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靠智慧实现转型升级
核心提示
随着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服装业的制造成本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保持良性的发展势头?中山市通伟服装有限公司依靠集体智慧,向工艺要效益,向设备要效益,他们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成为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集思广益 达行内顶级水平
在中山市通伟服装有限公司新创车间,厂长钟亮告诉记者,他们在做一款针织长裤时遇到了“裤头容易暴线”问题,而此刻,客户又突然提出要提前一周完成订单,这让通伟人有点措手不及。
不过,该公司经过集思广益,工人们把普通线改为高弹丝线,并改变了车缝的位置,于是“暴线问题”迎刃而解。在生产过程中牢记每一个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并把之当做课题去解决,这是让工艺不断进步的一种途径。通伟人主动改良“捆条车缝”方法,大胆地减少了其中一个工序,并积极总结提升衣服制作中每一个工序的用时,让效率不断提升。据统计,采用通伟的新方法车缝一件产品,要比传统方法提高效率45%,同时返工率也大幅降低。
记者获悉,通伟服装的车缝员已先后针对“胸筒、领、烫朴、拉链、车印花”等衣服制作领域的复杂工艺款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形成了“气动穿猪鼻扣装置、双针车上格仔拉链、吸风穿吊钟绳、双针拉后领捆条”等33项提案,有效解决制衣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企业增效330%,达到行业最高效率水平!由于出色完成国内各知名品牌订单任务,曾获得安踏、美特斯邦威、斐乐、森马等公司颁发的 “最佳精致品质奖”、“卓越品质金奖”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科研项目获得中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目前,我们代工的产品有蒙尔特、爱登堡、优衣库等品牌,年产值也由原来的几千万元增至去年的1.5亿多元。”通伟服装的副总苏苑菲介绍说。
●引进设备 提升企业竞争力
“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我们在招工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苏苑菲介绍说,目前,通伟服装内部研发了 “专业制衣系统——衣讯通”,并结合电子工票系统,为生产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来源,使成本和货期明确可控。同时,用数据化报价代替原先的经验报价,让顾客心中了然,从而赢得更多顾客的信任。
“通过引进设备,公司已成功改造了服装生产线系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其中,信息自动化改造技术是利用信息化网络手段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服装企业生产流程的电子化,进一步让人力、物力、财力得到较好利用。另一方面,安装于每条生产线上的即时资讯电子屏幕和公共查询机,可以让员工即时看到生产及品质数据,查阅到公司最新的通知通告、宣传影片、考勤、效率、生产进度、内部管理文件等资料。”苏苑菲说,通过一系列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实现了服装制造的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让公司在今年市场拓展中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