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06日
分享:

  根据建设部《关于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建办综[2006]41号)》和市府办《关于中山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编制问题的批复》中府办复[2006]267号)的精神,编制本规划,成果分为两册,第一分册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修编),第二分册为《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一、调查分析我市水资源情况、供水现状、管网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合理整合给水厂和取水口。科学、合理地优化了水资源配置,对水厂的保留与关闭等问题做了科学的论证,全市33座水厂,规划关闭9座规模小的水厂,7座以水库为水源的水厂作为抗咸备用水厂,黄圃水厂近期保留、远期关闭或改为工业水厂,保留三角高平工业水厂,剩余15座水厂整合为12座水厂作为主力水厂。
  三、提出全市管网联网供水,提高了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次规划将全市供水分为三个给水系统分区,分别为中心片区、南部片区、西北片区,实现区域供水,全市联网的供水格局。对规划的给水管网方案进行了平差优化,提出了给水管网最优方案,从而达到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保障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确定了各片区、镇区的近、远期用水量指标和用水总量。
  五、确定了给水厂的建设规模、工艺要求、服务范围、占地面积及供水水质标准。
  六、确定我市优质供水技术路线。通过对国内外类似城市的供水考察,研究国内外整体提高城市供水水质和分质供水的技术路线发展状况,及对我市水厂供水水质、输配水管网的二次污染以及输配水管管材的调查研究,对我市整体提高城市供水水质和分质供水进行了论证,并提出我市应努力发展以节约用水和合理使用水资源为目的的优质供水的技术路线,而不宜将“饮”水与“用”水分开的分质供水。
  七、研究我市避咸措施,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避咸对策。扩建长江水厂,并从鸡鸦水道引原水至长江水厂,使长江水厂成为双水源水厂,供水不受咸潮影响,对中心片区的抗咸、防灾应急供水十分有利,大大提高了该片区供水的安全性。
  八、提出建设节水型城市的目标。对我市的节约用水现状,特别是节水潜力进行了分析,如生活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等各用水领域的节水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采取的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并研究了我市节水途径和污水再生利用前景探讨。
  九、对我市供水安全保障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影响我市饮用水安全的主要问题,如水源污染、咸潮污染、供水管网二次污染、管网漏损和爆管事故率高、统筹供水性差等,对我市供水日常安全保障提出了技术、经济和法规等安全保障措施。
  十、规划了给水厂的改造内容。为了提高出水厂水质,规划确定了保留的给水厂的近期改造内容。
  十一、规划确定了近期改造和建设的给水主干管项目。
  十二、确定了供水检测能力建设。近期:中山市水质监测站具备GB5749-2006要求的所有106个项目检测能力。各镇水厂化验室具备该标准要求所有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远期:所有水厂完善检测设备,按GB5749-2006要求的所有项目106年项目进行检测。对于条件所限达不到的可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共享检测资源。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