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南区2012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区办事处 发布日期:2013-01-07 分享: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代表区党工委、办事处对2012年工作进行总结,对2013年工作进行部署。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扣“工业强区、三产兴区、文化盛区”的发展战略,以“构建中山主城区新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埋头苦干,奋发图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逆市增长、多点突破、全盘激活”的好成绩。
    一、发展速度逆市增长,经济指标有新突破
    一是经济发展高开高走。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下,我区发展速度逆市增长,实现了“高开高走”: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2亿元,同比增15.3%,增速排位全市第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亿元,比增16.1%;固定资产投资32.9亿元,比增40.4%,增速排位全市第1;民间投资额26.9亿元,比增78.7%,增速排位全市第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1亿元,比增50.8%,总量排位全市第9;国地两税收入12.3亿元,比增9.7%,增速排位全市第5,总量排位全市第12,其中国税收入7.4亿元,比增11.9%,地税收入4.9亿元,比增6.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多数高于市相关指标平均值。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51.1:47.5,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投资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协同带动转变。其中,现代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16.2亿元,增速为4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57%,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7.9%。现代服务业投资结构的转变表明我区投资朝着更加健康、理性、协调的方向发展,投资质量明显提高。
      二、项目带动强势凸显,产业发展有新举措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平台,培育富有南区特色的产业集群。2012年,通过以商引商、招商中介、节会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引进项目13个,增资扩产项目5个。在全市“3.28”招商经贸洽谈活动中,分别与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西安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无锡航天飞邻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北斗卫星产业化项目。中山民营科技北斗产业园(中国航天中山北斗和物联网产业基地)落户南区。引进的广东烟草物流配送中心、五金电子及汽配批发物流市场等专业市场项目引人注目。2012年底,全区“三上”企业共130家,其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75家,限额以上企业38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10家。新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8家,新增限额以上企业12家,支柱产业的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  50%以上。
    二是以总部经济建设为重点,延伸新兴战略产业链条。以广东烟草中山物流配送中心、国家电梯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航天中山物联网和北斗产业基地等总部经济建设为重点,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条,依靠科技,力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2012年,我区被省科技厅授予“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专业镇(区),成为我市首批省级“数控一代”专业镇的三个镇区之一;区内企业首次获得年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电梯产业基地电梯零部件检测创新平台研发项目列入2012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现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1家、市级工程研发中心增至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全年申请281件,比增32.5%。区内各企业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知识产权等方面各类奖励扶持资金约2000万元,比增128%,为历年之最。
    三、基础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发展有新格局
    一是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新一轮南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南区绿道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已调整完毕,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广珠西线三期南区段(太澳高速公路)征地工作全部完成、中环路悦来南延长段及永安二路主体道路工程已基本完成。金域路道路工程、悦来南延长段绿化工程、中心区污水管线完善工程(万科片区)、马恒河污水工程、永安二路改造工程、雨污分流工程等市属项目不断推进。金叶新村消防工程、永安一路绿化工程、城南三路绿化改造工程、寮后公园、寮后大街道路、排水及路灯改造工程、北台地质灾害点整治工程、圣都路口箱涵等工程已全部完工。金溪党员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及金叶新村永久用电改造等工程也在稳步推进。
    二是中心商务区拉动效应显现。以永安酒店为中心的核心商圈初现规模,形成了房地产带动,餐饮、旅业、商贸、办公等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占地16.7万㎡,总建筑面积逾53万㎡的超大型社区越秀星汇云锦开盘;中山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家居生活广场,红星美凯龙中山兴南商场顺利开业,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整合盘活城市优质资源,北京积水潭中山骨科医院、越秀星汇云锦商住项目、银星花园“三旧”改造项目、恒大绿洲房地产项目、文笔山大风车旅游世界等一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汽贸城综合开发项目同步推进征地办证、规划设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目前共完成征地约700亩,已完成规划设计评审稿;文笔山大风车旅游世界完成入口主体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有机农场、动物园、儿童乐园、郊野公园建设,正在生产制造及安装机动游艺设备。
    四、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城市管理有新提升
    一是城市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抓住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机遇,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资源,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形成了城市管理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制订《南区公共环境整治一组创建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整治岐江河流域违法建设”、“交通运输违法行为综合整治”、“网吧、文化市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建筑噪声、排污企业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较好解决了影响市民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数字城管指挥南区分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强化了快速处理功能。2012年,处理各类综合案件2991宗,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社会参与范围进一步拓宽,城市管理运行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区容村貌全面改善。坚持打造秀美村庄工程,把建设幸福和美村居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确立沙涌村为人文历史文化名村,选取北台社区为休闲旅游型的镇级示范点。全面整治马岭水库排洪渠上游、沙树河、金溪涌、树涌大围主河等13条内河涌。对商业街周边及树涌工业区、寮后工业区的下水道进行清淤,有效解决了强降雨时的水浸问题。投入400万元,用于北台森林公园建设、北台河清淤工程、街道和农路硬底化工程及环村排洪渠整治项目的实施。启动银星花园、恒美工业区等“三旧”改造项目。完成良都文化公园灯光艺术工程,城南、双龙、东环路等项目的电子监控工程。进一步完善环城市场周边、双龙路、茶亭路等地方的交通设施。
    五、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增进民生福祉有新成效
    一是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能力稳步上升,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6662人,农村养老保险470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7490人、门诊医疗保险19017人。对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困难群众、五保户、三无人员等220户500人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合计25万元。为450人发放临时物价补贴32万元。全年通过银行划款方式为6876人次老人发放高龄津贴27.27万元。医疗卫生事业即将迎来质的飞跃,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医技楼、门急诊大楼、病房楼主体结构已封顶,基本完成主楼内部管线预埋、外墙砖铺砌、初装修前期,室外工程及配套工程正面土方回填已完成80%。投入280多万元,重点用于区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奖励金、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人口计生利益导向经费保障等。以每月计生例会为抓手,抓好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推动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的协同发展。
    二是现代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2年财政教育经费3308万元,同比增长13.1%。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南区户籍幼儿生均定额补助,省规范化以上等级占8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100%。围绕“教学质量提高年”的工作目标,各中小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修身尚德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夯实基础,发展内涵,培植特色,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2012年初中毕业生405人,国家示范性普高录取84人,省一级普高录取136人,普通高中录取率54.8%。南区获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镇区,良都中学获初中教学质量二等奖。探索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民办教育水平,侨中英才学校获初中教学质量先进民办学校。深化社区教育,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督导验收。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明修身行动,建设教育精神家园,提高我区教育整体水平。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揭牌,是全国首家政校合作电梯学院,专业从事电梯行业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等,为电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文化事业蓬勃开展。以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工作,正面、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政治形势,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和稳定和谐的社会舆论,年内制作完成视频新闻200多条,接待媒体记者约300人次。深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尚。全区挂牌68个修身学堂并深入厂企、社区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发动全区干部、居民、群众参与创文工作,并积极发动机关干部员工、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创文氛围。坚持文化引领、以文化人,探索南区特色,打好“侨”牌和“孝文化”品牌,倡导爱国爱乡、修身齐家的人文情操和精神境界。通过编撰《良都风物》一书,举行侨乡文化嘉年华,记载侨乡人文史迹、传承南区侨乡文化;通过参与编撰《艺文与修身》、成功举办“和美南区·孝德修身”孙中山系列活动,在全区形成讲孝义、齐修身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山市图书馆南区分馆顺利建成并投入试运营,与全市其余7个分馆实现“通借通还”,区档案馆顺利通过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示范区的验收,被评为市一级档案馆。文体服务中心被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百佳文化站”。争取市级部门对大风车、新月城、领先公司等文化产业项目的资金扶持总额达120万。市区两级共投入40万元对辖区内的20多个健身苑点,近250件健身器材进行了更新维护。成功举办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我们的节日、电影下乡、绿色暑假、第22届环区长跑、第18届拔河比赛等活动208场次,参与群众达21万人次。组织参加市级以上活动20项,荣获市级以上奖项及各类集体、个人工作表彰近50项,其中,我区篮球队代表中山参加珠中江篮球赛夺得第一名,区良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国家级俱乐部。年内,我区荣获中山市2012年度中山市创建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2012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镇区等荣誉。
    四是平安南区建设成效明显。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制,党政班子成员分片联系社区并实行捆绑责任制,保证了和谐稳定良好的发展势头;“粤安12”、“三打两建”、创建文明城市等活动,以及党工委书记定期接访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等举措,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的社会大局稳定。全年群众来信来访共108宗,其中来访47宗,来信61宗;重访15宗,集体访13宗;已调处结案100宗,正在调处8宗,结案率92.6%;集体访已调处结案12宗,结案率为92.3%。“三打”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案件,打击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清剿火患”战役、整治泥头车专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坚持每季度召开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暨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整合了义务消防员和安全生产巡查员队伍。全区没有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各项指标都在市下达的控制指标内,查处怡发机械维修行违法储存危险物品案,松林干花厂违法排污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积极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全区未发生重大食源性和药源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稳定可控。
     六、改革创新深入推进,自身建设水平有新进展
     一是简政强镇圆满完成。完成“简政强镇”改革,整合内设机构,设置“一委”、“一部”、“四办”、“七局”等13个部、委、办、局和区工青妇3个群团组织,使部门权责更趋合理;另一方面,适应改革目标需要,区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也进一步改革完善,区党政主要领导开展部门调研活动。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实现大部制改革阶段性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开局。
    二是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力增强。以抓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新成立独立党支部25个,联合支部10个;全区389个两新组织被纳入党组织管理,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的覆盖率达到100%,其中流动党员亮身份128人,党员覆盖率达到100%,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和两新组织中积极推进“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宜居社区”“和谐企业”“百佳雇主”等品牌建设,人社分局服务大厅成功创建为“广东省青年文明号”,蒂森电梯有限公司、领先陈列展示用品有限公司等积极打造“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使创先争优内化为自觉行动,成为常态工作。全年共发展党员94名,培养积极分子126名,基层组织不断充实和壮大。
    三是书记项目效果明显。自“干部联系基层积分制”活动开展以来,16名党政领导带领59名中层干部分组联系10个社区、14个经联社、226家上规模企业、7292户家庭,实现了联系服务工作团队化、网络化和全覆盖。服务基层群众工作与创文、党务公开、“三打两建”活动相结合。各级领导干部下访基层3150人次,在进一步畅通党群和干群沟通渠道的前提下,南区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制,推行领导定期“大接访”,解决矛盾纠纷68宗,预防纠纷32件,防止群体性上访19件340人次,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342个,捐助物资60多万元,帮助协调资金870万元,推进26个项目上马,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更趋和谐。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南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规定责任人员及责任内容。以领导班子成员和重要领域、重点部门为重点,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着力形成“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预警防控模式。分类排查廉政风险点和合理划分风险等级,全区623名党员干部参与风险查找,查找风险点127个,制定防控措施359条,制定管理规章制度126项,规范自由裁量权146项,提出工作建议190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2012年共查处违纪案件4起,开除党籍3人,其中违反计生政策案件2起、醉驾1宗、其他1起,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违纪行为。工会、共青团、妇联、侨务、残疾人、武装、审计、档案、方志、扶贫等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也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党工委、办事处,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南区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