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镇提前完成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近年来,黄圃镇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安居问题,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该镇通过政府投资兴建、农村危房改造、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房、引入民间资金建设等方式,建成保障性住房765套,提前完成市下达518套的建设任务。
一、加强领导,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成立由镇书记任组长,分管城建工作的镇领导任副组长,规划、建设、民政、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黄圃镇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细化部门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纳入全镇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工作时间表,以时间节点倒逼工作开展,进行月度督办,遇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成立专门队伍跟进服务协调工作,在资金保障、土地办证、报建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加快完成建设任务。
二、多方投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
(一)推进危房改造。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农村低保户和退伍军人优抚对象危房改造工作。镇民政办和各村(社区居)委会对全镇低保户进行摸底统计,分类排查低保户住宅地情况和房屋建设情况,针对有地有房、有地没房、没地没房的情况以及房屋的破旧程度分别进行帮扶。2010年以来,市财政投入61.2万元,镇财政投入60万元,改造24间共960平方米的危房,其中重建危房18间,修缮危房6间。今年下半年,计划为退伍军人优抚对象进行危房改造,计划重建危房11间,修缮危房1间。
(二)解决流动人员安居问题。以兴建工业区员工公租房为着力点,切实解决流动人员安居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兴建员工公租房。积极筹集4000万元建设资金,在工业区兴建员工公租房741套,建设面积4.44万平方米。其中马新工业区261套,建设面积1.84万平方米;大雁工业区286套,建设面积1.6万平方米;食品工业区194套,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二是引进民间资金,推进员工公租房建设。该镇三个工业区在发展规划中均预留用地根据发展需要配建员工公租房。在食品工业区规划5亩用地,引进民间资金建设食品工业区二期员工公租房。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前动工。马新工业区和大雁工业区也正积极引进民间资金配建新的员工公租房。三是做好周边配套,改善租住人员居住环境。通过优化公租房功能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居住环境。将员工公租房大楼一楼建设为铺位,引进零售、饭店、电器维修等商家和社区卫生站等,方便租住人员日常生活。公租房配套建设羽毛球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丰富租住人员业余生活。积极协调市公交公司,增设或调整途径的公交线路,方便居住人员出行。
三、商住配建,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 率先尝试用商住项目捆绑配建的方式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高素质人才住房问题。规划选取新丰北商住区320亩用地引进商住项目进行配建,该区域周边有会展商贸城、市场等商业、饮食设施,交通便利。项目用地开发建设条件中设定“竞拍人须首期集中规划建设1.5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提供给镇政府”的条款,明确项目开发商承担配建任务。该批政策性住房户型以60平方米两房一厅和80平方米两房两厅为主,共192套,预计今年10月中旬封顶。镇政府成立协调小组,跟踪协调各个建设环节,把好规划建设和质量检测关。项目建成后,将由镇政府按开发成本+税金+利润3%的价格购买60平方米以下户型,用作人才公寓;60平方米以上户型作为政策性住房参照镇政府购买的价格供应给高素质人才购买。 (黄圃镇党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