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我市高考在高位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年我市共有14244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专科以上上线人数达到12244人,上线率达85.96%,是我市连续第6年送万人上大学。四大亮点:一是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达1537人(含国外大学及港澳生联考),文理科重点本科上线率为10.58%,比省高出3.2个百分点。二是本科以上上线人数首次突破7000人大关,达7304人,比去年增加了765人,上线率达51%,过半考生达到本科线,是我市高考的最大亮点。其中,文理科本科上线率为55.85%,比省高出14.65个百分点。三是“集团军”优势突出,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市华侨中学、市实验高中本科上线人数分别达到1374人、1297人、1048人、930人。四是镇区各普通高中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如龙山中学上线人数首次突破600人关口,达到634人,增幅为24.56%。与此同时,我市免试保送生人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今年向高校输送免试保送生、单考单招考生及高水平运动员达82人。高职类考生上线人数也达到855人。 (市教育局办公室)
[情况反映]
市环保局加强水环境整治推动“岐江夜游”工作。一是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开展全面排查整治重点污染行业、危险行业手续不全专项行动,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危险废物排查,同时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定期监测,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杜绝偷排污染物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内河涌水质监测。根据《中山市水功能区划分》,对南区内河涌进行一年两次的定点监测考核,考核内河涌为马恒河、北台涌。根据2010年据市环境监测站对南区的水质监测报告,两条河涌合计考核项目总数为48个,考核断面达标项目为45个,水质达标率为93.75%。马恒河、北台涌水质有所改善,逐步实现全面达到水质控制标准。三是加强北台涌的水环境考核。市政府于2003年与全市24个镇区签订了《水环境责任书》,明确了2010年之前全市各镇区要完成的水环境整治目标,北台涌被列为全市39条内河涌考核指标之一。该局积极按照加强企业巡查频次,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的“三加强”原则,对岐江河沿岸企业进行整治,确保实现“岐江夜游”目标。 (市环保局办公室)
[镇区动态]
火炬区创新工作思路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一是高标准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了90多万元启动开发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打造集日常办公、人口管理、资产管理、居务公开、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事务管理平台。出台《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办法》,举办培训班对全区社区干部操作进行逐一考核。每年开展至少两次的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该系统提高了社区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户口变动、补助发放、信息公开和咨询等各类群众服务更加方便。二是高要求抓好社区民主自治。全面使用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八本簿”,包括会议记录簿、一事一议记录簿、工作日志簿、大事记录簿、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活动记录簿、民主理财小组活动记录簿、公章使用登记簿、合同管理登记簿。簿与簿之间要求内容可相互查证,于五天内录入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堵塞社区事务管理漏洞。三是高投入引导社区居民树立良好风气。每年安排7000万元开展“四好居民”(拥政爱党好、遵纪守法好、爱护环境好、就业创业好)评比,对符合条件的“四好居民”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奖励金。对具有参与赌博、吸毒、偷盗抢劫等16 种违法违规行为之一的参评对象实行“一票否决”,并视情节轻重相应取消其本人及家庭全部成员季度或年度“四好居民”参评资格。获评的“四好居民”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火炬区管委会办公室)
东升镇四措并举强化非税收入征管。2008年以来全镇非税收入12.1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67.48%。一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收费项目,明确各执收单位应收尽收、应罚则罚责任,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对非税收入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由财政统筹安排使用,实现收支脱钩,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二是统一公益性资产经营管理,扩充财源。将公共资源经营统一纳入政府资源管理范畴,开拓特许经营权有偿转让,提高公益性资产经营收入。2008年将2所镇属医院纳入管理范围,至今使财政增收3.35亿元,占非税收入27.52%。三是完善收缴制度。完善“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征管”的信息化征收管理程序,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市财政。四是做强做大土地储备,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坚持土地招标挂牌拍卖制度。2008年以来,土地出让金收入3.92亿元,占非税收入32.17%。 (东升镇党政办)
西区实施“五联系”制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西区在“四联系”(联系企业、社区、学校、困难户)制度基础上,将联系重点项目纳入其中,每位党工委成员联系1-2个重点项目,形成“五联系”制度。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开展调研,积极跟进,对每个重点项目做到贴身贴心服务。二是互相配合协调推进。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每月就重点项目召开部门协调会,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建设合力。三是加强责任考核。各重点项目由联系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进度计划表,明确时间节点,按计划逐步推进,并根据进度完成情况进行奖罚。四是加强督办。每月25日召开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会,汇报上月工作情况,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并对每次会议提出的问题或交办的任务进行督办。各联系组根据本组任务开展工作,在下次会议上汇报进展情况,从而推动了项目建设工作的落实。在“五联系”制度的推动下,多个重点项目建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目前,西区有重点项目23项,其中已投入运营2项、二次招商2项、在建7项、拟建8项、前期准备项目4项。19项已建成、在建和拟建项目的总投资额约300亿元,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西区党政办)
三角镇“四个加强”促进央企签约项目落地。年初该镇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区邮件交换中心签约合作,为推进该项目落地建设,该镇积极做好“四个加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央企服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相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配套服务。配齐配强与央企对接合作工作的人员力量,组织好项目前置审批资料,协助项目单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相应税收优惠措施的政策指导、人才引进等工作。三是加强政策扶持。该央企项目总面积143亩,其建设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落实用地指标、优先预审报批。四是加强沟通协调。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具体问题,定期梳理有关政策落实、设施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进度跟踪到位。目前,该央企项目一期投资约1.5亿元,完成主体建设1.02万平方米,后续配套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8月份投入运营。 (三角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