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

2009年工作规划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区办事处 发布日期:2009-01-12 分享:

 
    同志们,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还将持续,珠三角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地区,我区也首当其冲。当前,我们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要清醒地认识到南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凝心聚力,力争确保2009年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市容环境、社会综合治理、社区建设、社会保障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综观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我们认为,虽然2009年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广大干部员工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区群众化危为机,既充满信心,又正视困难;既居安思危,又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200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山水新区和新型城市板块建设。
    2009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和调控目标是: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2%;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突破90亿元,比增12%;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比增2%。固定资产投资比增18%。国地两税税收5.86亿元,比增11%,其中国税3.68亿元,比增12%;地税2.18亿元,比增10%。实际利用外资比增10%;外贸出口比增10%。为达到上述要求和目标,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工作重点。
    一、经济建设
    我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因此,2009年仍然要坚持“工业强区、三产兴区”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标准完成“3·28”经贸招商洽谈任务。要想方设法克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低迷、用地指标紧张等不利因素,创新方式,化危为机,吸引技术含量高、产出率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入驻,确保完成市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工业方面,要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制造业,招商引资向装备制造业和机电一体化行业靠拢,尤其要向电梯产业集群发展方向靠拢,延伸电梯产业链,进一步加快产学研相结合的步伐,着力打造国家级电梯产业基地和省级电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三产方面,重点引进大型商业项目进入中心片区,着力打造中山中心城区南部商圈,通过中心片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区各行业加快发展。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合力,推进名牌名标、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深化产学研合作。继续实施奖励政策,鼓励区内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创新,鼓励创建市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进名牌名标战略;在政策上对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壮大民营经济,扶持成长性强的企业上市,扶持区内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开展。历年“3.28”招商洽谈会签约的重点项目;以詹园为核心的北台5A级风景区、文笔山大风车等旅游项目;永安新城商业中心、特色商贸广场等商业项目;中南医药、淇泰皮件、空压机制造、聚和化学扩产等工业项目,均要专人跟踪落实,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确保尽快建成投入使用,通过重大项目的上马推动全区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体制,完成村级统一核算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鼓励、调动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的积极性。积极拓展都市型农业,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农田和农业现代园区建设,引进“三高”农业项目,推广节约型农业、效益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实行集中经营、规模化生产,力争达到农业现代化水平较快提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的良好局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政治建设
    坚持不懈狠抓政治建设,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人民民主,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发展壮大统一战线,提高行政效能,切实维护全区社会政治稳定。
    ——加强党政执政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和健全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指导分管部门及分片联系社区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推进党务公开,按规定召开民主生活会;做到重大决策前有调查研究,保证重大决策正确有效。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政策措施,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快培养选拔“敢想、敢干、敢闯、敢负责”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有效的招才引智机制,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进入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做到管理有序、思想稳定。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各社区及“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抓好机关和社区后备干部、女干部培养;坚持对基层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整治,落实责任,措施得力,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形成心齐气顺同心同德的良好氛围;坚持对全区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要100%成立党组织,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好党员干部对于推动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认真开展行业作风建设、行风评议等活动,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引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勤政、廉政、善政的浓厚氛围,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涉外工作管理,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密切党群关系;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防止铺张浪费。
    ——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抓好职工帮扶解困工作;坚持党建带动工青妇建设,加强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实经费、阵地和待遇,认真执行群团组织制度;着力推动志愿事业发展,健全社区志愿组织,丰富志愿活动;切实保障出嫁女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出嫁女上访问题;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完成“两个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
    ——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区、社区两级要切实通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树立起政府和社区干部的良好形象。建立健全并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按规定将规范性文件上报前置审查和备案;加强普法工作、法制专(兼)职干部的配备和队伍建设;依法开展年度审计和社区(经联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确保审计质量,按时上报年度审计综合报告。
    ——发展壮大统一战线。认真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做好民主党派干部、知识分子工作;发挥商会作用,重视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做好港澳台和海外乡亲与社区的联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侨务政策法规,做好以侨引资引智、以侨促贸、为侨资企业服务等工作,努力发挥南区的侨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依法维护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对台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对台工作的部署,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和对台工作大局。
    ——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严格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方案,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含编外聘用人员)增长,切实控制行政成本开支;及时、准确、全面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严格执行机关值班制度和请示汇报制度;健全保密组织和保密工作制度,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强化保密监督检查管理,确保不发生失密、泄密事件;健全和认真落实机关部门和社区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按要求完成统计业务;规范各单位、社区档案综合管理,实现档案保存“双套制”,确保档案工作达标及复查合格。
    ——切实维护政治稳定。发挥机关部门和社区两个积极性,着力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及社会矛盾纠纷。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确保南区所有建设者安居乐业;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加强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完成征兵任务;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开展专门工作,防止“法轮功”或其它邪教组织渗透破坏,确保国防安全。通过树立和落实“大平安”观念,确保南区社会政治稳定,打造成全市平安和谐的典范。
    三、文化建设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继续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本土文化,促进教科体育事业发展,塑造南区文化品牌,提高南区文化软实力。
    ——积极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文化名城建设分工方案各项任务;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鼓励各单位、社区创建市文明单位;挖掘、整理、提高我区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业余文艺团体,打造本土文化品牌,积极开展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检查监督,保证文化市场合法有序经营;认真配合市地方志编修工作,争取年内完成《南区志》编写任务。
    ——推进教育科技体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落实高中阶段教育成本统筹调配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适用人才;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推进幼儿园等级创建工作;按政策规定落实学校教职工待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大力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个人发明及申请专利,建立市级工程中心,落实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全民健身广场及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管理。
    ——挖掘并发挥好本土文化优势。积极发掘我区以南源堂、沛勋堂、宋帝遗迹、功建铁城梁公祠、杨仙逸祖居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永安、先施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抗英纪念馆、詹园为代表的忠孝文化,以沙、恒、竹民居侨居为代表的华侨文化,将独立的文化资源串联起来,打造南区特色文化品牌,策划南区旅游精品项目,开发与保护并重,将静态的人文资源转化成动态的旅游资源,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四、社会建设
    公共财政向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倾斜,着力推进平安南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口管理、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让广大群众共同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条件让广大居民增加收入,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住房困难,减少后顾之忧,提高消费能力;全面调查居民就业状况,健全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促进充分就业,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公共财政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倾斜,在全区形成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推进平安南区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综治信访调解大格局,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处理好各类群众上访、民事纠纷等案件,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群体性事件预警和调处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依法打击社会面违法犯罪、经济犯罪、走私和非法传销活动,继续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消防试点建设,健全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学校、厂企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力争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落实农资打假及农药安全管理使用工作;抓好重大传染性疾病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如期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落实好年度三防工作任务;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促使全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与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城市风格相协调;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抓好中心片区城市设计;探索有效办法,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着力推进建设一批民生工程,包括沿江大道、中长加油站侧24米道路、悦来南延长线二期工程(南外环立交桥)、大南路、兴南路道路断面改造工程、西环一路路口改造工程、“五所”生活污水截污工程、中心区污水管线完善工程、马恒河截流工程等。
    ——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好南区现有的生态资源,进一步抓好森林林相改造和抚育施肥;促进岐江河“一河两岸” 改造,加强岐江河南区段的污染整治,确保内河涌水环境质量达标;积极开展区内公共场所、市政等的美化绿化工作;严肃清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工作,确保国土依法使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控制目标,促使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GDP电耗进一步降低;继续实施污染源控制,引导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达标,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市要求。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基本社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住院医疗保险参保率;足额筹集好社保资金;高标准完成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临时困难救济等社会救济工作;落实救灾预备金、基本医疗救助金,完善颐老院建设及低保家庭危房改造工作;落实有关残疾人的各项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确保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完成好军转干部、随军家属、退役士兵、转业士官的接收安置工作任务;义务兵家属、烈属优待面100%,落实好优待金。
    ——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建南区医院,加强医疗卫生硬件及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医患纠纷的防范处理,防范医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加强辖区内传染病疫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管理,防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进一步加强人口管理,提升市民素质。加强对常住、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服务;加强计生综合治理,推进社区计生自治。弘扬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和“五五”普法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进一步抓好社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积极拓展志愿服务事业和慈善事业,激发市民共谋发展、共建和谐南区的社会责任感。引领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消费的社会风尚,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志们,在走过改革开放30周年、中山升格地级市20周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看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南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广大群众的富裕安康,为把南区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山水新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