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镇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稳增长、优环境、惠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构建宜居和美民众,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开门红。
1、集中力量稳增长,推动优质产业集群发展。一是力促新兴产业发展。制定民众镇市级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规划,重点发展智能物流装备、物流配送、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贸易等新兴产业,同时借助保税物流中心对外开放的优势,建设保税物流中心进口商品交易平台,力争把民众镇市级产业发展平台打造为我市首个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招商服务队伍,充分利用深中通道等利好政策,开展深圳、港澳定向招商,引进一批有助于提升民众镇经济发展后劲的重点领域项目。配合做好500KV文山(上稔)输变电站工程等多个市重点项目的相关工作,狠抓亿元以上及“马上办”项目建设,定期会办、联合审批,切实破解项目落地难问题,确保年内一批项目动工建设、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三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整合民众镇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资源优势,规划将新建村、义仓村共12600亩农业用地建设为省、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涵盖大学生农业创业孵化基地、中山市新品种试验试种示范基地2个基地,以及花卉苗木种植区、水果种植区、蔬菜种植区、水产养殖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科技农业科普区6大区域,园区建成后,将形成规模大、基础优、效益好的“2基地6区”农业大格局。巩固扩大群安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成果,利用三川农贸市场和流通大户的资源,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力促产销结合,把民众打造成为中山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流通枢纽,打响“民众农产”特色品牌。
2、精心谋划换新颜,建设更加宜居美丽民众。一是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通过推进108段约66公里的“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启动民众大道向南延伸至众安大道等8条道路建设和改造,优化镇内公交线路,配套建设公交候车亭等措施,保障交通顺畅、群众出行安全。二是铁腕整治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吸取沙仔园区环境整治的教训,制定民众镇工业园区环境整治方案,加强执法巡查,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对所有污染企业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超出设备审批范围的企业坚决立案查处;实施“以供定排”,从源头上监控企业的工业用水情况,专项整治违法取水企业,防止工业废水污染河涌;强化锅炉整治,加快国电热电联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实现集中供热,改善大气环境。启动园区雨污分流和工业排污管网系统改造工作,将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一并收集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切实整治园区水浸街、污泥堆积、违章建筑等顽疾。三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保税物流园二期片区、锦标片区、孖宝片区、浪网片区等4大片区控规,编制民众镇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干线路网规划和沙仔片区排水规划,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行依据。全面铺开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坚决查处和整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等不文明行为,营造“全民保洁、全民创卫”的良好氛围。
3、集聚资源惠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一是健全兜底的社会保障。实施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库,定期深入各村(社区)举办现场招聘会,为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援助。开展创业集市、技能培训,配合做好大学生农业创业孵化基地二期开发,促进青年、妇女等群体自主创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进低保、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免费开放镇属图书馆、文化室、文化广场和中小学运动场,方便群众就近就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发展均衡优质的教育。坚持质量立校,着力完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今年重点扩建改造育才小学,扩建后将为镇中心城区增加约500个学位;改造民众中学田径运动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搭建多媒体教学平台,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坚持优化管理,对全镇公办、民办学校的管理模式进行评估和完善,选取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中小学整体改革试验。做好新一轮公办中小学行政干部选聘工作,建立公办学校教师调编性、调岗性、均衡性流动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做好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争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镇区。三是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采取“群众点菜、政府埋单”的方式,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民众大道向南延伸段道路建设及排水工程、全民爱卫工程、沙仔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饮用水提质工程、六百六路改造工程(新马路-民众大道段)、公共交通优化工程、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工程、农业提升工程、医疗卫生水平提升工程等群众呼声高的民生实事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开展专项督办,强化“督考合一”,确保十件民生实事按照既定目标全面完成。
4、齐心协力保稳定,维护社会大局和谐安定。一是“人性化”推动社会管理。逐步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实现社区建设“2+8+N”模式高标准广覆盖。充分发挥数字城管指挥平台的作用,及时处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持续每月对102家定点企业进行用工动态监测,推进劳资关系源头治理。设立基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村(居)、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二是“立体化”保障社会安全。积极构建立体化防控网络,加大投入,扩大“村村通”视频监控范围,加强社会面巡防,开展“毒赌黄”“两抢一盗”等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技防、巡防、专项行动多管齐下,力争刑事犯罪案件明显下降。深化“平安细胞”“全民治安”创建工作,推进“平安出租屋”建设。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探索建立联合接访机制。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排查企业安全隐患,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