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反映]
中山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过千亿。201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25.2亿元,增长7.1%,成为省内第5个服务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服务业比重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服务业比重达42%。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占主导地位,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服务业集聚区推进成效明显,古镇镇灯饰产业综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等5个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合计已完成投资177亿元,年营业收入达347.6亿元,入驻企业27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2.1万人。小榄金融商务集聚区、中山中环广场服务业集聚区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至此我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增至7个,数量居全省第3位。东区中心商务区等5个市镇(区)共建服务业集聚区合计完成投资120亿元,入驻企业964家。制造业服务环节分离发展服务业再创佳绩,经过培育扶持,首批9家分离企业年纳税额达226万元。新认定制造业服务业环节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2家,合计注册资本3900万元,主要涵盖品牌营销、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领域。 (市发改局)
我市就业创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2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5.07万人,成功创业6557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15万人,转移就业1.05万人,就业工作考评排名全省第一,劳动力转移就业考评排名全省前三。主要做法:一是稳定和拓展就业岗位。出台困难中小微企业认定办法、扶持政策实施办法,评审认定企业2家。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兑现社区就业基地补贴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300多人,带动就业1万多人。二是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新增4个镇区二级人力资源市场,完成279个村(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市、镇、村三级平台规范化、网络化、标准化、全覆盖。三是深化省内外劳务合作。调整新设肇庆怀集、云浮市、阳江市等3个驻外劳务工作站。完善500家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和行业工资信息收集分析制度。发挥驻外劳务工作站作用,拓展人力资源储备区域,保证我市转型升级劳动力需要。四是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召开全市创业培训工作会议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座谈会,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培训机构被确定为省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全市开展自主创业培训逾2200人,创业孵化基地增至11个。 (市人社局)
[镇区动态]
南区发展重点产业打造工业强区。一是发展电梯产业。重点建设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加强招商选资。引进奥菱电梯等项目,引导蒂森、菱电等一批优势企业增资扩产。2012年,以电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6.23亿元,增速42.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8%。成立全国首家政校合作电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为电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二是发展总部经济。引进中国航天中山北斗和物联网产业基地、广东烟草中山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产业带动好的重大项目。蒂森、中海油两大总部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8亿元,销售产值93亿元,纳税4.6亿元。以中国航天中山北斗和物联网产业基地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目前产业规划等前期工作已完成。三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打造自主品牌,扶持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成长性强的企业。强化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提供政策解读、项目申报资助等服务。2012年,该区被省授予“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专业镇;省级市级工程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增至19家;区内企业获各级技改创新、知识产权等奖励扶持资金约2000万元,比增128%;专利授权136件,比增49.5%。(南区办事处)
小榄镇五举措促进社会融合。一是扩大教育覆盖面。完成第三期全民基础素质教育,把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全民基础素质教育范畴,累计毕业7449人。开设16个全民参与的社区学院,实现全民素质教育常态化。优化积分入学制度,1400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实现积分入学。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20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建设,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卫生格局,减轻异地务工人员医疗负担。三是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建成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全镇16个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在工业园设立流动服务点,为近万名异地务工人员提供“家门口”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开展“百场电影下乡行”普法宣传活动,全年送电影下乡278场。举办公益艺术培训,为2000多名居民子女和异地务工人员子弟提供免费艺术教育。四是创建平安宜居环境。实施全民治安工程,推行出租屋治安联防工作机制,有效减少出租屋治安警情。推进保障房建设,2012年建成保障住房2095套。五是优化管理促进融合。编制异地务工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指引手册,建成异地务工人员基本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完善积分入户方案,2012年56名优秀外来建设者实现积分入户,15名优秀外来建设者被评为市百佳异地务工人员。(小榄镇政府)
横栏镇“六个坚持”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坚持引导灯饰产业率先转型。通过政府牵头、领导下访、深入调研、专题讲座等,协助灯饰企业解决技术、融资、土地、规划等困难,促使企业做大做强。全年超过200家传统灯饰企业向LED技术生产转变。二是坚持用好省市镇扶持政策。健全点对点企业服务机制,2012年共为60家次企业成功申报省市扶持资金超600万元,发放镇级扶持资金逾130万元。筹备成立镇生产力促进中心,推动企业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三是坚持引导个体企业就地转型,全年共引导618家个体户厂企转型升级。四是坚持扶持优质企业上市。全力发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上市,邀请市相关部门指导优质企业办理前期手续。目前百得厨卫、凯旋真空、奥科特灯饰已被列入后备上市企业名单。五是坚持促进重大项目上马。将10多个重大项目纳入项目信息库,为优化产业升级提供重要参考。积极协助投资商申报各项手续,“水•印•江南苑”项目土地指标已落实,大信商业综合广场即将动工。六是坚持高起点谋划三产发展。编制《横栏镇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鼓励企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康和化工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为产销分离项目。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灯品汇”电子商务平台,努力实现全镇灯饰产业网络化、信息化、科技化发展。 (横栏镇政府)
南朗镇“四个优化”提升城市化水平。该镇积极对接融入翠亨新区规划建设,着力做好调整优化城乡规划和各功能区规划,完善城市化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主要做法:一是优化规划布局。开展《南朗镇新中心城区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0个城市发展空间规划的调整和修编工作。二是优化功能设施。投入1611万元,完成镇中心城区永兴南路等5条镇内道路改造工程。全力做好市重点建设项目东部快线和纵二线南段的征地拆迁工作。三是优化生态环境。安排约8000万元实施“虎池围、将军下围”围堤加固工程,已完成总体工程90%;加快启动中心二河整治扩建二期工程。投入3900多万元,推进中心一河两岸景观改造、科普园逸翠园及京珠高速两旁景观林带建设、启动雨污分流前期工作、省道S111和岭南路LED照明改造等一系列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优化宜居环境。南朗村、翠亨村被评为省宜居示范村庄,华照村、大车村、龙穴村被评为市宜居示范村庄。四是优化城市管理。开展环境卫生、户外广告、市场秩序、道路交通等整治行动,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和监管,努力提升该镇文明形象。 (南朗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