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1〕第183期(总第962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东凤镇七项举措提高修身成效

  今年9月以来,东凤镇坚持以“尚学修身、和谐修身、幸福修身”为抓手,扎实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一、打造浓郁修身氛围,开阔修身视野
  在镇有线电视台开设“每天修身一分钟”、“修身模范人物专访”等专栏,宣传普及文明修身。出版《人文东凤》文集,收录修身文章32篇。在《东凤宣传》杂志开辟“全民修身行动”专栏,征集修身格言及修身行动好点子,宣扬全镇修身行动经验及先进典型。开辟修身示范街,以凤翔大道为主干,在沿路两旁印制公民道德、修身格言标语灯旗。在候车亭设置全民修身宣传栏,在镇主干道路悬挂修身条幅。创办全民修身手机周报,设置修身要闻、党性修养、职业道德、国学箴言、修身名句等栏目。目前,全镇共发送修身短信2.9万人次,举办修身专题培训18场次,悬挂国学、修身格言横幅300多条,开展师德承诺、文明修身、文艺修身、家庭修身等修身活动22次,全民修身氛围浓厚。
  二、推进全民教育工作,提高修身效果
  全镇各中小学积极投身全民修身行动,相继开展师德承诺活动、阳光少年自强行动、校园文化繁荣等行动。推进“家庭学校”、“校外教育辅导站”等修身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全镇13个村(社区)均成立校外辅导站,家长学校办校率达100%。开展“感恩教育”巡回演讲15场,家庭教育讲座、妇女健康讲座等46场,受教育人数10500人次。推动成人教育发展,成立伯公、和泰等成人教育学校示范性机构。
  三、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充实修身内涵
  启动“六五”普法工作。通过“曲艺送法送戏下乡”深化“法制进社区”工作。完善镇村法律服务网络,推进村级法律服务室建设,重点做好未成年人、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镇工商分局开展“诚信市场”和“诚信兴商”创建活动,积极引导企业注重信用建设,提升竞争力。镇人社分局开展“送劳动保障进企入户”,加强劳动者合法维权意识。健全网络问政等机制,大力发展民主政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四、营造和美社会环境,提升修身品位
  推进全民修身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加强城镇规划、环境绿化美化,提高城镇品位。今年投入9860万元(含社会投入)开展“绿化东凤大地”工程,其中镇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绿化凤翔大道、东阜路、东海路和同吉路等主干路段。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出入境办证点、人社分局、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等办公大楼相继投入使用,加快建设文体艺术中心、新东凤医院、东凤法庭等一批重点工程。狠抓交通秩序整治,重点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
  五、发挥干部修身作用,夯实修身基础
  制定《党员干部修身行动实施方案》,发挥领导干部修身示范带头作用,重点对全镇180个党组织、3000多名党员开展以“修德、修心、修智”为中心的修身行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学习《论语》、《孔子》、《三字经》等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积极组建“党员义工队”,开展义捐义卖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党员,争当技能标兵。积极开展农村“五个好”、机关“服务效能大提速”、企业“争当先锋”等主题活动,发挥干部表率作用。
  六、开展幸福提升行动,燃点修身热情
  坚持每年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加快推进“莺哥咀”水文公园、湿地公园和凤鸣小学等民生项目规划建设。引入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运营方式,近期组建东凤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以青少年、残障人士、家庭服务为主的专业服务。安排7000多万元专项资金补贴49042名农民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推进创业就业工作,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开展扶贫济困工作,为763名75周岁以上有需要的老人免费安装“慈善爱心铃”。大力打造“敬老修身”品牌,开展敬老联欢互动,提倡敬老爱老好民风。
  七、促进新中山人融合,扩展修身范围
  培育适应现代文明的新型农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开设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等讲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积极探索建设农民自由工服务站、农民互助协会,提升全民主人翁意识。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员二元结构。开展“朝阳行动”,提升外来务工青年基本素质。组织企业开展技能展示、技能竞赛、科技讲座等活动,提高员工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增强员工归属感。落实积分入户工作,消除身份、制度、观念壁垒。

(东凤镇党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