………………… 3
我市22项新产品被列入国家及省重点计划……………………… 4
我市新增6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5
[镇区在线]
小榄镇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5
沙溪镇明确思路下半年经济发展思路…………………………… 7
石岐区四大举措促进经济发展…………………………………… 7
大涌镇创新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8
[领导批示]
8月18日,韩泽生副市长在《邱凤仕反映市劳动保障部门办事不当等问题调处情况报告》上批示:该事件虽涉及个别镇区,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抓好人员素质提高和增强服务意识教育外,还要在政务公开上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务工人员知法、懂法、用法的覆盖面,同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研究解决劳动保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且符合我市发展的劳动监察工作机制的具体方案。
司徒伟湛副市长对科技工作提出五项要求。近日,司徒伟湛副市长在全市科技工作大会上强调: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科技和人才问题的重要性。把科技和人才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占据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把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今后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将其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高度重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三个方面的自主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宽发展空间,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知识、先进理念以及专业技术人才。促进装备制造业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设立好装备制造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省、市级研发中心。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推动传统产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提升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协同作战的良好态势;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形成梯次发展、系统推进的有利态势。火炬区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引导、促进园区向专业化、高集成化、大基地化方向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把高技术条件下的专业镇产业升级作为科技工作的重大课题,发展扩大一些专业镇,争创省重点科技专业镇。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建设“村村通”工程,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业水平。完善全市统一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目标一致、标准统一的信息组织联盟,完善基层信息服务队伍,组织一批符合地方所需的信息接收和传输终端,争取明年底各镇区实现“村村通”。(市政府办公室)
[经济动态]
我市积极推动渔业产业化经营。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占领广阔的市场空间。组织100多个流通加工专业户考察广州水产供销公司水产品交易市场和黄沙市场,借助广州这一平台打响我市的渔业品牌,拓宽水产品国内外市场销售渠道。引导出口加工企业开拓东南亚、加拿大、欧盟等国外市场及西南、西北等内地市场,拓宽国内外市场销售渠道,分散市场风险。二、不断完善渔业龙头企业多元化投资机制,有效推进渔业产业化。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发展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形成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促进水产流通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三、积极推动流通与加工业发展。努力在市场与养殖户、流通户、加工户之间架桥铺路,内引外联,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畅通流通渠道,推动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四、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渔业。各镇区根据地域优势和品种发展潜力,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品质优良、适销对路、有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规模化、集约化水产养殖基地,形成竞争力强的水产品优势。 (市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
我市22项新产品列入国家及省重点计划。日前,我市22项新产品被列入国家、省2005年重点新产品计划。其中,凤凰光学公司研发生产的高像质微型数位镜头和达华智能科技公司的非接触智卡芯片无压塑封装及卡片一次热压封装2个项目产品被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珠海联邦制药公司中山分公司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长荣包装工业公司的镭射转移纸、凯达精细化工公司的90%炔咪菊酯等20个项目产品被列入省级新产品计划。被列入国家、省重点新产品计划的项目可享受新产品研究开发费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政策。 (市科技局办公室)
我市新增6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日前,省科技厅下发了《关于转发2004年度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的通知》,我市6家企业承担了国家级火炬计划,分别是美加科技公司的具有视觉识别控制功能的遥控装置、南方新元食品生物工程公司的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DATEM)、格兰特工程玻璃公司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广东振华电器公司的高档套装精密热弯异型玻璃水族箱、纳普工程塑料公司的1000吨/年增强阻燃PPS和丽音电子公司的智能环保型燃气取暖器。至此,全市现有在研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30个,省级10个。 (市科技局办公室)
[镇区在线]
小榄镇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扶强扶优,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优先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大先进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扶持,着力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拥有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重奖获得名牌产品的企业。有目的地培育、扶持部分优质企业发展,计划到2005年发展5个10亿元以上企业、10个5亿元以上企业。充分利用行业基地集聚效应,积极创建地方品牌,借助“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发展平台,增强产业集聚和配套能力。二、大力发展生产支援性服务产业,打造产业发展支撑平台。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汉信现代设计制造服务中心、五金制品行业技术中心,组织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协助企业建立技术依托,组织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示范和推广,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合作渠道等,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成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生产成长性强、行业前景好、竞争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管理规范、产权清晰的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和配套中介服务。三、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区,促进规模企业聚集。规划建设占地2万亩的工业基地,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为目标把其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区。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到园区集中发展,以产生集聚、配套、规模效应,提高产业档次,形成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发展专业化、区域化企业集群。四、引导和扶持专业协会发展,推动支柱产业良性发展。成立五金塑电行业分会、印刷包装行业分会、建筑装饰业商会、锁业协会等专业协会,引导企业在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快进步。积极与国家级行业协会合作,帮助企业在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制定、行业信息、行业交流、最新技术和产品等方面取得更大优势。五、营造产业氛围,提高产业核心动力。组织培训、考察、讲座等活动,促进企业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提高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学习运用先进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方法和经验的能力。组织开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和人才培训,加强企业与研发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协助企业建立技术开拓,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 (小榄镇党政办)
沙溪镇明确思路下半年经济发展思路。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招到商、招好商。重点抓好大项目的引进,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大项目引进机制,强化“资金到位才算招商结束,项目投产才算合作成功”的意识,做好签定投资意向项目的跟踪服务,争取早建设、早投产,争取正在洽谈的项目早谈成、早签约;抓好现有企业的增资扩产,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扩大规模。三、高标准办好第六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以服博会为契机,加大区域特色产业和投资环境的宣传,凝聚“人气”、“商气”,汇聚“客流”、“商流”,创造更好的商机,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和贸易洽谈。四、强化优质服务。建立企业走访联系制度,切实为投资者排忧解难。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二五五”工程,认真制定好农村集体经济三年的目标计划,明确发展思路;指导各村盘活土地,管好物业,在谋划和推动新一轮发展中找准出路和经济增长点。 (沙溪镇党政办)
石岐区四大举措促进经济发展。一、实施“招商促动”。把招商重点从工业项目转变到三产项目上来,推出了“三产优先,工业为辅”的招商策略,有效增强了全区的经济发展后劲。今年以来共引进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3538.19万美元,目前13个项目已开工投产。二、实施“三产强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好具有石岐特色的现代物流业、饮食娱乐业、信息咨询业、酒店服务业,并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三、实施“总部经济”。积极引导旧城搬迁企业将总部留在石岐,通过招商将在外地设生产基地的大集团、大公司及企业总部迁移到石岐区;鼓励企业将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向外转移,在外地设立生产基地,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下,与外地合作创办工业园区,有效培植税源。四、实施“名牌带动”。发挥科技创新大楼的平台作用,建立和完善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与支撑体系,增强装备制造业研究开发与成果产业化的能力。 (石岐区党政办)
大涌镇创新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打响“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雕刻之乡”、“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等区域品牌。按照“以红木家具为龙头,促进家具地板行业发展;以牛仔服装为重点,推动服装纺织行业发展”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度推进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增资扩产,壮大规模效益。开展好经济总量调查工作,摸清企业实际情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组织实施好企业创建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工作,促进各项技改项目落实。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加快起草红木家具行业标准,力争尽快出台实施。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协调做好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申报工作,重奖名牌企业。落实扶持政策,加快纺织业发展,对企业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织布机和纺纱机,镇府每台分别给予财政贴息10000元和5000元。(大涌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