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意见
信息来源:中山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4日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抓实干,克难攻坚,推动交通运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2014年工作回顾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一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牵头制定20项交通专项规划和研究课题,《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山市支线公路网规划》获市政府批准。深中通道A3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立项。中开高速及小榄支线项目完成投资人招标。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干线公路项目的工可研究。协调香海大桥中山段与中珠跨界道路建设一揽子方案,加快中珠交通一体化进程。有序推进中铁南方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配套码头工程、盛鸿石化码头、粤电中山三角天然气热电冷联产项目配套重件码头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干线公路建设。全年共完成投资26.8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07.48%G105国道细滘大桥至沙朗段跨线桥、榄横公路、中珠合作建设的首条对接市政道路项目潭隆南路对接造贝工人新村路通车。新开工二环快速路沙港段二、三标、大南路、纵二线三标、横四线三标等项目,加快推进翠亨快线、纵四线、广珠中线二期工程、古神公路二期、中山港大桥扩建、横四线三标等在建项目。省重点项目广中江高速公路中山段累计完成投资26.03亿元,已全线进场施工。妥善协调广珠东线番中公路中山段收费期满撤站移交,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补专项资金8513.27万元,并将沙古公路及G105国道扩建工程共7.4亿元纳入政府还贷公路债务余额,减轻我市财政压力。

 

  三是地方公路建设养护。市政府批准全面启动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专项,计划两年内投资8.11亿元,完成1321613.62公里农村公路,将惠及80万村民。镇际“断头路”广丰工业大道调整项目、芙中路接南区西环路已完工,裕泰路、阳光大道接福源路、翠景南路项目也已完成市政府调整的年度计划。全市共推动129个农村公路硬底化工程项目,建设里程达71.85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已启动及镇自改项目达189座,共改造完成危桥112座(含镇区自改完成项目48座),占剩余危桥项目的85.9%,超额完成全年70座任务的160%。地方公路共完成5个大修工程项目,推动49个养护中修工程,养护面积总量较上年翻了一倍。完成路政许可项目86宗,累计直接间接征收占(利)用公路补(赔)偿费688.45万元。

 

  (二)公共交通再上新台阶。我市首条、全省第二条快速公交示范线开通运营,全年新开通快速公交主线、配套支线及常规公交线路共11条,形成“一主五支”快速公交运营系统,据第三方调查,有乘坐经历的受访者对快速公交总体评价较好以上占98.8%。全面推进“平安公交”创建工作,已全部完成了20个客运站场、17个公交枢纽站和10个重要出租车候客点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安装工作。正式实施非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让公交惠及新老中山人。全面完成“全省一卡通”系统改造。倡导绿色公交,公交“黄标车”淘汰272辆,新增LNG公交车、电动公交车364辆,新增公共自行车6000辆。推动出租车电召由派单模式向抢单模式转变,引入手机打的软件等新技术,电召成功率由40%提高到75%。推行出租车车载金融IC卡设备对接计价器,开创全国先河。

 

  (三)公路水路运输有序发展。加强行业服务保障,深入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出租车驾驶员、机动车维修企业、驾培机构质量信誉考核,推进客运站风雨连廊建设,建设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排队系统,城东车站推出微信购票功能,探索客运站智能信息化服务新模式。春运、国庆等节日运输平稳安全顺畅,运输秩序良好。港口生产增长明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7845万吨,比上年增长14.1%,已超过港口总体规划2030年吞吐量。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发生统计口径内事故7宗、死亡10人,比上年下降4宗、5人;交通建设领域发生统计口径内安全生产事故1宗、死亡1人;水路运输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014年我局荣获全国道路运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全省获此殊荣的6个单位之一,凸显了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的成绩。

 

  () 行业治理扎实推进。一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推广首件工程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明显改善。2014年受我局监督的交通工程项目累计178个,其中交竣工项目54个,交工验收合格率100%。共受理39个项目造价审查,调整不合理费用2867万元,调整不合理造价为8.3%。二是加强交通法治建设,拟定《中山市公路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深入宣贯《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定期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统一我局行政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建设,全年交通运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无一例败诉。全面清理我局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停止实施、合并实施、转移事项各1项,新增(收回)下放或调整下放事权事项15项,行政处罚事项338项。三是加强交通综合执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3190人次,执法车辆16221辆次,共立案2579宗。创新治超方式,路面执法和源头治理并举,治超案件及处罚金额创历史新高。推进公路沿线违法广告牌全面整治、加密水上执法巡查、整治“两客一危”等取得良好效果。加强与法院沟通,强制执行案件创历年之最。

 

  (五)交通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交通信息化年”批复信息化项目经费达2000多万元,新建、升级、配合改造项目20个。其中,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平台一期、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系统、机动车驾驶培训质量监督系统、交通运输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即将投入使用;交通运输综合数据中心等8个项目已完成采购,准备启动建设;公共交通行业管理等6个系统完成升级改造;完成12345行政服务热线统一话务平台建设,配合推进全省网上办事大厅中山分厅建设。随着交通信息化的不断开发完善,“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实现交通信息化服务群众便捷性明显提高,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的依据和准确性明显提高,促进局属各单位、科室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三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六)队伍和作风建设全面加强。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深化整治庸懒散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专项活动,重新修订《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共查摆问题55个,承诺整改事项17项,提出整改措施35条,专项整治任务29项,新建和修订制度29个,达到了在服务质量上有改善,办事效率上有提高,作风建设上有改进、群众满意度上有提升的目标。二是交通宣传力度前所未有,与市内外主流媒体强化合作,突出宣传交通惠及民生、行业优质服务等成效,在电视台播出《交通瞭望》22期,中山电台播出“公益提示”8期,中山日报刊登交通专题7期,交通报道达到每个工作日一条,有效地提升了交通行业的社会形象。三是加强机构队伍建设。设立审批服务办公室、道路运输管理和安全监督科,不再保留运输管理科、安全监督科。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由公益一类调整为公益二类。港航管理科更名水路运输管理科,增设港口管理科。共招聘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雇员11人。4个党员示范岗顺利通过现场复查,行业共有4人当选“中山好人”。开展11项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跃干部职工业余生活。我局共获得16项市级以上表彰,20人次获各类表彰。

 

  交通战备、财务审计、后勤保障、档案保密、工青妇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各基层分局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和顽强拼搏的结果。

 

   二、2015年工作意见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在新常态下正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总体目标和实现路径,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在历史新起点上迈入新阶段。同时,中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交通运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今后一段时期既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困难和矛盾凸显期,从发展要素看,资金、土地、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基于以上认识,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狠抓改革攻坚,强化法治建设,推动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融合,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蓝图,为中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配合推进深中通道、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东部外环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配合加快广中江高速公路建设,争取中开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加快实施“三环十射线”规划,打造高标准快速环线系统。干线公路计划完成28亿元,实现翠亨快线、阳光大道接福源路、十水线小榄水道特大桥及东海互通等项目通车。加快广珠中线二期、中山港大桥扩建、纵四线、横二线东段、大南路、沙港公路等项目建设。新开工番中公路改建工程、二环快速路西段、沙古公路同兴路口改造工程、岭栏路、神湾大桥等项目。

 

  ——重点实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专项工作,努力完成824个项目337.72公里农村公路。全面完成镇际“断头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剩余约108座危桥项目的改造。

 

  ——加快实施公交优先发展二期目标,争取启动二期“环线”环评、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成330台出租车运力报废更新,新增710台出租车,建成50个主城区公共自行车候车亭。新开通常规公交线路4条、大站快线1条,优化调整7条。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平台建设,实现数据集中管理。交通规划一张图、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专题数据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交通运输规划、基建、养护一体化管理。港航视频监控系统正式运行,实现全市港航作业区域安全实时监控。

 

  ——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运输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增长,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不发生较大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事故宗数、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

 

  为实现以上目标,要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努力完成“十二五”目标,科学谋划“十三五”蓝图。

 

  全力打好“十二五”收官之战,系统评估“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效果。强化规划指引作用,认真研究编制中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有序启动部分“十三五”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统筹研究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化、标准化、节能环保、安全应急等专项规划,推进《中山市大型居住小区与大型城市综合体公共交通设施配套标准》、《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中山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研究,继续推动《中山港马鞍港区规划调整专项规划》报批,推进港口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二)深化改革攻坚,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发展活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在纵四线等项目探索实施BTPPP建设模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模式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加快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地养省道和省养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移交工作,努力解决农村公路及桥梁养护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促进农村公路专业化、常态化养护。深化信访工作流程改革,有效依托信息化功能,提高信访办理效能。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实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查,为我市打造全国营商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作出贡献。

 

  (三)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硬件”。

 

  一是树立全域中山理念,抓住翠亨新区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山港从国家二类口岸升格为一类口岸、澳门-中山游艇自由行等重大机遇,积极协调推进深中通道、广中江高速公路、中开高速公路、深茂铁路公铁两用大桥公路连接线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加强与周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实施《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加快形成“三环十射线”干线公路网络,切实提升中山作为珠江口西岸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

 

  二是以《中山港总体规划》为契机,将港航建设有机融入全市区域发展战略之中,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稳步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合理利用岸线资源,明确港口分工,搞好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具有强大集约效应和竞争实力的港口布局。加快码头泊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深水、大型和专用泊位,适度发展通用泊位,限制中小型泊位,提升港口整体服务功能,努力形成海河并举的港航体系,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已列入省重点项目库和市十件民生实事,作为我局2015年核心工作任务之一,要集全局之力抓紧抓好,使之成为交通惠及民生的主打项目和“招牌菜”。全面完成镇际“断头路”、剩余危桥改造项目的收尾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认真做好2015年“迎国检”工作,统筹完成县道X577等大修工程,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促进建设养护协调发展。

 

  (四)优化运输组织,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

 

  一是研究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开通对长途道路客运的冲击影响,加快推进运输市场资源整合和运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长途接驳运输、铁路快线、机场快线、商务快客等特色包车客运业务。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内河船型和货运车辆标准化,加快运输装备技术升级,促进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优化站场布局,引导距离较近的站场进行资产重组资源整合,推进三乡一级汽车客运站建设,整合三乡车站和平安车站资源,打造我市南部重要交通节点。

 

  二是发挥国家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激励作用,推广联成化工、港航集团购买LNG天然气货车,开创我市货运行业利用清洁能源汽车先例的成功经验。积极培育道路甩挂运输市场,推广中外运作为交通运输部“甩挂运输”试点企业项目的成功做法。鼓励路面材料、施工废料、弃渣、废旧轮胎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加强“绿色汽修”品牌建设,积极培育“绿色汽修”示范企业,引导交通运输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三是推进公交示范市创建,推动公交行业改革,加快完善公交专项规划、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重点推动快速公交二期“环线”建设,完善公交网络体系。强化公交行业监管,加强引导和规范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完善114电召服务平台,积极配合做好出租车充电站、燃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定制公交等运营模式,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力求使公交更接地气,更受群众欢迎。

 

  (五)贯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加强交通法治建设。

 

  进一步加强我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严格制定报批程序,确保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科学规范。开展执法评议考核,加强执法指导、监督和检查,推进和巩固我局的执法水平。在我局职权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梳理我局与镇区分局的职权范围,找出风险防控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划分安全责任。深入实施《中山市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工作方案》,加强与镇区协调联动,发挥治超执法专业队伍职能作用,形成“源头管控、路面严查”的治超新格局。严格法定程序,全力推进违法广告牌综合治理工作。加强路政巡查,保护路产路权。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做好“两客一危”车辆和站场的检查稽查,深入开展水上“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活动,积极与中山航道、周边地区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避免航道执法“真空”。建立道路运输行业黑名单管理机制,从事道路运输违法违规行为将录入黑名单,经教育培训或审查不合格的,企业不得继续聘用。

 

  (六)以建设智慧交通为目标,继续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

 

  交通信息化建设要乘势而上,加快已建成项目推广应用,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不断提高信息系统效能。紧紧围绕“三个标准”,努力推进系统应用,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发挥信息化系统效能,为公众出行提供详细、准确、实时的交通信息服务,为行业监管、统计分析和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加强运维管理,建立完整的信息和网络安全体系,保障所有系统正常运行。尽快完成OA系统功能扩展工作,协助完成网上办事大厅中山分厅建设。

 

  (七)深化平安交通建设,提升交通运输安全质量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拟订实施《中山市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行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继续做好平安港口创建工作,加强渡口渡运行业管理,做好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管理,持续推进港口与水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地方公路桥梁综合安全监测,完成大雁大桥、横门大桥、凫洲河大桥、神湾大桥、小隐大桥等桥梁综合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推广实施危险货物安全生产运输监管平台,成立危运企业专家库,推进危运管理标准化。严格运输市场准入安全条件,应用客运车辆进站识别卡系统,从源头保障运输安全。加强应急演练培训,促进应急处置专业化、规划化、常态化。继续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保持行业和谐稳定。

 

  (八)加强干部素质和行业文明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改进作风,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认真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突出抓好制度防腐和科技防腐,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民生交通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大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在我市公路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应用力度。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干部监督、培训、交流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2015年确定为我局“业务素质提升年”,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内部分享交流等形式,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行业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文明服务的行业品牌。继续加大交通宣传力度,增强实效,为加快交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2015年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团结一心,开拓奋进,努力开创中山交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建设“三个适宜”更加美丽中山作出新贡献。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