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2〕第34期(总第1003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13日

[情况反映]
  市发改局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成果丰硕。2011年该局向国家和省上报项目申报、资金申请等文件68份,其中45份41个事项获批复或初步反馈,支持回复率达64.7%,共获国家和省各类资金25426万元。项目扶持资金方面,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等领域获国家和省扶持资金1070万元。其中,广东通宇通讯有限公司下一代移动通信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补助600万元。技术示范点方面,成功争取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工程实验室项目纳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总投资3500万元;风电技术工程实验室纳入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面,东区中心商务区、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火炬区中山科技创业园等5个服务业集聚区成功入围,数量居全省第2位。产业基地建设方面,成功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明阳风电产业基地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认定授牌,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项目、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分别获省发展改革委补助1500万元和14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争取国道G105线立体化改造项目纳入省级交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安排,获专项补助资金13507万元;城桂公路等6个交通基建项目获省交通基础建设专项补助5129万元;黄圃港区多用途码头获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民生工程设施方面,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厂项目获批,三乡镇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补助1500万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补助700万元。项目发债贷款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放企业债券10亿元。境外投资方面,上报境外投资项目共12个,获批项目9个,总投资9385万美元。     (市发改局办公室)

  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修身林”植树活动。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部署,我市率先将植树绿化与创建文明城市、全民修身活动结合起来,突出修身、树木、创文明的核心内涵,开展“全民修身绿化月”行动。3月12日上午,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了我市在京珠高速城区出入口开展“修身林”义务植树活动,与中山军分区、武警中山支队官兵、市纪委、市林业局等单位领导干部一道种下优质苗木135株,为全民修身绿化月行动拉开序幕。中山军分区种下一片“爱民林”,市委组织部种下一片“人才林”,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种下一片“十杰市民林”,掀起了主题林种植热潮。植树节当天,全市各镇区分别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共有近2万人种下各类大小苗木3.87万株。据悉,今年我市将重点安排20个主题片林种植,进一步扩大义务植树认种认养认捐活动。接下来一个多月,还将有市人大“代表林”、市政协“民主团结林”、统战部“同心林”和“台胞林”、市直属机关工委“先锋林”等主题片林。各镇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将结合自身实际,以共建、捐建、认养、冠名等形式,积极与市绿化部门一道为大地母亲添绿,在公园或公共绿地种植或养护亲子林、学子林、感恩林等,树木明志,彰显文明,营造中山人精神文明一道亮丽的新风景线。              
(市林业局办公室)

[镇区动态]
  火炬区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的内河涌体系。一是抓好整治规划。依托城乡总体规划和河涌导线控制成果,针对区内河涌实际,编制详细可行的河涌规划,实现整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中精力抓好小隐涌、张家边涌、八公里河等河涌整治工作。二是保护河涌自身生存空间。破除河道瓶颈,扩大河涌过水断面,提高河道泄洪排涝能力。尊重河涌天然或历史形成的岸线,减少人为裁弯取直、覆盖等措施,尽量保留河涌蜿蜒的状态。加大涉河违章建筑执法力度,做好水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严厉查处各种与河争地的违法现象,保障内河整治工作顺利进行。三是打造河涌健康保障体系。坚持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加快截污管网建设,力争尽快把沿岸排污口纳入排污纳污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加大沿河非法养殖场整治力度,控制禽畜粪便污染。做好河涌水面保洁工作,减少甚至杜绝河涌水面垃圾、水浮莲等。四是恢复河涌生态功能。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以建设生态水利、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将防洪排涝与水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等功能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防洪单一功能局限,按“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原则,努力恢复河涌生态功能,建成“岸绿、水清、悠闲”的新时期河涌。           (火炬区党政办)

  东区抓好三个工作重点实现开门红。该区去年底服务业占比高达85%。今年1月份服务业收入33.8亿元,增长18.1%;税收总额4.85亿元,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亿元,增长20%,实现开门红。一是抓经济持续发展重点。立足长远,在发展规划上有新思路。抓好中心商务区细化、白沙湾片区细化城市控制规划和“三旧”改造规划。优化环境,在扶持企业上有新举措。加快出台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以及鼓励企业上市的扶持措施。强化服务,对政务环境提出新要求。充实配强服务办,打造高素质服务团队,为企业排忧解难。注重政府搭台与企业唱戏、以商引商与产业招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三个结合”,确保招商引资有新突破。今年“3•28”招商落实服务业项目6个,投资总额预计24.4亿元。二是抓项目重点。推进白沙湾总部经济区规划建设,力争将其规划建设成为新的商业中心,计划引入金融后援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全力配合市政府做好国家软件与现代服务业(中山)示范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利和广场中山国际金融中心等19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抓民生实事重点。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推动公共设施建设。抓好环卫设施建设,推动垃圾中转站更新换代。推进旧小区实现安全小区管理。开展沙岗墟专项整治。城中村消防设施改造投入250万元,旧小区翻新维修投入250万元,校安工程投入230万元,校园改造投入200多万元。加快开办远洋城公办中小学,扩建水云轩小学,规划建设好高中宿舍楼。    (东区党政办)

  古镇镇启动“庆灯都10周年全民修身绿化月”行动。镇党委镇政府决定投入5000万元,从3月11日至4月12日开展“庆灯都10周年全民修身绿化月”行动,切实做到“全民动员大种树,适树适地种好树,科学规划会种树”。一是镇主要领导亲自制定绿化月行动方案。通过落实认种“一棵树”、建设“三个主题公园”、栽植“26个主题林”,打造主干道路绿化景观等植树绿化活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景观优美、功能明显、富有灯都特色”的绿化生态网络体系。二是政府牵头打造绿化精品工程。计划投入5000万元,完成灯都生态公园、灯都十里碧水生态长廊、灯都西江湿地郊野公园三大“主题公园”的绿化种植,实现灯都建绿增绿。推动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形成一批错落有致、高质量、高水准的景观带,使道路面貌焕然一新。三是集聚力量广种“主题林”。计划栽植“主题林”26个。按责任主体分类,包括机关部门主题林、农村主题林及社会团体主题林。对机关部门、基层农村明确分工,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协同、社会参与的绿化生力军。四是社会爱心认种“亲子林”。以慈善认种为载体,以“亲子植成长树,伴我走成才路”为主题,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亲子林”以自愿为原则,组织500对亲子认购树木,认购树木款达22万元。通过“亲子林”的栽植,促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向纵深发展。               (古镇镇党政办)

  横栏镇投入超亿元扎实推进绿化建设。一是以机构健全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以镇党委书记梁容培为组长的绿化委员会,明确各村(社区)、各单位一把手是绿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驻村工作领导责任制,全力开展绿化工作。二是以宣传报道形成舆论氛围。利用电视、报刊、各村(社区)文化室等加大对绿化工作的宣传力度。镇电视台制作绿化宣传动画片,每天在黄金时段播出;设置绿化专版,系列报道绿化工作的突出事迹;向全镇发出13000多封倡议书,号召各单位、厂企、群众踊跃参加义务植树和居家绿化活动。三是以政府投入引导民间参与。去年镇财政投入3500万元开展镇中心区公园等7个绿化工程,农村社区投入1085万元开展农村“四旁”绿化工程,民间投入绿化资金2712万元。四是以丰富载体开展绿化活动。植树节当天,镇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带头进行认种认养捐款,并组织机关干部到工业区、主干道及社会福利康乐中心进行植树。五是以科学规划推进绿化建设。年内绿化投入1.03亿元,其中镇财政投入4500万元重点抓22条道路绿化建设,各村(社区)计划投入1500万元建设村民休闲公园、乡村主干道路和农村街道绿化,民间绿化计划投入超过4300万元。六是以制度落实强化后期管理。制定《横栏镇绿化管理暂行规定》和《横栏镇绿化养护后期管理方案》,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绿化项目养护单位,定期对绿化养护效果进行监督考核。              (横栏镇党政办)

  大涌镇四项措施推进绿化建设。一是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完成卓旗山防汛路、新开防火通道、镇内山塘水库防火线等绿化种植,继续完善卓旗山8.4公里防火线维修植绿任务,巩固提高卓旗山的防火机能。二是加快卓旗山林相改造进度。年内改造卓旗山林相面积252亩,建设4个六角亭、行山路径6公里,方便群众登山、休憩和观赏风景。三是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加强镇村两级巡山护林工作,做好林木、花卉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此次林改工作将林木、林地收入全部纳入农村股份制资产核算,确保农民收益。发包流转林地经营面积约为823亩,加强了绿化造林投入和管理。植树节当天,大涌镇干部、群众、学生代表在卓旗山防汛路和新开防火通道种植优质树种3000棵。    (大涌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