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1〕第119期(总第898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23日

三角镇“四个到位”有效推进
保障性住房建设 

    近年来,三角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决策部署,做到领导、规划、资金、政策等“四个到位”,有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现已全部完成今年市下达的358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一、领导到位,强化住房保障工作的组织基础
    今年初,本镇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城建、民政、财政的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住房保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住房保障工作,成员分别由监察室、经贸办、规划建设办、社会事务办、国土分局、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住房保障建设的日常工作,建立由镇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
    二、规划到位,提供住房保障工作的科学依据
    一是做好摸底调查统计工作。由社会事务办协调各部门开展镇内居民住房情况调查,掌握辖区居民住房保障需求;由规划建设办、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集体宿舍和公寓进行统计,掌握公共租赁住房及员工集体宿舍、公寓的具体数据,为落实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依据。二是加强与市住房保障部门的沟通。镇领导小组多次主动与市住建局房委办沟通,及时、准确掌握相关政策,住房保障各项指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推进相关工作。三是做好保障性住房用地储备和规划。根据国家政策,把在工业园区内配建公租房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作为主要方式,在高平工业区规划面积250亩兴建村级物业厂房宿舍。
    三、资金到位,确保住房保障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是优先安排财政预算,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自2004年以来开展了四期低保家庭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为269户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进行重建,6户低保家庭进行房屋修缮,重建面积约1.4万平方米。投入200多万元为52户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进行危房改造,重建面积近3000平方米。今年又把23套农村低保危房改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优先安排100多万元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准时到位。严格按程序审核危房改造对象的资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村和村民小组的公示栏中做好三榜公示。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投资兴建公租房。在2004年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分别于高平、金鲤、独岗山路段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公租房,配套解决厂企员工住宿问题。建成高平工业区的“兴平苑”公寓约1.18万平方米263套、独岗山路段的“兴盈苑”公寓8000多平方米198套、金鲤工业区的“兴鲤苑”公寓8000多平方米219套。三个屋苑680套公租房于2005年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以7-9元/m2的租金整体出租给工业园区的厂企,有效解决企业员工住房问题。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兴建村级物业。投资7200万元在高平工业区兴建村级物业厂房宿舍一期工程,该工程共有集体宿舍200套,以8.5元/m2的租金、每5年递增8%的价格出租给附近厂企员工,并对承租者采用集中管理,配套有集中饭堂、商场等生活娱乐设施。该厂房宿舍于年初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的租金收入归三角、东南、光明、沙栏等4条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在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同时解决员工住宿问题,达到双赢效果。今年投入3300万元在高平工业区兴建村级物业厂房宿舍二期工程,占地面积25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套房267间,并设有客服中心为承租的厂商及入住的员工提供各种服务,配有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预计项目于今年底前完工。
    四、政策到位,营造住房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兴建公租房。加强对市廉租房及公租房的建设和租赁办理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如民森集团员工宿舍合共36幢,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分为高级员工宿舍、管理人员宿舍、普通员工宿舍三种。宿舍属民森集团提供给员工的住房保障,不进行销售。民森集团还规划建设嘉怡华庭,总规划占地面积近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目前已建面积约9.3万平方米,共916套,主要销售对象为在民森集团工作的员工。爱科公司目前已建成60套共1万平方米公寓,免费供给园内企业的员工,以高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较多。中山市生活印相家具有限公司建设宿舍楼171套共8000多平方米。二是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建设管理标准。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使尽可能多的低收入阶层尽早解决住房困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三角镇坚持面积小、功能齐全的原则,按照廉租房、公租房、农村低保危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严格按照城镇规划实施建设,并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设立投诉电话,确保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三角镇党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