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安排过半财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享受居民同等待遇
信息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04日
分享:

    刚过去的2008年,对三乡镇雍陌村村民林叔来说,最感欣慰的事情是: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开始实施,正式铺开了“农保”转“城保”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养老待遇。
    “我原来的养老金每月不足200元,现在可以拿500多元,政府办了大好事!”昨天上午,林叔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中山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2008年来,仅市财政就投入49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7%。有力促进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将按照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安排59%财力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大力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产品保障水平。
    市农业局局长陈锦标表示,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由于各种原因,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少部分偏僻、经济还欠发达的农村,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更为迫切。“我们一直在努力缩少差距,相信今年力度会更大。”
    据了解,按照政府的决策和思路,我市将新增强农惠农投入6900万元,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各项事业水平:以加大投资拉动为机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标准,建设220个农村候车亭,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完成250公里主干农路硬底化,建设2.6万亩连片耕地的农路农桥,建设标准农田和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全面落实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任务。
    同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安排1.2亿元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救治条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完善农业风险救助机制。鼓励农村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所有欠发达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100万元以上……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加大和深入,中山所有农村群众享受到如城市居民一般的公共服务,相信已为期不远。

【专家点评】原市委农办主任、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员陈品嵩:

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就是协调城乡发展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就是协调城乡发展,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这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消除"二元结构"的必要措施。
    我市多年来坚持以工哺农,统筹城乡发展,意识强、力度大,城乡差距正在不继缩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正逐步覆盖农村。市政府明确今年安排59%财力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三农"、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决心和勇气。
    进一步缩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首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其次,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倾斜,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