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芙镇大力推进内河涌
及涉河违法违章建筑物整治工作
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快建设“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创新”的新型板芙,该镇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内河涌整治及涉河违法违章建筑物整治工作。坚持自拆为主,助拆、强拆为辅,共出动人员300人次,处理涉河违法违章建筑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完成清拆、助拆14宗。截止今年9月20日,共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整治内河长度达1.28万米。
一、加强领导,群策群力
成立由镇长黄顺欢任组长,党委委员李帝松任常务副组长的涉河违法建构筑物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有关村相应成立专项整治行动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通过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深入村(社区)开展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其他镇区的先进做法等,制定《板芙镇开展涉河违法建、构筑物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指导整治工作合理、科学、有序开展。
二、摸清情况,大力宣传
为了解河内垃圾、河底淤积物及涉河违章建筑的情况,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镇内河涌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基本情况。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侵占河道违法违章建筑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侵占河道违法违章建筑当事人做好说服教育和法律解释工作,积极引导当事人自觉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物。
三、多方筹资,克服难题
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资金采取市、镇两级负担原则。市级河道以市政府投入为主,镇、村级河道以镇投入为主,市级财政适当补助。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不少于700万元用于河涌整治的投入和补助。积极向市主管部门争取补助资金,去年以来共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近500万元。
四、利益向下,以建代拆
加快村道硬底化建设步伐,走家入户宣讲道路建设与村庄发展的美好前景,村干部、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带头自拆,树立榜样。村民作为乡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对内河整治及涉河违法违章建筑物整治工作大力支持。在金钟涌、十三顷涌大规模整治中,“以建代拆”措施取得重大成效。仅在处理十三顷涌涉河违章建筑物中,涉及户数达257户,需拆除处理违章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村民主动进行自拆,无一人向政府申请补偿。
五、健全机制,长抓不懈
完善涉河违法建筑管理制度。加强对全镇河道整治工作的宣传,提高全镇上下对河道整治的重要性认识。建立健全涉河违法违章建筑物整治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内河涌日常检查,防止整治成果出现回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