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人才“十一五”规划
信息来源:人事局 发布日期:2005年12月16日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这一战略部署,人才是关键和核心。为促进和保障我市“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根据党和政府有关人才工作的决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人才工作评价与环境分析
  (一)人才队伍迅速发展
  1. 人才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2004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5.46万人,占中山总人口的41.27%,占中山从业人员总量的56.5%。受过中专以上专业教育或取得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共45.1万人,2000年到2004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年均增长13.3%。
  2.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总体学历水平上升。2004年,全市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分别比2000年增加3.39、3.21、1.92、3.65倍。二是总体年龄趋向年轻化。35岁以下人才占人才总量的86.7%,55岁以上的人才占总量的0.76%,人才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三是能级结构逐年优化。2004年,高级职称6049人,中级职称32648人,初级职称109735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2.28倍、1.61倍和1.31倍。四是人才产业结构趋向合理。2004年,我市一、二、三产业人才总量比约为8:59:33,全市人才资源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与中山经济的产业结构5:65:30的分布基本一致。民营企业、非公有社会组织和外资企业人才合计占总量的85.59%,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人才合计占2.41%,国家机关的人才比例为1.07%,基本适应我市各类经济的发展特征。
  (二)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1. 党管人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党管人才原则得到了深入贯彻,科学人才观、“四不唯”的人才标准逐步体现在人才工作中。成立了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全市人才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2.人才开发机制逐步趋向完善。
  一是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推进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培训、考核制度。二是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才的培养开发取得新的突破,管理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激励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称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广东省科技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得到深入贯彻。四是技能型人才培训取得新的成果。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政府、社会、企业和私人办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五是农村人才的培养开发工作进展顺利。加大培养农村“两委”工作人员和农村经营人才、蔬菜、水果、花木种植能手和水产养殖能手,大力引进拥有较高学历的农村科技人才。
  3.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我市人才市场建设步子较快,人才中介服务能力增强,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全市共有4家挂牌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88家,人才网站9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各镇区、各行各业、服务于各类人才的市场信息网络。各级人事部门明确专人负责人才工作政策法规、人才需求、人才引入优惠措施、人才培养等信息的发布和维护工作,组织企业会员参加人事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才、技术、项目等信息资源的共享。
  4.人才绿色通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柔性流动”的人才引进政策,在市人才交流管理中心开设集体户,对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职称人才的引进在人事关系和准入条件上采取了更灵活的措施。2004年,全市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2万人,共接收已落实单位的大学毕业生4129名。对高级人才、有特殊贡献的急需人才开放“绿色通道”,以特事特办方式切实帮助解决引进人才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户口、住房、入托、入学、家属安置等。
  5.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展顺利。
  我市现有火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市人民医院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进站博士后16名。积极协助大桥化工公司、凯达精细化工公司和明阳电器公司申报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进一步扩大中山博士后科研事业的发展。
  (三)人才队伍及人才工作的主要问题
  1. 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我市外向型、复合型、创业型、创新型人才及高技能人才匮乏。2004年底,我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29%,全市拥有的高级职称人才数量较少,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比重在全部技能人员总量中的比例较低,两者合计只有1.31%。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经济相对落后镇区和一些行业部门人才数量明显偏少。行业分布中,医疗保障人才、城卫环保人才、农业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物流人才等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2.人才的引进、开发、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我市人才的吸引力、承载力有下降趋势,现行的人才引进政策仍较注重学历和职称,未能充分体现能力和业绩因素,影响人才潜能的充分发挥。人才结构性过剩现象仍然存在,人才短缺与人才积压现象并存。我市公共人事人才服务相对不足,人才发展的配套服务比较缺少。目前我市年培养经济实用型人才不足2500人,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要。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动力不足,“重使用、轻培养”现象严重,“智力资源资本化”的进展缓慢,尚未广泛形成激励经营者和技术创新者源动力的分配机制,缺乏培育大企业家的“土壤”。
  3.人才配置的集中度不平衡。
  从行业看,我市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党政机关、金融业、培训与中介业及电力业等行业,但急需人才的装备制造业人才却非常缺乏,且大部分都是高中学历以下的低素质普通工人。我市十大重点行业人才密度均低于全市行业的平均水平,特别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的人才密度均低于第二产业的平均密度。
  (四)人才工作环境分析及人才需求预测
  1.国际竞争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科技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人才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2.人才政策环境。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把人才工作上升到“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中央提出了党管人才的原则和“四不唯”的人才新标准,为人才工作拓宽了思路,同时也对新时期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区域发展环境。
  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格局已发生很大改变,大量人才流向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区。另一方面,CEPA的实施和“泛珠三角”区域协作机制的建立,带来了新的市场扩展契机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更激烈的人才竞争。
  4.产业发展环境。
  “十五”期间,我市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化工、五金制品、电器机械五大产业为主的支柱产业群和以国家级高新技术火炬开发区、国家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基地、精细化工基地及民营科技工业园(一区一园三基地)为龙头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群,装备制造业的加快发展和我市的特色镇、组团发展战略使得市内产业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布局趋于优化。但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等优势产业多属竞争性行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优势易受挑战。人才是决定产业分工和优化的核心要素,因此,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最终解决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问题的根本。
  5.人才需求预测。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目前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流动状况,“十一五”期间,我市人才需求基本趋势是:党政人才需求总体平稳;经营管理人才需求仍然很大,但比重趋于下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有所增加,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增长迅速;主导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成为人才需求的主体;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总体疲软,但掌握农业新技术、农产品经营的人才需求增加。
  未来五年,我市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平均每年需求总量将达15万人,按学历分,大专以上5万人,中专以下的10万人;按岗位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6万人,技能型人员9万人;按专业分,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医疗保障、物流、电子信息、社会服务、市场营销、文化事业、国际贸易等十大领域的专业人才将成为急需人才,超过需求总量的50%,管理类、化工类、财经类、医药类人才,共占需求总数的17%,其余的各类专业人才约占需求总量的33%。
  二、“十一五”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广东省科技·教育·人才大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以“和谐开发,人才宜居”为核心的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基本环节为着力点,以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和谐,人才与中山的共同和全面发展。实施五大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四大人才开发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较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规划目标
  1. 人才总量进一步扩大。
  按“四不唯”的人才标准,到2010年我市人才总量达到147.97万,年均增长率5%,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6.2%,专业人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39.2%,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人才结构更加合理。
  到2010年,人才的分布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三次产业人才总量之比由2004年的8:59:33调整为6:57:37。
人才层次结构进一步提升,受过中专以上专业教育或取得初级以上职称的人才占人才总数的比例上升到62%,中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人才总数的比例达到10.5%,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均要比“十五”期末有较大的提高。
  3. 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基本保持平衡。
  “十一五”期间,市内高等教育机构达到5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12所,同时加强市高级技工学校建设。5年内,高等教育、中职类学校人才培养能力达到9万人。通过柔性流动引进的各类人才达到25万人。
  4. 人才管理机制更加完善。
形成以科学人才观统领全局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机制。
  三、“十一五”人才工作的战略任务
  (一)建立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四个观念,即以人为本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观念。充分发挥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管理,加强对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的督促与协调。加快出台《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的工作制度,确保党管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具体的办法和指标体系,贯彻落实《广东省实行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目标责任制的规定》。由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对人才工作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
  (二)加速人才的培养
  1. 整合人才培训资源,加强人才培养阵地建设。
  (1)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利用好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市内院校人才培训的主渠道作用,构建起以市委党校为基地培训党政领导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以中山社区教育中心为基地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新格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教育结构,突出职业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围绕“产业强市”、“组团发展”战略目标培养所需人才,把急需的紧缺人才开发放在首位,把高层次与高绩效人才队伍的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发展不同学科专业,积极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2)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在国内名牌大学建立高级人才培训基地,与国(境)外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的培训业务关系。积极推进联合办学,大力发展“订单培养”方式,把社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连接起来,实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按需培训,避免浪费社会培训资源。利用好市外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利用毗邻广州的优势,用广州高校的教育培训资源为中山服务。
  (3)鼓励多元办学,构建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创建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我市的国民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统筹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充分利用电子科技大学、广东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结合教育改革和专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整体国民教育水平。以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建立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网络远程教育相结合的社会化教育体系。坚持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和验证制度,把继续教育经历作为晋级、晋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推动全员学习终身化。在全市深入开展 “学习型个人”活动,创建“学习型政府”,促进形成“学习型城市”。
  2. 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的五项计划。
  (1)党政人才培养计划。
  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继续改革和创新党政人才的培训方法和机制,在45岁以下国家公务员中全面开展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等MPA核心课程培训,增强公共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意识。创新培训方法,进一步加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公务员中有计划地开展包括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在内的进修和轮训;不断加大党政人才到不同机关、上级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农村交流挂职的力度,在实际锻炼中增长才干;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年轻干部到国外、国内名牌大学和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培训。
  (2)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能够适应我市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化、市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我市院校为基地,开展经营管理人才的学历教育和不同层次、规模的专业性培训;以市委党校为阵地,围绕人才资质测评工作,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质培训;聘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来我市开展学术讲座和专题讲座,或请市内有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管理者现场授课。在本市选择2~3家企业,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业基地,定期选择一批有潜质、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经营管理人才到创业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和岗位培养;采取举办高级研修班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有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发达地区或国家人才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3)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对专业技术人才,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通过高科技项目成果的引进和转化过程,加快我市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生产基地,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与国内、省内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力争在优势产业上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比较优势明显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重视提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外著名机构进修深造和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积极运用政府奖励、重点资助等手段,引导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广泛开展科技攻关、承担重大课题等活动。
  (4)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高级技能人才。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技术岗位对接、技能人才培养样板、岗位成才示范和小企业孵化等技能人才开发工作的开展;加大对技工学校及职业学校的投入力度,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大力推行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相结合;依托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优势资源,加快拳头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充分利用市高级技校作为广东省首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优势,带动其他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发展;全面推进我市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机电装配、化工、五金制品、包装印刷等技能含量高的职业中,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科技知识扎实的高级技师、技师。
  (5) 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为核心,按照年龄、文化、特长和个人兴趣爱好,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进行分类,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村实际,有计划地进行相应的培养培训。充分利用市、镇两级农业推广机构的科研力量,广泛开展短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以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全方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选送部分青年农民和种养植大户到农业产业化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培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农业、科技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专家到乡镇、村开设讲座,进行农业实用知识的培训,培养造就一批与我市农业产业特征相适合的农村实用人才。
  (三)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1. 拓宽引才思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
  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结合。对拥有科学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掌握高新技术及紧缺专业知识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吸引到中山长期工作创业,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贸结合、人才租赁以及联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方式引进智力。
  产业引才和效应引才并举。利用我市的产业优势和在全国的制造业地位,发挥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吸引国内外同行业技术专家和高端管理人才,促使人才与产业互动发展,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支持产业甚至推动产业的良性循环。利用中山的名人效应和侨乡优势,通过会展、经贸、科技、侨务、文化等交流渠道吸引优秀人才。
  单位引才和政府引才同行。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思路,鼓励、支持技术含量高、效益好、贡献大的企业到外地参加招聘会选拔优秀人才到中山工作,同时放宽他们接收毕业生和引进人才的政策。适当的时候,由政府组织企业组团进入国内优秀高校或大城市进行集中招聘,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加强与中山籍在校大学生的联络,继续加大吸引、鼓励中山生源回乡工作。
  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畅通“绿色通道”。
  建立健全学历职称入户、技术技能入户、投资纳税入户、政策性入户等政策。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要突破以迁户口、转关系为特征的刚性引进的常规做法,实行带项目、带岗位定向引进,通过兼职、讲学、科技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引进一批“两栖型”、“候鸟型”拔尖人才,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在市人才交流管理中心和各镇区分别设立“人才集体户”和“人才公共户”,接受无独立户口人才入户。完善人才居住证制度。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家属随迁和就业、子女入托与入学以及购房补贴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3.加强人才载体建设,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和18个国家生产基地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增强人才吸附能力;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鼓励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中介机构来中山设立分院、分所、分支机构;加强博士后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充分利用研究成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围绕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引进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行业技术领先人才和科技开发人才,掌握高新技术或先进工艺的专业技术和高级技能人才,高水平的教育、文化、体育人才,高层次的公共行政和社会管理人才,具有专业优势的经营管理、资本运营及外向型人才。“十一五”期间,要侧重于引进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医疗保障、物流、电子信息和国际贸易等急需专业的人才,同时,也特别要关注各组团特色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与技能人才。建立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设立归国留学人才创业基金,加快引进留学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步伐。
  4. 提高引才质量,开辟海外人才引进通道。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和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在市政府驻外机构设置人才联络站,建立中山籍人才信息库及工作机制,加强与中山籍旅外人才的联系,支持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报效家乡。鼓励以民间团体活动方式,网织境外人才及留学人才的信息关系,广开渠道引进人才。建立留学人才吸引机制,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人才。选择我市具有一定实力与水平的企事业单位,瞄向国外跨国公司、金融机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一流高级人才,通过聘请顾问、交流讲学、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引进外国专家。
  (四)完善人才管理的四项机制
  1. 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党政人才评价原则,建立以群众认可度为主要标准的党政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原则,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建立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主要标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主要标准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以考试、评审为主,多种评价方式并用,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重在体现职业知识、能力、业绩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在农业人才评价中,应进一步打破身份、专业、年限、学历的限制,建立重在提升劳动积极性和农业科技含量的农村实用型人才评价体系。
  2. 以竞争择优为手段,完善人才使用机制。
  用好人才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关键。要深化各类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刚性的人才使用机制。政府机关要继续深化公务员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尤其要加强对工作能力的考评;继续推进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制度;完善和严格执行奖惩、降职、辞退等制度,建立一套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事业单位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建立和推行职员聘用合同制,合理设置职员岗位,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任用制度。企业单位要以推进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任用方式。要打破身份、学历、资历限制,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非公有制企业技术骨干的评聘任用机制。
  3. 以价值实现为目标,完善人才分配及激励机制。
  (1)创新分配制度。
  完善公务员分配制度。完善综合体现工作职责、能力、业绩、年功等因素,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适当拉开不同职务和不同任职时间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强职级的激励功能;结合住房、养老、医疗、保险等制度的改革,逐步将机关单位福利分配货币化,稳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工资水平;实行合理可行的公务员考核奖金,地方岗位津贴制度,对国家机关特殊岗位人才,实行特殊的工资、津贴政策。
改革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现行工资总量控制办法。人员的报酬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适当加大津贴、奖金等“活工资”比例。推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建立不同序列的岗位工资制度,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收入分配制度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加大对基础教育、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要公益研究等事业单位的分配政策扶持力度。
  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将企业经营者薪酬与其责任、风险和经营业绩直接挂钩。鼓励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推行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改革奖励、津贴发放办法,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对取得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成果的杰出人才实行重奖。
  (2) 建立人才奖励制度。
  建立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设立“中山杰出人才贡献奖”、“中山创业先锋奖”和“中山技能大师奖”等,以奖励各人才队伍中的优秀人才。每年评选出若干名为中山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市委、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在管理期间每人每月享受一定金额的津贴。
  4. 以公平合理为依据,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保障制度,逐步构建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人才保障体制。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和地方补充保险制度。鼓励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公平合理为依据,逐步缩小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障的差别。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人才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衔接办法,使人才在不同就业阶段、就业地区、就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加大人才保障监察力度,保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
  建立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体系,鼓励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参加商业保险。实行专家定期休假 制度,为引进的留学回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提供居住周转用房等。对到中山工作一定时期的两院院士,国内外有知名度的专家、教授、博士后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发放工资外津贴。
  (五)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1. 加强宏观调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
  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与指导,改变部门分割、地区分界、相互封闭的格局,克服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形成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体制统一、政策法规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十一五”期间,在加强和完善综合性的集市型人才市场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市场,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培育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大力发展基层区域性人才市场,依据组团发展战略规划中四个组团不同的经济特色,在各组团内设置一个人才市场,为组团内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的人才服务,实现组团内产业与人才资源的协调发展。另外,要强化人才市场功能,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逐步建成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人才资源配置中心。
  2. 提高服务水平,探索人才中介机构产业化发展新方向。
  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建设和发展高水平人才市场的思路,探索人才中介机构产业化发展方向,大力扶持一批能够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劳动力招收输送、技术培训、技能测评等多种服务的大型社会性中介机构。大力推进人事代理,努力发展人才素质测评、择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新型人才中介服务。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的经济行为,促进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形成知名品牌。
  3. 促进信息共享,加强人才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坚持法则统一、分工协作、信息沟通、各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实现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人才信息定期公布制度,定期公布全市人才市场需求、人工成本、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各类人才工资标准等。加大人才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与全国各城市尤其是与珠三角兄弟城市接轨的人才资源信息共享体系,充分利用广深都市圈及“泛珠”经济圈的优势和CEPA机遇吸引人才智力;另一方面,加快建立覆盖各镇区、组团的人才信息网络和人才库,尽快实现全市人才市场的计算机联网,信息共享,通过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和人才市场价格信息,盘活人才存量,调剂人才余缺,引导人才流向,调整人才分布与结构,促进人才在中山的和谐发展与合理流动。
  (六) 优化人才布局,促进人才协调发展
  1. 调整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的产业分布。
  围绕“产业强市”战略要求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组织高效、效益优良、技术先进”的发展目标,以人才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稳定发展农业人才。按照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思路,稳定和发展农业人才队伍。重点培养和引进粮食、蔬菜、水产、花卉、畜牧等支柱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重视吸纳高层次的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同时,加快镇区党政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不断吸收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进入党政人才队伍,改善基层党政人才队伍结构。
  优先发展工业人才。根据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的要求,优先发展工业人才。大力引进和培养化工、服装、机械、汽车配件、生物医药、包装印刷等优势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人才,促进传统工业的升级换代;建设电子信息、新型环保、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人才队伍。加强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依靠本地企业、学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多种教育资源,按照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布局和要求,有针对性的设置教育专业,加快培养装备制造业适用的高级技术人才队伍,提高装备制造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二是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以集聚作用吸引人才,大力引进装备制造业所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尤其是要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中青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大力培育服务业人才。重点加强现代物流、旅游、信息、金融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服务人才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各类人才,特别要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物流、财经、金融、保险、旅游、法律、信息咨询、各类中介服务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业务水平,增强其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有序扩大实施范围和领域,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为我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服务,为人才的安居乐业提供服务保障。
  2. 围绕组团经济,促进人才资源协调发展。
  结合“十一五”期间组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组团化的区域划分模式为基础,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保证区域发展中“极核”地区的人才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有效整合。东部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聚集一大批高新技术人才,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西北组团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重点培养、吸引、开发民营经济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南部组团以服装、皮革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为主体,大力引进技能人才,开发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外向型人才,将传统产品推向省外、国外;中部组团作为全市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地位,加强综合服务型人才(包括教育、医疗、社区文化和相关窗口服务部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为全市各行业、各组团人才的管理与开发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保障。
  要通过统一规划,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形成合理有效的人才布局,使全市各组团、各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形成以中部组团为中心,以其他三大组团区域为支点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分布态势;加大交流、联合与协作的力度,促进区域间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资源共享,使中山成为具有高凝聚、高产出和高竞争力的人才聚集地;通过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为经济发展落后镇区优先输送急需人才和技术,为重点企业与重点工程优先配置人才。
  (七)推进人事管理法制化和信息化
  1.加快人事管理法制化建设。
  根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的体系框架之下,研究制定具有中山特点、符合中山实际需要的人事人才管理办法,形成包括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等方面系统配套的法规体系。建立重要决策法律分析和论证制度,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制度,完善制定程序;建立健全依法决策制度和违法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结合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实施,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建立行政执法岗位竞争上岗和淘汰机制;建立人事法制监督机制,全面实施政务公开,试行对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履行职责的社会评议制度,保障人事法规的正确实施。
  2.加快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市要争取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领域走在全省前列,用信息化推进人事管理向高水平发展。一要抓好人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二要完善网络化建设,即:局域网、人事专网、人事信息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发人事工作服务软件;三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力争到2008年底初步实现面向社会的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四是人事管理机关内部办公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到2010年,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基本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连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和推进网上服务,为人事工作信息化提供高效、快速、安全通道,使人事管理逐步纳入统一、规范的信息化轨道。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体现党管人才的原则,由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牵头,加强对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检查与督促。定期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规划有序执行。
  (二)加大投入力度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人才资源开发,按合同约定享有相应权益,实现人才投资主体多元化。要积极吸引国内其他省市以及海外资金来中山投资办学,帮助中山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中山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五大人才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三项人才奖励、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管理、海外人才资源开发、人才信息库建设和人才理论研究等。各镇区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人才队伍建设资金,保障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大人事人才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建设好由信念、情感、人际关系等内容组成的软环境。以政府为主导,对人才队伍实施人文关怀,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