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反映]
市国税局深化税收服务扶持企业发展。一是加强税收政策宣传。通过在门户网站开设“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专栏、利用《中山日报》和中山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开展宣传、编印税收优惠政策办理指引、利用“税企通”发送宣传邮件、加强出口退税政策宣讲等方式,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税收政策。二是密切税企互动交流。联合市地税局举办中小微型企业税收政策宣讲座谈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在门户网站开展中小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线访谈,详细介绍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局领导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困难,运用税收政策措施为企业解决问题。三是出台税收服务措施。加快办理出口退税,扩大出口退税“绿色通道”企业范围。推进电子退税平台项目建设,缩短企业退税资金到账时间。简化办税流程,完善税收征管模式,提高办税效率。拓展网上办税功能,方便企业远程办税。以直属税务分局为试点,探索开展税务登记、发票发售、纳税申报等同城通办业务。启动“税企通”二期建设,为税企交流提供固定、便捷的途径。加强“温馨提示”服务。加强对涉税中介代理机构和防伪税控服务单位的监管,维护纳税人权益。 (市国税局办公室)
市人社局五项措施稳定城乡就业形势。至4月底,城镇新增就业6741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21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61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3.5%、31%、31.5%。主要做法:一是稳定和拓展就业岗位。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困难中小微企业认定和扶持政策实施办法,为困难中小微企业支付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允许缓缴最长不超过6个月基本养老保险。二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兑现社区就业基地补贴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5场,414家企业提供9000多个就业岗位,923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全市5所高校应届毕业生1.4万人,就业意向率83%。全市160个社区就业服务基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400多人,带动就业1万多人。三是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社区(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建设,加强18个二级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强化“一对一”就业服务援助,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四是深化省内外劳务合作。发挥7个驻外劳务工作站作用,与劳务输出地紧密联系,积极为企业搭建用工信息对接平台。组织火炬区、南区等5个镇区及10家企业与广西11家技工院校签订镇校、校企合作协议;与广宁、南雄等县的劳务工作站成功对接输入逾1200人。五是推进全民创业。召开大学生自主创业座谈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鼓励创业氛围。对照国家中期绩效评估反馈意见,加强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制作有关电子书等资料,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市人社局办公室)
[镇区动态]
石岐区全力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指数测评。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夯实创建群众基础。将创建工作和改善民生事业紧密结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今年区财政投入3000万元绿化植树,筹资280余万元开展“教育扶贫”,投入1000万元推进“三打两建”和“全民治安”。二是推动全民修身,夯实创建德性基础。以固定学堂与流动学堂相结合,抓好社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修身。目前流动学堂开课20节,数千干部群众现场修身受教,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开设机关修身学堂,以党员干部实际行动为市民做表率。开设企业修身学堂,着重诚信经营教导。抓好教师立德修身,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是科学分解任务,狠抓创建工作落实。按照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设立十大专责小组,科学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全区已达标、基本达标、努力达标的项目超过90%。四是做好查漏补缺,狠抓薄弱环节整改。完善材料收集整理,针对各薄弱环节加紧查漏补缺。加强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公共秩序、社会治安、社会文化环境及窗口服务行业整治。 (石岐区党政办)
西区“三个到位”落实文明城市迎检工作。一是责任到位。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任务。投入1000万元经费,为创建活动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宣传到位。300名公务员义工走上街头,宣传创文知识,派发宣传单张,劝导文明交通,用实际行动引导广大居民加入创文队伍。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运用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流动宣传等方式,调动全社会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编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1万份、《西区修身创文手册》1.2万册;在9大社区增设创文宣传栏,在该区主干道和围墙空地上设置多幅文明城市公益广告等,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三是措施到位。将创文工作与全民修身行动相结合,率先成立全市首支公务员志愿者(义工)服务总队。开展“文明交通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市民道德素质,促进创文工作开展。将创文工作与“三打两建”、食品安全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促进市场环境的诚信文明和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推动创文工作更好开展。将创文工作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相结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等活动,加大植树、河涌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全区城市文明度。 (西区党政办)
沙溪镇切实加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沙溪镇于近期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环境整治方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一是确保“三个到位”,强化责任落实。领导到位,由镇书记任整治工作组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行动小组组长,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宣传到位,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快讯等载体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整治成效,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度,共同营造整洁舒适的城镇环境。督查到位,加大督促检查密度和强度,推动问题早发现、整治早落实,确保整治任务按质按时完成。二是做好“三个抓点”,提升镇容镇貌。整治行动要坚持整体与细节并重,整治与管理并举,以点带面,实现全镇市容环境面貌整体提升。抓节点,重点抓好交通节点和公共场所节点,规范交通秩序;规范道路、广场、汽车站等公共设施整修和秩序管理。强化广场、商业场所、农贸市场等公共聚集场所整顿治理,加强对占道经营、流动摆卖等问题监管,组织开展整治。抓焦点,重点抓好汽车总站周边秩序整治。抓难点,重点加强文明行为的培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治理。结合“全民修身”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公民素质。 (沙溪镇党政办)
民众镇“六项措施”做好迎文明城市复检工作。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镇文明委、文明办、创建办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由镇文明委和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负责日常工作。二是明确责任分工。镇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村(社区居)委会、各责任单位制定本单位部门、本地区迎检工作方案,安排好资金,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倒逼机制,确保各项创建资金及时到位。三是深入宣传发动。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户外广告牌、宣传栏、板报、条幅、宣传单张等载体,提高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活动,深入群众宣传创建工作。围绕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创建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四是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各单位部门、各村(社区居)委会对照迎检工作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确保纠查结果真实可靠,不留死角。五是加强检查督导。成立镇迎检工作督办小组,对各村(社区居)委会、各责任单位落实工作责任进行督查督办,确保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六是加强考核奖惩。把迎接复检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保证创建工作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民众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