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走进港口 > 港口概述
港口概况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年2月14日


   港口地域在古代原是一片海域,至元、明两代逐渐淤积成陆,清朝后期成为石岐通往广州的重要港口,称港口圩,清道光七年(1827年)称港口村,民国35年改称港口乡,1955年改称港口区,1958年8月成立港口公社,1983年复称港口区,1986年改称港口镇。

 13879061189230086387.jpg

   港口镇位于中山市中部,是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隔鸡鸦水道与三角镇、民众镇两镇相望;东南部与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石岐河为界;南与东区街道、石岐区接壤;西靠西区街道和小榄镇;西北与阜沙镇相连。全镇版图总面积71.27平方千米,镇中心大致位于北纬22°35′,东经113°22′。镇域面积71.27平方公里,下辖港口、民主、群众、群乐、胜隆、西街、石特、新港等8个社区,以及中南、下南等2个村,常住人口约14万人。

 watermark_6607715209421890184.png

   港口镇有六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港口镇位于中山“C位”,全域纳入中心城区、主城区范围,也是岐江新城重大产业平台的主要承载区域;二是交通优势,京珠高速、中江高速、南中高速、深中通道延伸线在此交汇,“四纵六横”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珠江西岸交通枢纽的重要交通节点优势初显;三是产业优势,初步形成创意展示、美居智造、汽车商贸、精密装备制造、游戏游艺、智能家电、现代农业与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八大产业集群,主动瞄准深圳优质企业进行招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大招引力度,三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四是生态优势,全镇拥有3万余亩农田、69条河涌、大南岛片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为港口未来可持续发展增添生态底色;五是红色优势,成功打造“一党校两基地”红色教育平台、“1+10+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妈妈岗”、新港社区“一核四园”等党建品牌,港口赓续红色血脉,廉政干事氛围日益浓厚,党建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六是后发优势,经济运行稳中向优、干部队伍和谐稳定、土地储备资源丰富、产业资源承载空间大。 11432838966088834658.jpg

   近年来,港口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精会神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全力推动港口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watermark_17616225467477767450.png

   经济发展:2022年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2.3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排名全市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约51%;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73%;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约15%;工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约47%,增速较2021年提高39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3;市场活力竞相迸发,新增市场主体2554户,全镇现有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37万户。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巴洛克木业被评为市总部企业,玫瑰岛卫浴入选市单项冠军企业,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市创新标杆企业2家、市企业技术中心4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推动40家企业上规上限,评选出10家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坚决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拆除整理用地528亩,项目动工15个。盘活公有物业3.46万平方米,引进青玉立坊等新业态项目。

   城市建设:全面融入“强中心”战略,完成岐江新城T单元等3个控规编制工作,确定岐江新城胜隆片区交通路网规划。交通建设全面提速,深江铁路港口段动工,中江高速、南中高速、广丰工业大道港口段加速推进,二环东群乐立交、大南沙桥底回旋路建成通车,胜业路动工建设。路域环境进一步提升,完成世纪东路、美景西路、福田五路等交汇路口改造工程,增加沙港西路、胜隆东路等道路人行设施,安装道路分隔护栏8公里,完成盛德路、沙港东路路灯照明工程,整治兴创路等水浸黑点7处,创建市容环境示范路4条。统筹推进新农村镇级示范村和市级美丽宜居村建设,整治农村卫生黑点。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创建工作。

   生态环境:镇财政投入1.93亿元,大兵团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未达标水体整治累计完工32条,改造10个住宅小区污水管网,完成沙港东路北侧污水收集工程,大破浪涌与二破浪涌水体实现连通,推进石特片区工业企业污水接收工程,实施5个社区农污治理项目,累计新建市政管网31公里,铺设农村污水管网34.5公里,检测5年以上管网18公里、修复6.45公里。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项目动工建设。完成3523亩养殖池塘尾水治理。常态化开展创文巩卫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和8个村(社区)省卫生村市级复审,发动14.95万人次参与志愿活动。抓好城乡美化绿化,评选“镇树”“镇花”,5个社区通过绿色社区创建验收,实施中江高速港口出入口、胜隆东路等绿化提升项目。

   民生事业:“港口龙艇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认定港口镇首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全力做好就业服务,新增就业1451人,发放就业补贴931.5万元。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妈妈岗”建设工作受到全国妇联肯定和推广。建成首个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站,9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称号,4人获评省乡土专家。全力做好民生兜底工作,社区康园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建成敬老院颐寿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验收,创新推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投入3173万元提升教学环境,所有中小学全部配齐教学一体机。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新增公办学位1015个。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两所公办初中普高录取率较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获得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二等奖。完善体育设施,升级改造港口健身广场,建设社区篮球场,新增一批康体设施。港口医院胸痛中心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市级老年人友善医院,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社会治理:全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圆满出色完成党的二十大防护期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刑事案件立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量分别同比下降21.49%、10.05%、25.75%,破获刑事案件数量同比上升9.67%,群众安全感排名全市第2。下决心重拳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投入710万元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消除交通黑点60个,一般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四项指标”分别同比下降43.78%、57.89%、42.2%、48.21%。深入推进“双反”工作,投入200万元搭建“水陆空”一体化作战模式。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对2103户食品生产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所有公办学校食堂建成快检室(点)。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入场登记率98.68%,农产品快检合格率99.41%。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安监1710”和“百日清零”专项行动,整改隐患987个,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