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2〕第26期(总第995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29日

黄圃镇“八抓”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黄圃镇党政办)

  春节过后,黄圃镇镇、村、群众三级联动,拉开了春耕备耕工作帷幕,采取有力措施抓早、抓紧、抓实、抓细,为全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好基础,赢得主动。
(一)抓思想认识。把春耕备耕工作纳入镇政府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克服“春耕备耕工作年年是这样”的麻痹大意思想,将领导精力和技术力量集中到春耕生产上来,力求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召开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制定《黄圃镇春耕生产工作方案》,部署全镇春耕备耕工作。利用镇有线电视、政府信息网、村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春耕备耕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农业法规、政策。
  (二)抓布局规划。在稳定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效益。全力推进横档花木场基地建设,将横档花木基地打造成我市北部重要的花木基地。采取“超市+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经营模式推进水产养殖,以西江水产养殖研究公司为龙头,以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着力点,建立全省生鱼超市对接养殖基地。水果生产方面,将吴栏粉葛、横石围火龙果、珍珠石榴的种植面积扩大至1500亩,形成规模特色。
  (三)抓农资供应。协调供销社、中石化等部门、企业,提前做好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和柴油储备与供应,加大农资调运力度,做到货源足、品种全、质量优、价格稳。做好农机的检修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农机下田,服务春耕生产,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加快春耕进度。目前,全镇储备春耕所需化肥4000吨、农膜80吨、农药250吨、水稻种子2500公斤、蔬菜种子450公斤,柴油充足供应。同时,该镇组织物价、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农资市场春耕专项检查,以保障用种、用肥、用药为重点,集中执法力量,对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巡查,在农资售卖点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
  (四)抓播种面积。综合运用政策、项目等手段,引导各村根据土地状况和市场信息,努力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挖掘耕地潜力,优化耕种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落实中央、省种粮补贴,充分调动群众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全镇计划种植水稻2000亩,蔬菜5000亩,花卉苗木6000亩,水果3000亩,水产养殖3万亩。
  (五)抓技术推广。围绕“节本增效、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的工作目标,加强良种推广普及和农业科技培训。在全镇推广黄华占、粤晶丝苗2号、顺宝芥兰、丰产2号豆角、早优3号菜心、中华鳖、单性黄骨等一批适宜种养的优质、抗病、高效新品种,并将新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培训普及到村到户。加强农业科技培训,邀请市农业局和农业科研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现场讲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镇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期,水产养殖培训1期。通过宣传告知农民“12316”农业服务热线,发挥其作用,提高农民应用科技的水平。
  (六)抓设施完善。一是检修水利设施。开春后,对全镇堤围、机电排灌、水闸进行全面检查,修理堤围13公里、机电排灌5座、水闸8座,疏通内河涌3公里,为全镇5万多亩农田春耕灌溉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年内再投入1000万元完成11公里堤围硬底化。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桥路网建设,规划新建农路硬底化20公里、重建农桥5座,逐步实现农田耕作区与公路网的无缝连接,提高农产品运输效能。
  (七)抓田间管理。根据不同作物特点,突出促弱转壮、增蘖长根,御寒抗冻、防旱保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统筹肥水,促进作物苗情转化升级。密切关注田地鼠虫害发生动态,做到监测到位、预警到位、防治到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派出工作小组分赴各村抓好红火蚁、田鼠等春季病虫害的普查和防控,开春以来,全镇共开展统一灭鼠、灭虫行动4次。
  (八)抓天气预警。针对今年春季低温寒流、阴雨天气多、病虫灾害多发的情况,春耕备耕期间,密切加强与市气象局联系,注意寒流、降水和土壤墒情等变化情况,未雨绸缪,落实预防“倒春寒”的各项措施。为应对近段时间的寒冷天气,一方面通过有线电视及时发布天气情况,提醒农民群众采取防御措施;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抗寒信息,提前告知,提前应对,减少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