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基本情况
禄围村于1962年立村,位于中山市板芙镇西南部约5公里,距离中心城区17公里,东邻板尾村、南靠广福村、北与四联村接壤,西临西江磨刀门水道,隔海心沙与新会区大螯五村、斗门区莲溪飞鹅村隔江相望,东与板芙镇城区相连接。对外交通主要依托河西北路、古神公路与周边村镇联系。全村总面积420.20公顷,其中农林用地为主(水塘)约370.09公顷。禄围村有11个村民小组,截至2023年1月,户籍人口2741人,共549户。特色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主产南美白对虾、罗氏虾、四大家鱼、脆肉鯇、桂花鲈、水稻,从业人数接近200人,2019年村里的生产总值达690万元。村委会年收入120万元,村“两委”干部5名,党员71名,村民小组长11名,村民代表41名,村委会工作人员12名。共有贫困户7户。
村内主要道路为村庄巷道——禄围上、下街以及禄围路,平均宽度为4-6米,村宅基地及村道标高约1.5-2米之间,贯穿整个禄围村。西江边是中顺大堤西堤路,宽度为7米,平均标高为5米。对外交通主要依托村域范围外的古神公路、河西北路、西堤路等区域性交通干道。辖区内市政设施主要有供电所、板尾派出所、禄围水闸,管网设施有供水、电力、通讯等。村内设有垃圾收集点,配有6名环卫工人每天定时清理岸上和河道垃圾,运送到位于禄围村东南侧的垃圾中转站,中转站内垃圾日产日清。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于村庄中心位置,包括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市场等约0.29公顷。2019年,按照全市统一标准,投入3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配置“一厅五室”,打造党建主阵地。社区卫生站面积为120平方米,在职医务人员2名,护理人员1名。
现有产业
禄围村是现代农业示范区,以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度假休闲为辅的岭南水产特色鲜明的农业示范基地。北部以农业用地为主,结合西江沿岸景观建设具有特色的岭南水乡观光区。中部以原有的农村住宅用地为主,严格控制村民用地,建设具有特色的村庄。南部以农业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的农业生态园区。
文化习俗
禄围村的文化活动是多姿多彩的,先后组建了篮球队,1968年和1972年组建了粤剧文艺组和宣传队,2000年以后后建立了醒狮队、曲艺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五人飞艇龙、凤队。2013年在村中心位置建成了文体活动中心,2017年升级改造成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有“四室两厅一场一栏一台”,室内面积约300平方米,室外面积约2000平方米。广福沙石碑位于禄围村与四联村加茂界河边,刻于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石碑面竖向北,碑高2米,宽81厘米,厚16厘米,用粗麻石楷书阴刻而成,属于镇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村民风、风俗纯朴、邻里互爱互助,村内有天后宫1处,土地公多处,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三月廿三等节日或家有喜事,村民备鸡、鸭、猪肉等祭品到天后宫和土地公祭拜。清明节期间,村各宗族前往祖墓拜祭,每年重阳节,村委会都会组织举办“敬老晚宴”活动,邀请乡贤及村内全体老人参加晚宴,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可利用资源
1.生态农业资源:西江农用地,濒临西江,远眺群山环绕,江水淼淼,景色宜人。滨水湿地景观、候鸟栖息地的景观风貌区。
2.休闲旅游景观资源:由各级道路体系组成,形成体系的骑行、步道休闲系统。
3.水乡特色巷道:禄围上街、禄围下街巷道宽度约4-6米,建筑层高3-12米,围合成舒适宜人的街道空间,农村人居生活气息浓郁,只要加以适当规划引导便会使我村“自然、纯朴”的农村特色村庄美貌呈现出来。
4.农耕路:基本农田地区,地势开阔平坦,农耕文化区域;
5.堤岸风光绿道:西江大堤外碧水蓝天,闸口、滩涂风光。堤外有近450亩的耕地,虽然受到二级水资源保护区限制,不宜搞粗放型种养,但可考虑“江河+湿地+大堤+田园”的纯大自然休闲观光湿地公园规划。
6.古树名木资源:禄围村共有13棵百年老树,以细叶榕为主,有禄围“风水树”之称,分别位于2组排洪站、四组榕树头、旧村委会对面、九组排洪站、禄围村委会、十组榕树头。
村委会地址:板芙镇禄围村上街155号
联系电话:0760-8650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