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中山海关工作简要回顾
2007年,中山海关在拱北海关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关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各项业务指标再上新台阶。海关税收再创新高,2007年税收入库31.3亿元,同比增长34.2%,创历史最好纪录。打击走私取得新成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91宗,案值5.3亿元,涉税4901.6万元,罚没收入3015万元,保持了打击走私的高压态势。通关监管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共监管进出口货物万690.6吨、货值217亿美元,分别增长9.2%和6.4%;监管标准集装箱125.1万标箱,增长5.8%;审核报关单100.6万份,增长3.2%;监管进出境旅客130万人次,增长8.0%。加工贸易“流程再造”和“纸质手册电子化”改革稳步推进,备案加工合同1.13万份,备案合同金额87.5亿美元,增长2.6%。
二是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拱北海关党组“两贴近一畅顺”的要求,紧紧贴近地方党政中心工作,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服务型海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关区全面推广“一站式交单放行”通关模式、建立完善通关事务集中协调机制、推出诚信守法企业最大化便利通关措施,关区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分别为1.85和0.29小时。将坚持6年的“海关企业面对面”带入区镇、与三大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全面应用“关务公开管理系统”,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关企合作平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007年1-11月中山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2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预计全年外贸出口总值将达180亿美元,增长15.2%。
三是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纪律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管理严、作风硬、效率高”的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年内,中港办行李物品监管科和小榄办货管科分别被评为全国和全省青年文明号,在中山市“三服务一满意”基层评议机关作风活动中,连续3年被评为“满意单位”。
二、2008年中山海关工作思路
2008年是海关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开局年,我关的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治关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海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服务型海关为切入点,整合创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海关改革与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构建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有机统一的和谐海关。
一是加强通关建设,创建更为畅顺的通关环境。通关效率是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去年我们在全关区启动“一站式交单放行”通关模式改革,实现90%以上的报关手续一站式办理。完善和推广通关事务集中协调机制,各类通关疑难事务当天办结率达到了98%。今年,我关将进一步推进口岸“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完善“一站式”通关作业改革,完善通关单网核查改革,主动加强与各口岸查验执法部门的联系配合,进一步规范口岸通关秩序,提高口岸整体通关效率。还要大力推进区域通关改革,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应转尽转”转关监管模式,适时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扩大到包括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企业,加快扩大跨境快速通关试点,稳步推进区域审单中心试点工作,力争关区通关效率走在全国海关的前列。
二是落实守法便利,建立更为紧密的关企合作伙伴关系。我市的大企业和龙头企业是拓宽引资渠道、形成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我关今年将建立关领导分片联系重点区镇、重点企业制度,已经初步选定了133家企业(包括市政府要求重点扶持的51家大型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拟上市企业)作为2008年重点服务企业,实行“关长直通热线电话”和“关长走访服务”、“客户协调员贴身服务”制度,关区大企业守法通关、生产发展“一路绿灯”。去年,拱北海关在高信用等级企业中好中选优,推出首批54家诚信守法企业,其中中山企业有27家。诚信守法企业享受提前报关、信任放行、先放后税、快速通关、预审价等最大化的通关便利,目前平均进口通关时间为5分钟,出口时间仅为3分钟。今年,我关将进一步落实红名单企业、诚信守法企业各项便利化通关措施,建立动态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降低门槛、扩大适用便捷优惠措施的企业范围。
三是扩大进出口规模,推动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市“加快外贸结构调整”的部署,海关将推出支持进口和扩大出口的措施,在促进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规模,支持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品牌产品的出口,引导企业增加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的进口,提高中山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在推动内销方面,海关将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内销的大政策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解决企业设备补税的后顾之忧。我们将积极配合外经贸部门加紧制定和落实推动加工贸易转内销的有关政策,尽早实施。
四是加强政策解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性外贸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了应对挑战,海关和市外经贸局就共同做好2008年的外经贸工作进行了研究,达成共识,决定共同研究外经贸政策调整给中山市造成的影响,制定扩大进口、加工贸易转内销的措施;联合走访关区重点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由外经贸局牵头建立每季度的大通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与三大行业协会的合作备忘录等等。中山海关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企业守法经营、做大做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帮助企业研究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五是适应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保税物流发展。支持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协助地方完善产业布局、主动为中山的物流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优化服务是海关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们正在对部分镇区申请建立公共保税仓、出口保税仓以及快件监管中心等项目研究提出“一揽子”意见,建议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要合理布局,保税物流中心、两个监管仓、快件监管中心应尽快上马,尽早启用,以节省关区企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