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步伐,确保全区经济社会总体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7年工作回顾
(一)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前10个月,我区工业、三产、税收、外贸、投资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能按预期目标进度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据统计,1~10月完成生产总值35.1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21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1亿元,增长16.5%。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增长15.2%;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增长21.1%;实现税收10.1亿元,将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经济目标任务。
——1~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67.2亿元,同比增长22.3 %,完成全年目标的86.7%。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分别为15.1亿元和12.5亿元。龙头企业带动,工业提速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7.9亿元,同比增长20.68%,拉动工业增长20.1%。10家超亿元企业完成工业产值45.9亿元,增长32.5%(现价),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5.2%。其中好来化工公司和大洋电机有限公司前九个月产值都已达到11亿元,成为带动我区工业发展的领头羊。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主要行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及餐饮业的营业总收入为70.95亿元,比增24.54%;房地产业为26亿元,比增21.07%;汽车销售量为13599辆,比增12.2%;销售额为16.9亿元,比增28.3%。其他行业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内需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推进了市场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同时,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建设富华道商圈充满信心,带动区域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发展迅猛。
——前三季度种植业产值510万元,畜牧业产值329万元,渔业产值5521万元,服务业产值5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4%、10.98%、3.50%和5.00%。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畜牧业快速增长,其它农产品稳定发展。
——1~10月完成税收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国税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32.9%;地税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22.7%。
——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7419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900%,创历史新高。1—8月份累计出口总值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54%,完成目标的89.3%。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为8167万美元,内资进出口企业为14312万美元,加工装配企业为74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5%、50%、-13%。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额10.1亿元,同比增长68.6%。其中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额8.8亿元,增长100.4%,增速比去年提高78.2%,占利用外资总额的95%。
(二)狠抓稳定第一责任,社会保持平安和谐
1~9月,我区财政预算投入公安经费2162万元,全面推进西区平安建设。
一是大力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成立了建设平安社区工作领导小组,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并制定了《西区建设“平安社区”实施方案》、《西区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分阶段推进平安建设。长洲、后山成功创建省平安和谐社区。
二是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明确了“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严密四张网络”的工作思路,并狠抓落实。拨款260万元,筹建公安分局视频监控中心和139个路面治安视频监控点。长洲、后山、沙朗等社区实现了警务、法律服务、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服务、治安技术防范工作和安全生产“五进社区”。豪景花园、广南大厦、下闸路富桥大街别墅区一条街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刑事案件基本实现“零发案”。
三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1-8月份,全区共发各类刑事案件645起,比去年同期下降16.45%;其中大案共发429起,比去年同期下降23.67%。群众关注的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6%、40%、8%,发案势头得到了遏制。
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1~9月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1起,调解成功率85%;受理来信来访 29宗 51人,结案率 82.75%;解决拖欠工人工资 152宗,涉及5914人次,追回工资199.85万元。
五是做好了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整治金叶广场部分商铺 “三合一”问题,存在住人现象的63家商铺人员已全部搬出。
六是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体系,拨款219.3万元用于建设公安分局视频监控中心,以此大力推进科技创安工作。建设公安分局信息中心,加强信息研判工作,逐步实现精确打击、精确防范、精确管理。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我区按照“十一五”规划部署,实施了“两点连一线”发展战略,全年财政预算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经费5053万元,包括完善路网、河堤整治、卫生站建设等。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沙朗片的城市化进程,沙朗片逐步融入城市发展,不断提高城区片的承载能力。前9个月,全区城镇化水平为98.2%。另一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相结合,局部规划与整体规划相吻合。完成了沙朗片详细规划修编,并结合沙朗片“村改居”后现状,重新对社区一级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以及用地规划进行调整和明晰,主要包括对隆昌、隆平、沙朗三个社区进行了整体规划的修编,并按照组团形式设立中心区,从而减少重复投资和多头投资。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区坚持以人为本、利益向下的原则,围绕加快城市化的目标,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一是坚持走产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加快组团建设,在决策重点上凸现农村社区。形成了西区片以长洲为代表的商贸文化产业社区组团;沙朗片以工业、汽贸、农副产品批发为主导的产业社区组团。二是大力扶持社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各社区农村合作医疗,增加报销额度。今年区财政预算投入各项民心民生工程建设经费821万元,包括设置200万元扶持创业资金、投入456万元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加快教育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区财政预算投入教育经费7880万元,其中投入3300万元筹建西区中心小学。重新调整区和社区承担教育经费的比例,减轻了社区的负担。四是推进股份制改革,4个社区22个组级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村民配股15090人。五是推广安居工程建设,改变农村居住模式,目前6个实行村级管理模式的社区有3个建成或在建农民安居工程。7个居委会开办了星光老年之家,6个居委会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存在问题
1、工业投资出现回落
工业投资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回落了8.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新增量少,工企业总体数量占比少,呈现“有月亮少星星”的现象。
2、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全区15%的龙头工企产值占规模以上产值的80%,剩下85%的工企产值只占规模以上产值的20%,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3、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产业与新兴服务业比重失衡,新兴服务业占比小,直接影响业态发展速度。另外第三产业企业数量不少、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缺乏大项目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发展速度不快。
三、明年工作目标、思路和措施
1、工作目标
我区根据近年的经济增长情况,预计经济在下一阶段继续平稳发展,经济总体上仍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延伸期。拟定明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为:完成生产总值46.6亿元,增长13.6%;工业总产值88亿元,增长12.8%。
2、工作思路和措施
我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强区的平台上提升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向市委、市政府和西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下一阶段我区将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行技术创新。我区拟新增技术创新奖,鼓励企业设置市级技术中心或市工程研发中心,年内争取在原基础上再增建四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是努力突破征地难关,增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着力加大土地征收力度,进一步做好土地征用的宣传、发动、配合、跟踪工作;努力整合资源,盘活区内闲置土地,采取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拟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软环境,增强吸引力等方式方法,实现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扶持企业增效创优,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现有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层次,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着力培植发展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和规模企业群;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规模以下企业上规模,通过创新发展将夕阳企业变成阳光企业。
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服务业发展能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逐步把资源依赖型经济向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转变,把主要依赖增加要素投入向依靠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上转变。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力。
五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争提升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60%。全力打造诚信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发展物流、旅游、中介服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翠景片区,再辐射富华道、沙朗片及彩虹等片区,采用“串冰葫芦”方式,一个完成最接一个,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一个多元化的繁荣商业区。
六是加快富华道商圈建设。成立与市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合市组建的富华道商圈建设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着力做好草拟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招商项目,改造路网,增强基础设施配套等一系列商圈建设工作,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
七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创省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和国家、省名优产品,以名牌产品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力争新增国家名牌一家、全国驰名商标一家、国家免检一家、国家免验一家,省名牌三家、省名标三家。
八是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我区将以扶持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加快优秀民营企业资本运作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拟研究制订《关于推动西区企业股份制改造及上市的方案》,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通过实施奖励、组织培训等举措,激发企业上市的热情。现阶段,我区正积极协调、辅助区内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该企业上市申请已经上报证监会审核,预计明年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A股成功上市。
九是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继续坚持守土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平安和谐企业、平安和谐学校。建立健全情况沟通、联席会议、工作协作等制度和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防止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治安问题发生。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把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作为重点,采取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普法实效,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诉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大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提升综治工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西区办事处办公室
2007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