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反映]
市科技局统筹安排30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在中小微企业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的支撑引领作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市科技局从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3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具体包括:一是在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中安排13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二是在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中安排7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产业化为目的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中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高新产品研制、开发。四是在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专项资金中安排300万元用于支持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提高中小微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五是在专利专项资金中安排200万元用于扶持中小微企业专利事业发展。 (市科技局办公室)
市食药监局九项措施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完善诚信管理平台。 完善诚信管理平台数据库,在行政许可申请环节进行自动审查,实行稽查案件网上办理,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二是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构建市、镇、社区三级监管网络,设立镇区食品药品质量快筛快检室,组织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开展日常巡查,规范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和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企业经营行为。三是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等级不同的餐饮单位实施不同频次监督检查,帮助餐饮服务单位改善软硬件条件。四是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服务能力。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增加餐饮食品和保健食品检验职能,改造升级实验室,完善食品、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及消毒灭菌效果检测能力。增加空心胶囊铬含量检验设备,满足辖区药品企业检验需求。五是为健康医药大型企业落户提供服务。实行健康医药重大项目联络人制度,对有意落户我市的企业,提前介入服务,为重大项目审批开启绿色通道。六是加快餐饮服务许可审核。向镇区食品药品监督所下放餐饮服务许可权限,精简办事流程。七是推进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升级。支持医药企业间进行车间或生产线兼并重组。鼓励拥有较多零售药店的个体工商户成立连锁公司,支持现有连锁药店通过收购合并等扩大发展。八是深入企业帮助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邀请省局专家到中山指导企业开展药品注册,现场解答企业疑难问题。对部分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定点帮扶。九是改善药品企业督查方式。统筹安排药品流通企业日常检查,尽量涵盖普通药品、特殊药品、医疗器械等,避免重复检查干扰企业。 (市食药监局办公室)
[镇区动态]
黄圃镇狠抓工业发展夯实经济基础。今年1-4月份,全镇实现工业增加值21.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5.9%;工业税收2.37亿元,占全镇国地两税的65.5%。主要做法: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山火电、黄圃港、广重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建立项目督办机制。积极发展优质家电业,延伸家电及配套产业链,有效降低家电、五金行业的生产成本,优化家电产业结构。力促特色食品业向高附加值、无季节化的大众消费食品产业发展转变。引进医药生物、LED绿色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企业,积极培育做强、做优新旧增长点。二是盘活园区闲置用地。对效益逐年下降的前期招商项目,主动搭建平台腾笼换鸟,有效利用闲置资源。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发挥三大园区主观能动性,扩大土地资源储备。三是力拓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组团参加国内重点展会,推介黄圃工业产品。鼓励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在国内重点城市设立销售点,拓展国内市场。引导企业开拓中东、南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四是强化科技创新扶持。做好名牌名标和专利知识的宣传服务工作,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走品牌经营之路。动员企业做好增资扩产,深入企业做好科技扶持政策宣传,培养科技创新氛围,动员有条件的上规模企业积极申报。现已有5家企业6个项目申报为广东省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黄圃镇党政办)
东凤镇深入开展“暖企”行动。东凤镇贯彻落实市领导深入企业活动月的有关精神,按照“五个一”要求,开展“暖企”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难,确保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做法:一是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走访。由镇领导分片包干对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和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问题。开展企业发展情况问卷调查,了解镇内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为制定相应解决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二是落实镇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对顶固、合胜、天乙铜业、美斯特等一批重点企业实施镇领导挂点帮扶制度,加大帮扶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三是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向企业重点宣传省、市新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确保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主动争取一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扶持政策范畴。加快制定《东凤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暂行办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扶持,助力企业发展。四是推进“三打两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三打两建”工作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东凤镇党政办)
三角镇“四个保障”开展雨污分流工作。一是组织保障。该镇高度重视雨污分流工作,将其作为为民、惠民、便民的一项重要工程。筹建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雨污分流决策,解决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督促工程建设落实。由住建局牵头,环保部门配合,其他部门协助,形成合力将雨污分流工作做好。二是资金保障。结合“污水一盘棋”,整合现有的治污治水资金。拓宽思路,多方筹集资金,将总投资分解为三部分,财政补贴一部分,自筹一部分,融资一部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工程建设。目前,已落实自筹部分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三是监督保障。科学规划,联合市规划设计院制定三角镇雨污分流系统规划。每月上报工程开展情况表。将雨污分流工作与镇环境改善相结合,加强对企业排污、治污的监管。四是宣传保障。在雨污分流工程开展过程中,会给镇区交通、群众出行及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讲会、传单、橱窗展示等形式,让群众了解雨污分流的长远好处。同时,要求工程做到精心组织,文明施工,尽量降低施工期间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角镇党政办)
南朗镇积极迎接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一是将迎接测评工作与推动南朗发展相结合。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翠亨新区规划建设和翠亨国际旅游小镇建设,整合资源,把翠亨片区打造为以“伟人故里文化”为主题的著名景区。推动云梯山、黄道山、蒂峰山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办好每年一届的“民间文化艺术节”,使崖口飘色、石门木兰醒狮、咸水歌等南朗民间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开展四个“主题月”活动、全民读书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二是将迎接测评工作与开展全民修身行动相结合。开展“青年为您服务集市”、“牵手困境儿童”等志愿活动,引导全民参加志愿服务。抓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推荐、评选、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参与“我身边好人事迹”征集活动。扎实做好成人职业高中学历班和“修身学堂”试点建设,推进全民修身行动。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市民”等创建活动,引导市民更好地参与社区文明建设。三是将迎接测评工作与常规宣传活动相结合。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辟专版专栏,重点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难点、先进经验等相关工作,做到有报道、有看点、有宣传,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南朗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