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职业病目录及诊断鉴定服务指南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7年10月31日
分享:

广东:中山职业病患者明年可住专用病房

   职业病患者将可以进行住院治疗,这是记者昨日从市疾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的消息。昨天,刚搬迁到新址的中山市疾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增设了职业病住院部,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住院部共设20张病床

  据市疾控中心主任介绍,目前中山市的职业病患者并不多,作为承担全市公共卫生工作的主要单位之一,市疾控中心有八大职能,其中一条便是负责对工厂、企业的员工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及评价,并对员工开展职业性耳、鼻、喉疾病等职业病诊断和治疗,而此前中山市没有一处专门的职业病住院部。据介绍,新疾控中心增设的职业病住院部共设有20张病床,相关设备也在不断补充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仅两路公交经过新址

  据了解,新疾控中心位于东区长江路70号,目前只有3路、6路两条公交线路经过。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新疾控中心租用一台大巴,并启用一辆面包车用于接送前往疾控中心就诊或体检的市民。据悉,接送车每天往返石岐区孙文中路91号(原疾控中心)和新疾控中心6趟,其中,上午接送4趟,下午接送2趟,首趟时间分别是早上8:00和下午14:00,每隔40分钟接送一趟。“我们正在和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多两条公交线路经过新疾控中心,以方便市民前来就诊或咨询。”岑永?P同时告诉记者,市疾控中心原来每天接待就诊和体检人数不到1000人,现在则可超过1000人。

  据介绍,新疾控中心征地规模69亩,投资规模超过9000万元。目前拥有先进的专业设备400多台,设备总值约5000多万元,检测能力548项,是中山市唯一的卫生检验国家认可实验室,也是中山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实验室,每年检测约30万份产品,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得到结果互认。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院介绍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有9个科室,在册工作人员14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5人(含硕士5人,在职研究生3人),获得中级以上职称99人(副高以上职称14人),中心固定资产原值3270万元,拥有气质联用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水质流动注射分析仪、全自动定量荧光PCR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的进口设备。同时我中心已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CMA计量认证和省卫生监督检验检测机构认定,是市科技兴医“十五”规划重点实验室,是市唯一获得省卫生厅认可,具备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机构,现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药学院的教学基地。
    中心上下团结拼搏,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对技术精益求精,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始终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这一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抗击“非典”这场特殊的战役中,主动搜索病人,加强疫情监测,反应敏捷,勇于探索,为我市快速控制疫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经验借鉴。中心认真开展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了新时期“非典”、霍乱、登革热等传染病控制策略的研究,建立了动态的传染病防控系统,使我市传染病发生率逐年下降。中心还顺应形势,突破难点,积极开展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监测工作,降低了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
    中心引进人才,加大投入,依据ISO/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目前,中心能开展各类检测项目520多项,包括食品、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用品、食用品检测;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危害因素监测检验;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的检验鉴定;疾病的监测检验及DNA检测等较高难度的技术项目;在卫生检测方面已具备明显的专科优势,其中312项检测结果达到国际互认。
    中心领导班子强化管理,开拓创新,注重信息建设和“科技兴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近五年来,中心技术人员科研立项课题35项,获市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国家级专业论文160余篇。各学科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技术骨干,多次获“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及省、市嘉奖,近两年分别被评为中山市“医疗卫生管理工作一等奖”和“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且获得 “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集体”等15项殊荣。
今后,中心将加强内涵建设,建立一支适应社会需要,业务素质高、应急能力强的专业技术队伍,坚持“预防疾病,造福人民”的宗旨,为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