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注重加强领导干部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是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班子强,领导新农村建设就有力。黄圃镇注重加强六级班子(党政班子、机关班子、事业单位班子、学校行政班子、农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班子)建设,尤其以加强镇、村班子建设为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基层和群众。建立了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村(社区)制度;建立了党政班子和500多名党员干部联系特困家庭和弱势群众制度;建立了每月15日党政班子成员接待群众日和带队下访日制度;建立了机关部门挂点联系村制度;有针对性把党委会和镇长办公会开到农村、田头、农户家里,面对面与群众接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帮助各村和群众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着力提升干部能力。采取“请进来传经送宝、走出去参观考察”的形式,先后多次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干部到国内重点大学封闭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十方面的能力,即立党为公的政治素质能力,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要务能力,以人为本的服务能力,科学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奋发有为的开拓能力,大局意识的纪律能力,依法行政的法治能力,稳定安全的控制能力,廉洁自律的人格能力,培养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领导干部。
三是着力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农村“两委”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我们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结合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大力实行“两推一示一选”的办法,以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一把手和村委会主任为重点,把“三强三高”(政治素质强、发展经济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工作热情高)的发展型人才推选到领导岗位,选好村“两委”班子。注意优化农村“两委”班子结构,配备好经济能人、群众工作能手、农村社会管理专才等三类人才。从2002年起,为村干部购买社保和综合医保,解决后顾之忧。大力实施“种苗工程”,通过公开招聘选拔大学生农村后备。目前,全镇共配备农村后备干部16名,平均年龄28.8岁,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切实解决农村干部接班人问题。每年选派优秀的农村后备干部到机关部门跟班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黄圃镇党政人大办
2008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