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六年助推2.3万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信息来源: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9日
分享:

      长期以来,中山市经济生态的总体状况是: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大中企业数量偏少。市场主体个体工商户占绝大多数、规模偏小、产值偏低、能耗偏高的特点,导致土地单位产能相对落后的问题长期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初,中山市个体工商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比率高达78.5%,个体工商户在数量上是私营企业的近5倍,但注册资本尚不足私营企业的8%。为此,中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程,委托中山市工商局调研并起草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扶持政策。2011年2月10日,市政府《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提出三年引导1600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奋斗目标,市财政配套设立“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给予大力支持,工商部门牵头实施。
      六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局大力支持、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工商部门戮力同心,中山市先后助推22935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全市个体工商户占市场主体总数下降到60.87%,比个转企实施前下降了17.63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山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实施组团式发展拓展了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作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多措并举,推动转型升级全面开展

      (一)建章立制,规范转型升级。市政府提出三年引导1600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工作目标,市财政配套设立“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给予支持,为保证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合理规范使用,中山市工商局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中山市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根据转型成功的不同企业类型相应给予2000-8000元不等的专项资金补贴。(二)全力以赴,保障转型升级。中山市工商局25个登记窗口均开设了转型升级专窗,安排专人负责转型升级工作。各镇区工商分局一方面积极与镇政府、各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地方政府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促进转型升级。例如,小榄由镇政府牵头在小榄分局登记注册大厅设立“转型升级联合办公绿色通道”,并派遣2名工作人员协同办公。另一方面,各工商分局还通过召开动员会议、印发宣传单张、上门走访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为转型升级企业提供全面服务。(三)出谋划策,推动转型升级。针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原字号无法沿用等实际问题,中山市工商局草拟了《关于字号与商标问题的请示》,针对驰著名商标与字号冲突、同行业不同镇区字号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得到了省工商局的答复支持,有效解决了转型升级企业沿用原个体工商户字号的问题。同时,该局还推出了“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经营场所不变的,有效期内的住所证明可继续使用”等多项措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四)定期通报,督促转型升级。一是按时汇报,及时总结。中山市工商局定期向市政府督办科汇报全市转型升级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统计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及遇到的难点问题;二是定期通报,督促进展。中山市工商局将任务数按比例分配到各镇区,再定期将每个镇区完成的转型升级户数、完成任务百分比等情况在全市予以通报,以促进各镇区共同努力完成工作。(五)形成合力,共促转型升级。一是针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连锁经营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经向省局请示汇报,成功将个体工商户直接转型升级为已成立企业的分支机构纳入转型升级政策范畴,简化了从事药品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连锁有限公司的程序和手续。二是加强与消防等审批部门的沟通,合力取消了部分限制性文件,降低转型升级的门槛。
      二、提质增量,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一)工作开展迅速,效果明显。截至2013年1月31日止,全市共有16101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提前一年完成了三年的目标任务数。“个转企”工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迅速在各镇区和各个规定的行业内普遍开展,得到各部门与各镇区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工作进度超越了预定的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全市“个转企”工作开展全面均衡。转型升级企业在全市24个镇区的区域分布相对较平均。截至目标任务完成之日,全市24个镇区共有16个镇区完成三年目标的100%以上,另有3个镇区完成90%-100%,其余5个镇区完成情况在63%-89%之间。(三)转型升级促进了市场主体结构的优化。个转企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个体工商户占市场主体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六年时间累计下降了17.63个百分点。与个体工商户比例的逐年下降相对应,全市企业类市场主体比例逐年上升,市场主体组织结构逐步优化并日趋合理。其中,药品经营等行业在“个转企”工作开展后个体经营向连锁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转型升级工作对于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转型升级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经统计,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后,户均注册资本由转型升级前的约5万元提升到近30万元,整体呈现出转型企业实力得到提升的积极效果。其中,1554户企业转型后注册资金达到100万元或以上,89户达到1000万元或以上,增幅最大的一家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后注册资金提升至3.68亿元。集中开展“个转企”工作期间,药品经营等行业还集中出现个体经营户整合发展连锁经营,统一建立营销配送网络,集中资源做大做强的良好发展趋势。(五)转型升级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监管部门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个转企”工作使大批食品、药品、餐饮、旅业、家具和五金加工制造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实力,规范经营和管理,更加注重服务和产品质量,竞争也更加有序合理,行业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行业发展步入更加健康的轨道。同时,市工商、文化、食药督、卫生、税务、公安、经信等相关的行业监管部门在开展“个转企”工作的过程中,普遍开辟“绿色通道”,强化主动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和工作流程,注重各个审批环节的有序衔接,加快审批速度,创建方便、快捷的办事氛围,有力促进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持续探索,推动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
   总体上看,中山市“个转企”工作六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工作的推进,对标省内外先进城市的做法,中山市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研究解决。例如,转型升级以来,前三年由于符合转型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基数较大,加上各方面的推动和引导,共转型升级个体工商户18806户;后三年由于受“一注一开”登记方式的制约,产权过户税费高、债权债务存续断链、资质荣誉难以承接、原字号无法沿用、经营场所受限制、升级为企业后税费增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日益凸显,加上登记部门对新设立个体工商户准入条件的严格把控,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速度出现了明显放缓,仅转型升级4129户。
      2017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再次将助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将“开通个转企直通车”写入今年7月份出台的《中山市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案》,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讨推进工作的良方。下一步,中山市工商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省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若干政策的框架内,积极探索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变更登记的新做法,争取尽快出台《中山市支持个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力争形成更多吸引转型升级、促进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同时,按照省工商局和市政府的部署,梳理核查全市个体工商户信息,将符合指标要求的个体工商户纳入转型升级培育库,确定为转型升级对象范围。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出台并落实好相关政策,推动个转企工作向纵深发展。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