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2〕第67期(总第1036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21日

[情况反映]
  我市财政积极贯彻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一是发挥财政性产业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在工业发展和科技计划项目统筹6000万元,重点资助中小微企业在工业设计、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和从事高新产品的研发和服务等技术创新活动。市财政安排7600万元专项用于补贴中小微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重点资助转入共建产业转移园企业及淘汰落后产能的中小微企业、对经认定中小总部企业按总部经济政策给予专项扶持和促进中小微企业优化重组融合发展。二是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对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中小微企业,由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为其在岗职工支付社会保险、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对目前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可缓缴基本养老保险,缓缴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从今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对符合认定要求的小型微型企业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申请、变更、换证、补证等业务时,免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工本费、税务发票工本费等费用。三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市镇两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基金,用于为“区域集优”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提供增信保障,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途径。市财政安排350万元推动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安排800万元对年度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达到一定额度,且年平均融资担保费率不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0%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给予相应补助。四是帮助中小微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市财政统筹10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以及各项广货市场开拓活动。市负有编制部门预算的各部门,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 (市财政局办公室)

  市科技局积极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完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近年来,我市先后设立专利奖励和资助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提高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二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组建省级、市级企业工程中心,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机构来我市设立研发服务平台。针对家具、服装等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引进家具电脑雕刻技术、服装电脑制版技术等,推进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三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服装、家具、五金、家电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制造能力,通过支持各中小企业建设镇区和企业工程中心,推广企业ERP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四是引导中小企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小企业产业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小榄镇、古镇镇依托“灯饰之都”产业和品牌基础,推动中小企业向“LED新光源”转变,打造全国LED新光源照明及灯饰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五是完善中小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近年来,我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科技支撑。如小榄镇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六是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企业专利一站式服务工程,引进一批高素质专利中介机构,着力提高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去年我市建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快速保护反应维权中心。 (市科技局办公室)

[镇区动态]
  火炬区三项举措推进食品跟踪监管工作。一是落实跟踪回访,督促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对监管中存在问题的餐饮服务单位,落实跟踪回访,加大监管频次和督查力度,确保缺陷项目全面整改。二是加强日常监管,把问题餐饮服务单位列为检查重点。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将有不良记录的餐饮服务单位列为检查重点,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加大查处力度,抓好工作落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三是促进行业自律,初步建立餐饮服务单位诚信档案。通过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将监督检查情况记入餐饮服务诚信档案,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的推动、监督、服务作用,使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等级与日常检查、行政处罚以及消费投诉举报挂钩。对有不良记录的餐饮服务单位,采取防范、提示、加强日常和专项监管等措施予以惩戒,促进行业自律,增强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意识。 (火炬区管委办)

  南头镇“四个结合”宣贯经济扶持政策。为让企业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和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该镇“四个结合”开展政策宣传贯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做法:一是将党委分组结对帮扶企业与年终考核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企业活动月”,将党委班子成员与机关干部分为14个组,深入企业调研,解决企业普遍反映的招工、工业区道路、子女入学、出口退税等问题。二是将政策宣讲与提振企业信心结合。邀请企业召开全镇经济座谈会,并邀请市经信局、金融局、外经贸局等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政策宣讲,让企业充分了解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56条”和我市的“31条”措施。三是将提升服务质量与推动企业内涵发展相结合。出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开设绿色通道,解决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积极协助企业申报省、市、镇的各项奖励扶持资金。四是将推动行业组织发展与加强扶持政策宣讲相结合。通过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和商会会长会议,利用商会、家电协会等平台,宣传省市扶持政策。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将省、市近期出台的扶持政策印发到企业,扩大企业知晓面。 (南头镇党政办) 

  阜沙镇四项措施力促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一是促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成立中山市南头-阜沙经济协作区,选址广珠西线高速阜沙出入口附近9800亩用地,两镇合作共建广东省家电产业创新升级示范园区,首期开发3000亩,计划总投资115亿元以上,目前该项目已正式签约启动。二是促项目动工投产见效。目前,全镇在建企业17家,占地400亩,总投资15亿元。计划动工企业13家,总投资12亿元。预计今年建成投产企业28个,全部达产后新增工业产值20多亿元,新增税收1亿元以上。三是促第三产业拓展提升。以阜沙国贸广场项目为突破口,引进商贸物流、餐饮休闲、酒店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旧川婷厂房和原阜沙酒店,引入购物、餐饮、写字楼等功能场所。规划建设阜沙特色饮食一条街,现正办理相关报建手续。推进中山市钢材展馆商务酒店建设,促进万领时代二期、盈逸商住小区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四是促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引导协助来料加工型企业转变为直接接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加强与进出口公司合作,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提高产品出口额。今年“3•28”期间,全镇完成出口贸易21宗,出口贸易成交合同金额8000万美元,完成任务额的320%;完成国内贸易46宗,国内贸易成交合同金额1.9亿元,完成任务额的380%。 (阜沙镇党政办)

  三角镇加强基层司法工作建设。一是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做好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和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及时掌握动态。发挥纠纷信息员作用,密切信息沟通,增强反馈的预警性和及时性。积极开展诉前调解,与第二人民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在该镇成立诉调对接工作站。二是加强村级调委会建设。充分发挥调委会在调处矛盾纠纷中的生力军作用,充实工作人员,提高调委会队伍整体素质,确保调解质量。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熟练掌握调解技巧,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法律进学校”、“法律进村居”、“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社区”等为载体,不断丰富“法律六进”的普法内容。发挥法律服务工作站作用,联合安监、环保、计生、公安等部门在各社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为群众提供各种法律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的法制观念。 (三角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