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食品消费迎来旺季。为加强节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营造健康安全的节日消费环境,近日,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黄圃分局、黄圃镇食品药品监督所开展“五一”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紧盯重点领域 专项整治筑防线
结合近期的肉制品、湿米粉、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网络订餐等专项行动,执法人员聚焦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等重点环节,紧盯肉制品生产企业、中大型餐饮店、网红店、餐饮集中街区等重点单位,着重对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采购和索证索票等关键环节开展细致检查。检查中督促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扎实履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措施,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强化流通监管 商超体检保安全
执法人员以商场超市、副食店为重点,以米面粮油、酒类、禽蛋、奶制品、肉制品、散装食品等为重点品类开展“三查三看”:查进货台账,看索证索票是否齐全;查贮存条件,看温控是否达标;查标签标识,看保质期是否过期。检查中要求食品经营者依法履行进货查验等各项手续,守法经营,不销售“三无”、过期变质食品,保障节日食品消费安全。
严控风险源头 野生蘑菇零容忍
随着气温回升,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执法人员强化对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内菌类产品销售单位进行监管,督促经营者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禁采摘、采购和销售野生蘑菇,从源头阻断误食风险。在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张贴、派发宣传海报,在各村(社区)、农贸市场等LED屏幕滚动播放警示标语,提醒市民群众不采、不买、不食不明野生动植物,切实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聚焦民生关切 护航群众“菜篮子”
4月29日,组织辖区内各农贸市场开办方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会议强调,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是2025年省、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是保障人民群众“菜篮子”安全的有力举措。各市场要切实做好食用农产品快检相关工作,按计划按标准进行送检,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在市场进行信息公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要加强对场内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的检查管理,维护市场环境卫生,为市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
五一期间餐饮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一)选择安全的餐饮场所。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明码标价的餐饮服务单位。避免选择感官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特别是高风险食品如四季豆、野生菌、小龙虾、生食海产品等。不食用河豚活鱼和未经批准的河豚制品、不食用野生蘑菇。
(二)网络订餐注意事项。订餐前要了解商户信息,不向无证无照的商户订餐。尽量选择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较高、距离较近、短时间内可送达的餐饮服务单位订餐,并检查餐食包装是否完好、清洁,避免订购高风险食品如生食、冷食类。
(三)个人卫生习惯。用餐前要洗手,用餐时建议采取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合理规划饮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前了解菜品分量,选择小份菜或半份菜。就餐后剩菜打包,践行光盘行动。
(四)投诉举报渠道。结账时请核对消费清单,主动索要票据。保留好消费凭证,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消费纠纷,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五)食品保存与处理。尽量现吃现做,避免隔夜饭菜,以防变质和细菌滋生。五一前后多吃新鲜绿叶菜,有助于消化和去火。
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设法催吐并尽快就近就医,同时保存好可疑食物和呕吐物、排泄物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