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的意见
自我省部分地区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后,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积极应对,果断决策,领导和带领全省人民取得了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的显著效果。当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的部署,为进一步发挥广东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努力夺取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确保完成我省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省虽然遭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但全省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同时必须看到,非典疫情肆虐对我省经济造成较大冲击。这种冲击来自公众紧张恐惧心理的无形方面和对经济运行影响的有形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克服紧张恐惧心理,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在近期努力把非典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中远期努力把损失补回来,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省各行各业的广大职工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当好排头兵”的要求,进一步树立紧迫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好防治非典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松懈,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防治非典斗争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二、进一步加大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力度,切实做到不松懈、不麻痹
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不懈地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疫病,进一步增强必胜信念。所有单位和企业都要严防死守,杜绝员工感染疫病的一切可能途径。要做好农民工的稳定工作,企业不得与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解除劳动关系,在隔离和治疗期间工资照发。对确因疫情影响造成停工停产的特困企业,要切实保障无法安置的农民工基本生活,安排好食宿。资金确有困难的,政府要给予资助。要教育职工培育良好卫生习惯,抓好企业的清洁卫生工作,推动广大职工和各企事业从自己做起,从本单位做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夺取全省抗击非典斗争的最后胜利。
三、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战斗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活动
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形式多样并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广大职工向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学习。要着重引导广大职工学习他们理想远大、信念坚定、舍已救人的大无畏精神,恪尽职守、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尊重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科学精神,顾全大局、和衷共济、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要把学习这“五种精神”活动与学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结合起来,与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全民健身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使学习活动成为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和工人阶级优良传统,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成为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刻苦学习,不断钻研业务和技术,努力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踊跃争当新世纪知识型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精神支柱。
四、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要深入实施省总工会、科技厅、经贸委《关于动员和组织全省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意见》(粤工总〔2001〕75号),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职工创新活动要立足基层,务求实效,在企业、行业和地方三个层次展开,即以企业为基础,经常开展;行业突出特点,提高水平;地方扩大规模,形成声势。
当前,重点要在车间、班组、商场、工地等一线阵地上,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推动企业增产增收,节能降耗,提高效益。要切实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二要坚持全方位、多层次,不仅生产环节要开展,其它各个环节都要分别制定考评内容和竞赛方案。三要坚持始终抓住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放,通过组织职工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读书自学、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加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四要坚持典型引路的做法,大力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掀起学习先进、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的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把劳动竞赛引向深入,千方百计完成今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各行各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集中到企事业的改革发展上来。各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形成每年评选考核奖励的制度,鼓励职工立足本职,钻研技术,多作贡献。对各项创新活动成果,要根据创造价值多少和贡献大小予以奖励。对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各地和企业可根据实际,给予表彰奖励。
要进一步重视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结合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搞好企业文明生产和劳动卫生工作。
一、充分认识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省虽然遭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但全省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同时必须看到,非典疫情肆虐对我省经济造成较大冲击。这种冲击来自公众紧张恐惧心理的无形方面和对经济运行影响的有形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克服紧张恐惧心理,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在近期努力把非典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中远期努力把损失补回来,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省各行各业的广大职工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当好排头兵”的要求,进一步树立紧迫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好防治非典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松懈,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防治非典斗争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二、进一步加大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力度,切实做到不松懈、不麻痹
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不懈地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疫病,进一步增强必胜信念。所有单位和企业都要严防死守,杜绝员工感染疫病的一切可能途径。要做好农民工的稳定工作,企业不得与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解除劳动关系,在隔离和治疗期间工资照发。对确因疫情影响造成停工停产的特困企业,要切实保障无法安置的农民工基本生活,安排好食宿。资金确有困难的,政府要给予资助。要教育职工培育良好卫生习惯,抓好企业的清洁卫生工作,推动广大职工和各企事业从自己做起,从本单位做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夺取全省抗击非典斗争的最后胜利。
三、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战斗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活动
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形式多样并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广大职工向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学习。要着重引导广大职工学习他们理想远大、信念坚定、舍已救人的大无畏精神,恪尽职守、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尊重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科学精神,顾全大局、和衷共济、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要把学习这“五种精神”活动与学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结合起来,与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全民健身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使学习活动成为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和工人阶级优良传统,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成为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刻苦学习,不断钻研业务和技术,努力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踊跃争当新世纪知识型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精神支柱。
四、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要深入实施省总工会、科技厅、经贸委《关于动员和组织全省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意见》(粤工总〔2001〕75号),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职工创新活动要立足基层,务求实效,在企业、行业和地方三个层次展开,即以企业为基础,经常开展;行业突出特点,提高水平;地方扩大规模,形成声势。
当前,重点要在车间、班组、商场、工地等一线阵地上,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推动企业增产增收,节能降耗,提高效益。要切实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二要坚持全方位、多层次,不仅生产环节要开展,其它各个环节都要分别制定考评内容和竞赛方案。三要坚持始终抓住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放,通过组织职工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读书自学、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加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四要坚持典型引路的做法,大力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掀起学习先进、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的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把劳动竞赛引向深入,千方百计完成今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各行各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集中到企事业的改革发展上来。各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形成每年评选考核奖励的制度,鼓励职工立足本职,钻研技术,多作贡献。对各项创新活动成果,要根据创造价值多少和贡献大小予以奖励。对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各地和企业可根据实际,给予表彰奖励。
要进一步重视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结合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搞好企业文明生产和劳动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