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镇区工作报告

东区2007年主要工作情况及2008年工作设想

信息来源:东区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19日

  一、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及存在的问题
  1、今年主要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重要举措,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今年1—10月份,第三产业总收入累计达162.7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9.1%,增长22.3%;由于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型,工业总产值略有下降,为6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3.96%,下降9.03%;辖区各项税收总额达14.4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9%,增长30.2%。其中,国税收入4.16亿元,增长44.41%;地税收入9.61亿元,增长35.14%。外贸进出口总值23.1亿美元,增长17.39%;其中进口总值6.5亿美元,下降5.6%;出口总值16.6亿美元,完成年计划90.56,增长29.8%。具体成绩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市型经济发展壮大,辖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积极发展城市型工业,实施“科技兴企”和品牌战略。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开始集聚我区。同时,我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经济龙头。巩固提高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今年1—10月份,辖区房地产业销售总收入达27.38亿元,增长27.86%;1—10月份,房地产税收收入2.05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14.13%。大力发展“写字楼经济”和总部经济。1—10月份,我区“写字楼经济”营业收入为62.31亿元,税收收入为5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34.5%。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以房地产为龙头,批零业、新兴服务业、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并驾齐驱的多元化结构。积极做好外贸工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重引进无污染、效益好的项目。高标准建设白沙湾产业聚集园区。目前,园区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共有17家企业进驻园区。积极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促使其做大做强。注重抓好财税的管理,建设节约型财政。积极组织非税收入,加强对区办事处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确保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想方设法培植税源,增强全区的经济实力。
  二是城乡统筹发展,平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积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建设平安和谐东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社区的办公用房逐步得到解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行原村民的社保、医保工程。目前,全区原18个村共有17个已经为原村民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区财政给予了一次性2500多万元的补助,剩余一个村也将于今年11月份完成该项工作。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今年5月份,由我区先垫资400多万元对起湾涌进行覆盖,预计今年11月份完工。加快教育事业创新步伐,中考、高考取得了好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朗晴小学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在兴建,辖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大力推进平安东区建设。我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并舍得花钱买平安。今年以来,着重从技防、人防、物防三方面加大了投入。在技防方面,从今年8月份开始建设视频监控和快速反应系统,计划在辖区内第一期安装158个视频监控探头。视频前端投资约180万元,指挥中心装修22万元。目前,已成功安装了40多个探头并投入使用,预计11月份全面完工。在人防方面,针对城乡结合部治安环境复杂的情况,加大了路面巡防力度。将原来17个村的治安员收编,组成一支410人的治安联防队伍,人员的所有工资、福利待遇都由政府负担,并购买了摩托车、警用器械等一批。这支队伍分区域、分路段加大路面巡逻力度,减少路面“双抢”案件。同时,公安分局精简机关人员,达到89%的警力下沉基层。建立破案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办案质量。在物防方面,针对一些早期的住宅小区,因为没有物业管理,治安案件较多的情况,积极推进封闭式安全小区的建设。目前,夏洋、花苑、华柏花园、怡华苑、柏山龙井等5个住宅小区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总投入60多万元。通过以上举措,“平安东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前三季度,辖区共立刑事案件628宗,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1.2%。实行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完善信访网络,妥善处理劳资纠纷,维护辖区社会大局的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落实安全责任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聘请市委党校、宣传部等部门的专家学者授课。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到南京等地学习社区建设经验。探索非公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实行非公联席会议制度,选派专职党务工作者为指导员。目前,全区非公有制党组织数量达99个。
  2、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济发展方面,工业产值出现了负增长,企业的经济效益仍然偏低,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部分在建项目进展缓慢,产业发展和规划还未能适应中心组团建设的需要;服务业亮点不多,档次和水平都有待提升;此外,我们还面临中心城区可用土地少和征地拆迁难度大,经营成本上升,能源资源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胀压力明显等问题,引进利用外资压力日益增加,随着周边区域竞争的加剧,我区经济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社会发展方面,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多,政府管理成本增加,社会治安、稳定、城市管理和教育工作等压力日益增大,特别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工程承包纠纷日益增多;另外,少数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和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明年的工作设想、思路、举措和目标
  明年经济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工业总产值增长3%;第三产业收入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外贸出口总值增长8%;国地两税总额增长5%;经联社股民人均收入增长6%;地方财政可支配财力增长8%。
  明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强区。积极发展城市型工业,着力培育“公司总部+科研机构”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公司总部,并鼓励企业成立研发机构。推荐区内重点企业申报市技术研发中心,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抓好中心商务区的发展规划。巩固房地产业的稳步发展,抓好商业圈的完善和提升,大力发展“写字楼经济”和“总部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做好招商选资工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为企业营造公平、宽松的发展环境。依法治理财税,增强区财政实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组织好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加强对区办事处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确保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建设节约型财政。
  2、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六好”社区。鼓励经联社盘活现有土地和物业,壮大经济实力,提高股民分配。抓好“两公开一监督”工作,继续实行经联社长年终述职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产业,拓宽社区经费来源渠道。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抓好社区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搞好社区服务,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建设“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3、倡导和谐文化,建设文明东区。充分发挥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文化建设,活跃群众文体生活,建设和谐文化。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综合活动场所管理。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抓好朗睛小学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规范发展各类非普通教育,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倡导全民学习,建设学习型城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精神支持。
  4、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东区。抓好严打严防工作,保持社会局势稳定。坚决扫除黄赌毒,特别是要针对节假日治安案件高发的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压减案件。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驻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拓宽公众政策咨询和参与决策的渠道。大力发展社区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和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作用,做好侨务、外事等工作,更广泛地调动海内外积极因素,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加快推进“五张网络”建设,尽快建成完善高效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和快速反应系统。完善治安防范网络,改进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抓好工作责任制落实,建设平安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有效措施,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信访、综治及维稳工作力度。深入基层做过细的工作,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面掌握各种社会动态,特别是抓好节假日期间的平安,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5、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东区。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民生工程。一是就业工程。积极发展社区就业,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城乡劳动者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开展各种培训,帮助原村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二是社保工程。力争今年底前全区原18个村完成养老和医疗保险工程。明年初,我区拨款3000万元将股民购买的农保全部转为城保,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三是社会救助工程。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公益事业,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推进扶困助学、救助困难群体等工作。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深入群众做过细工作,抓好洋角口村、福获村的搬迁工作,做好新村的规划建设。五是全民健康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体系,推进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辖区人口素质。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积极配合市抓好辖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七是生态建设工程。切实保护生态,从源头上防控污染,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建设宜居东区。八是维权工程。继续抓好外来员工、妇女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等各项工作,创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此外,要加强国防教育和建设,巩固双拥工作成果。
  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准确把握新形势,掌握平安东区、和谐东区的建设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班子议事和决策规则,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扩大党内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学习,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驾驭大局的本领。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好社区党建工作,推进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全面推进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共同构建和谐平安社区。抓好经联社党支部换届工作,选好配强经联社党支部领导班子,为经联社换届打好基础。落实党员发展规划,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高效型政府机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建立完善首办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认真落实好《区党政领导干部职工联系社区制度》,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构建新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深入开展党纪法规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三、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路,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顾大局、求实效,围绕市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办实事、办好事,注重解决当前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平安中山建设、和谐中山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于今后的工作,我区建议继续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好关系我市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例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等);二是解决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和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例如群众的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交通建设、水资源环境污染等)。

中山市人民政府东区办事处
2007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