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住广州打造"汽车城"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速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取得显著实效。
一、中山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特点
一是规模迅速扩展。从2001年到2004年,全市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总数由7家增至42家,增长了5倍;总投资规模由1.31亿美元增至5.06亿美元,增长了2.86倍;总产能由7亿多元增至68亿多元,增长了8.71倍;从业人员总数由1640多人增至5360多人,增长了2.27倍。
二是集聚势头强劲。全市42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中,落户国家级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有26家,投资规模3.04亿美元,已形成产能28.68亿元,从业人员3254人,分别占全市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总数的61.9%、总投资规模的60.07%、已形成产能的75.39%、从业人员总数的60.7%。
三是形成日资企业集群。全市42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中,资本来源于日本公司的有23家,投资规模合计2.83亿美元,已形成产能27.6亿元,分别占全市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总数的54.76%、总投资规模的55.92%、已形成产能的72.56%。其中,2001年以来落户中山的日资企业达到21家,投资规模2.4亿美元,已形成产能23.45亿元,分别占全部日资企业的91.3%、84.8%和84.96%。目前,中山日资汽车零配件企业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加快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优势,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积极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按照"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的目标,加快环境建设步伐,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和"产业强市"战略,努力营造经济发展的产业环境,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14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004.4亿元,比2001年翻一番。三年来,每年新增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其中2004年新增投产工业企业达到1671家。积极营造创业环境,努力创建科技、经济发展的平台,先后建成了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等1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8个科技专业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投资环境,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加大对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招商力度,努力实现汽车零配件产业超常规发展。
二是充分利用服务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优势,为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鼓励发展的政策体系。除了认真执行国家和省鼓励汽车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外,还制订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贷款贴息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暂行办法、科技三项经费管理办法、优先鼓励发展工业项目用地办证费用优惠暂行办法、实施名牌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优先发展汽车零配件等新兴产业。截至2004年,中山市技改贷款贴息资金累计达1.24亿元,受惠项目600多项,涵盖内源和外源企业。建立健全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缩减和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改为登记制、核准制,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政务"在线服务"。建立健全公共信用服务体系。由政府牵头协调,明确营运主体,整合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工商局的企业登记咨询系统,以及税务、海关、法院、公安等部门对有关法人、自然人的各项信用记录资料,实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与制度化。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代理招商、会计、法律、审计、评估、设计、监理、招标投标、技术交易、银行信贷、海关报关、税务代理、海外市场代理、投资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各类公共性服务机构,完善执业标准和监督机制,为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服务。
三是充分利用产业基地资源优势,打造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平台。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建区十多年来,以"建设特色工业园地区,集聚五大主题产业"为发展思路,每年都投入巨资进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高新区内建有11万伏和22万伏变电站分别有4座和1座,自来水厂2家。位于高新区内的中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9位。建成了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工业品展览馆、电子科技、生物工程等28个科研机构。高新区每年新增工业企业近100家,佳能、飞利浦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高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包装印刷、化学工业、汽配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园。其中,中炬汽配工业园建成面积达2000多亩,成为承载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目前已有26家汽车企业落户中炬园。拥有年产汽车门锁300万套的有信制造(中山)有限公司,年产ABS刹车系统200万套的中山日信工业有限公司,年产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120万套的中山艾来希斯有限公司,年产汽车安全气囊98万套的中山富拉司特工业有限公司,年产汽车制动器总成、驱动悬架装置等驱动桥总成、减震器等主要产品2万吨的伟福科技工业(中山)有限公司,年产汽车子午线轮胎用胶粘剂1500吨的迪爱生合成树脂(中山)有限公司,年产汽车塑料树脂成型制品及相关产品4000吨的丽光精密(中山)有限公司等一批年产值超亿元的重点企业,其中超2亿元的6家,超3亿元的4家,超4亿元的1家,基本形成了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