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24年以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办公厅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持续做好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提高信息公开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做好政务新媒体和政府网站信息主动公开工作。2024年,我镇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44条(其中政务动态111条、政策通知类18条、公告公示类180条、人事信息59条、财政信息26条、规划统计类14条、重点领域类88条、五公开类信息45条、村务公开12条,其他信息91条);“港口发布”政务新媒体共发布推文2828条,总阅读量超250万次,转发量21.3万。方便了公众查询获取政府信息,不断提升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透明度。
(二)依申请公开工作总体情况。2024年,我镇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7件,其中26件已在限期内答复申请人,1件还在答复限期内,办理和答复率96%,申请内容主要集中在土地批复、征地信息等方面;涉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2件(审结2件、0件在审),胜诉率50%;行政复议案件2件,被维持2件,被撤销、确认违法、责令履行共0件。
(三)加强政府信息管理。我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现有政府网站1个、政务新媒体7个,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和运维管理制度,实现全镇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监管全覆盖。2024年,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根据日常监测报告及工作人员巡网情况,对发布的信息不断更新整改完善,对表述不当、敏感信息、涉密信息等加强监测,政务新媒体主动发现并纠正错敏字63处,确保信息发布准确、及时、安全。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我镇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调整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栏目建设,加强政务服务。通过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紧紧围绕我镇中心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及时准确公开各项重点领域内容;我镇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政策兑现”窗口,安排专人协助依托粤财扶助、中山市惠企政策平台等涉企优惠政策问答平台协助查询相关政策资讯,推进“粤财扶助”中山平台纵深发展。定期更新公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事项目录,提升落实惠企政策精准服务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们认识到,我镇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存在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个别栏目执行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执行不到位,审核时不细致,稿件发布后复核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二是网站信息发布更新不及时。对网站各模块掌握不够全面,存在漏项情况,个别模块长时间未更新信息。三是相关岗位人员专业性不够强。教育培训不够多,人员配备方面有待加强。
下一步,我镇继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持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坚决守好互联网主战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析研判和风险防控,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深入研究解决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对政务新媒体、政务信息网站和线下传播阵地的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和考核评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切实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机制,提高舆情应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持续加强通讯员、网评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队伍的实战水平,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加强与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网络舆情挑战。
(二)规范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严格执行网站信息先审后发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信息发布后,进行再复查,对于发布信息的各项要求要严格落实,从编辑到审核到发布要更加细心细致,确保不出纰漏。
(三)加强网站日常巡网及监测。全面掌握网站的各个模块的信息发布时限,定期对网站进行巡网筛查,时间久远不必继续公开的信息及时清理,各模块按时发布信息,确保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四)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通过召开系统会议、参加交流培训等方式,围绕省、市关于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管理业务能力和水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本年度未发出收费通知,未收取信息处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