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常有,清茶淡饭不用忧。”近日,记者到港口镇下南村采访,见到钟伯从银行里取出171元养老金,他风趣地告诉记者,老两口加起来每个月342元不算多,但起码有了每天的“落脚粮”,“隔壁村的黄伯还来向我打听如何参保呢。”如今,该村的参保老人们已成了农保政策义务宣传员。
据了解,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市启动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行“三个一”工程(人人有一份工作、一份养老保险、一份医疗保险),强调要全面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将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纳入十项重要民生工程,确立今年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面60%以上的目标。至今年9月底,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38.8万人,约占应参保人数的62%,其中五桂山、火炬区、小榄、古镇、石岐区等5个镇区已实现全员参保。
为降低农村居民的参保负担,市、镇、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村集体资金筹集渠道。市财政安排5亿元作为启动资金,每年安排8000万元用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其中5000万元注入统筹基金,3000万元用于补贴个人按月缴费部分,根据缴费基数的不同分别补贴每人每月10元或6元。镇区财政按每人每月5元的标准,核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其中2.5元注入统筹基金,2.5元划入参保个人帐户。村集体在市镇两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按50%到100%的比例缴纳农保参保费用。为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建立起公共财政社保补贴长效机制,即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的20%建立社保补贴专项基金,并要求镇财政也相应配套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