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新区行政(人才)服务中心正式运行,8月中旬获市编委批准设立。为加快推进新区经济发展以及推动新区开发、保证、创新人才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按照区领导的要求,中心切实提升审批效能,做到事权下得来,接得住,用得好,效率高。运行近半年来,中心扎实推动事权审批上轨道,对外联系建渠道,内部管理打基础等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2015年(7至11月)工作总结
(一)依法履行事权管理职责,逐步建立管理体系。
从7月初至11月中旬,中心已受理涉及住建、发改、商务、环保等行政审批及日常管理事项110宗,办结97宗,退件9宗,在办4宗,重大审批项目有翠亨新区起步区环岛路建设、金水湖公园建设等项目,审批涉及金额达到60余亿元。同时,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关于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的要求,服务中心协调火炬区和新区相关审批部门,进一步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减少审批环节阻力,努力实现70%的审批事权时限提速50%,从实际操作情况看,办结事项中平均提速达到30%。
(二)获批成为法定机构。
(三)编制完成新区权责清单。
根据市编办《关于进一步完善市镇权责清单的通知》(中山编办﹝2015﹞64号)要求,服务中心以新区“三定方案”中的主要职责为依据,结合新区经济建设需求,在现有113项市级管理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了前置审批事权、相关配套事权和与经济开发建设密切相关的事权,编制完成新区权责清单和第二批市级权限清单,涵盖工商、质监、水务等部门共计85项。
(四)加强业务学习和队伍建设。
为提升我中心行政审批业务水平,经管委会领导批准,中心协调市行政服务中心和火炬区行政服务中心,从2015年10月中旬起至2016年1月,分批派出工作人员到发改、住建、环保、交通等窗口开展为期四个月跟班学习,通过学习建立联系渠道和掌握审批政策,确保中心审批工作与市级要求同步,与火炬区协同开展。
(五)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审批流程和内部管理。
制作完成《市级管理权限工作手册》,明确办事流程、审批资料、办事依据等相关问题;制定出台《中心人员管理规定》、《审批办事流程》等一批规章管理制度;完成汇总13个部门97项事权共计300多部法律法规的《翠亨新区依委托行使事权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稿的编印;制定中心绩效考核方案,通过量化考核,流程管理,从内部审批、部门协调、跟踪服务、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升审批效能和服务质量;完成服务中心2000套宣传折和宣传活页的印制,加强宣传服务中心工作职能。
(六)对接市级审批平台,开展对外宣传交流。
协调市网建办开通网上办事大厅翠亨办事站,首批涉及市发改局、住建局共29项事权实现网上办事功能已经开放;开通中心服务网站,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办事、查询等便民平台,目前公布有关信息和法律法规近200条;推出中心微信公众号和服务号;率先启用市行政服务中心新办事系统。
(七)做好投诉建议业务。
承接办结市12345投诉举报平台管理中心转发的涉及新区马鞍岛范围的群众和企业投诉案件,截至12月底共处理8宗投诉咨询案件;承担新区官方网站“服务在线”及“交流互动”等6个版块更新维护工作,截至11月底共发布信息400余条、回复十余位访客咨询。
(八)走访园区企业。
从新区发展定位、企业用人需求、人才就业意向、专业机构合作等方面摸底园区已投产企业21家,并通过走访中山美居产业园,昂帕微电子有限公司,硕泰科技、泰威光电等10余家企业探讨引进人才孵化器,建设新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九)完成新区人才发展调研课题。
从8月中旬开始,我中心先后通过走访园区企业、问卷调查企业用工情况等形式向企业介绍人才服务中心,收集企业用工、员工培训增值、企业接受高层次人才参与研发意向等情况,以及招人留人难、员工婚配难、配偶就业难、子女入学难、工余生活缺乏、企业违法建设遗留等问题处置意见20余条。结合9月份配合电子科大完成的新区2015-2016人才目录调研,形成《推动“产业与人才、创新与创业、引才与育才”三个结合,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调研报告,从分析园区企业入驻历史、人员构成变化、统计企业职工学历、岗位、技能分布等,提出通过制订更“接地气”的基础人才引进政策、更“聚人气”的创新人才扶持政策、更“有生气”的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政策,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获得区领导的肯定。
(十)组建新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围绕产研孵化工作招引合作伙伴。
(十一)相继完成相关项目用地手续。
2015年,土地办证部为新区2016年基建投资任务和产业项目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完成14宗产业项目用地和1宗商住用地公开挂牌出让手续,完成15宗道路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预审工作,办理三条干线公路和科技金融新城二期等八个批次新增建设用地农转用资料的报批,获得2014年第一、三等二十一个批次省、市农转用批复,办理43宗国有农用证工作,完成深中通道位置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和审批工作,调整市下拨给新区城乡建设规模和编制所购买的TOD城乡建设规模工作。按新区起步区控规分割和变更了临海办公楼用地的土地使用证及其功能,办理13宗用地闲置手续审批,办理国电项目等用地收回资料和报批。完成一力等4宗项目临时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工作,妥善处理“两违”用地问题。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为项目服务、为企业服务是行政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是中心工作的核心。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宗旨,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2016年中心要不断创新,积极开拓,迎难而上。
(一)提升服务水平,降低企业成本。
(二)推进新区土地办证工作。
2016年,土地办证部将结合目前新区用地建设的实际情况,规划好2016年-2018年新增建设农转用的用地和2016干线公路用地。提前办理国有农用证、用地预审和涉及的违法用地等前置资料,做好2016年公开挂牌出让计划,力争2016年完成产业项目用地挂牌出让。继续做好深中通道余下用地指标的调整和城乡规模调整工作。同时,多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沟通,力争2015年所送的8个批次在2016年第一季度内完成审批,力争最大限度解决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瓶颈”问题。
(三)做好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结合今年设立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2016年将在管委会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下,积极招引符合新区产业定位的专业团队进入产业基地开展孵化。
(四)申报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为园区企业和专业人才搭建平台,服务中心多方联系市相关部门、园区企业和知名高校,推动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已与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推动申报事宜。
(五)联合火炬职院扎实推进临海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火炬职院对推动与新区合作建设临海实训基地,对接服务园区企业,提供实习生岗位和毕业生就业方面积极性很高,主动数次对接服务中心,并形成了合作方案,拟针对春节后企业招工问题突出的情况,开展一次实习生岗位对接,并计划就定点培养输送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在职员工、校企合作科研攻关等方面进行合作。有关情况近期将上报管委会审议。
(六)配合做好2016年人才节活动。
市委组织部已明确将中瑞工业园作为2016年人才节重点推介项目,目前,已经上报有关活动计划,2016年服务中心将在管委会统一部署下,联合中瑞工业园招商办共同做好活动开展。
(七)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
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团支部已经成立,根据团市委工作指引,服务中心将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载体在2016年申报“市级青年文明号”,通过创建工作打造模范岗位,引进规范流程,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树立敬业意识、创业精神,塑造新区窗口部门良好形象。
行政(人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