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以招商引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东区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引进了世界500强之一的希尔顿酒店集团、平安银行、招商证券、嘉禾影院等一批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以招商引资促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目前,全区在建及规划建设的商业及写字楼项目达20多个,总投资超100亿元,建筑面积150多万平方米。1-4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5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8.6%;国地两税收入11.12亿元,增长22%,其中第三产业税收9.81亿元,增长37%。
一、营造良好氛围,集中精力抓招商
东区历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区党工委定期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自挂帅,区党工委成员分工联系重点项目,区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区党政主要领导注重国内外资本流动趋势的研究,深入分析其投资动向,并亲自带头挖信息、找资源、跑项目,充分利用联络关系,多渠道开展招商活动,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继今年3月平安银行进驻中环广场后,华润银行也计划于近期签约落户中山国际金融中心;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希尔顿酒店正式签约进驻中山利和广场。宝马、奥迪、富豪等一批高档品牌的汽车销售4S店相继落户东区,形成长江路汽车销售聚集区。
二、完善投资载体,加强宣传推招商
一是拓展招商平台。围绕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引导和扶持中心商务区内的几大重点项目和商业楼宇,鼓励企业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力争吸引一批有影响、有带动力的企业入驻。目前,东区以中心商务区为平台,筛选出中山国际金融中心、盛景尚峰金融商务中心等12个重点服务业项目进行推介。12个项目的总投资额近71亿元,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
二是抓好“三旧”改造。实施“精二进三”战略,注重利用“三旧”资源吸引商业项目入驻,提高招商引资效率。现已完成 “三旧”改造重点项目2个(盛景尚峰一期、汇智中介服务产业园),筹备建设的项目3个(盛景尚峰二期、金融投资大厦、万邦地块)。
三是突出宣传推介。积极参与各类节会招商活动,以上门邀请、发送邀请函、电话邀请、委托邀请等方式,先后向重点企业和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发出邀请函300余份,努力寻找、对接适合的投资项目。精心制作了“3.28”招商电视宣传片,加强媒体合作,提高中心商务区知名度。在今年“3.28”等招商活动中,共引进外贸投资项目2个,投资总额3680万美元;引进境内市外项目2个,投资总额2.7亿元。借助《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山日报》大力宣传,介绍东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综合优势,推介中山国际金融中心、盛景尚峰、远洋城商业综合体、宏宇大厦、大东裕、顺景大厦等多个重大项目。在政府网络信息平台开辟专栏,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报道招商工作动态。
四是突出招大引强。重点围绕一批有影响力、有实力的知名目标客商,以大项目扩大引资总量。在引进外资方面,与远洋地产有限公司和金汇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总额为2396万美元和1284万美元的增资合同。继雅居乐、新鸿基、远洋城、万科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房地产企业落户后,总投资7亿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越秀地产星汇金谷商业地产项目也签约进驻,进一步巩固了东区房地产业的优势地位。
三、健全服务机制,优化环境促招商
一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协助企业申请国家、省、市产业资金扶持,仅去年就申请各类资金近4000万元,提高了企业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出台《东区经济工作奖励暂行办法》,每年设立800万元服务业专项资金,对重点企业进行扶持奖励。聘请专家策划、包装招商项目,将15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纳入市发改局数据库管理。
二是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建立了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制、项目回访制和分管领导负责制。区领导经常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对一些重点、难点工作,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解决,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对重点项目实施进度月报制度,对重点企业定期回访,积极主动为投资商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三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帮助企业延伸产业链,特别是为龙头企业配套完善上下游企业,形成“榕树”效应,以此留住现有企业和吸引新企业。注重优秀人才引进,对引进的高端企业管理人才,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照顾。近年来,共组织金融座谈会、银企联谊会、企业家茶话会、项目协调会10多次,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一些客商表示,将用自己在东区的成功经验和人脉关系 “增资扩股”、“以外引外”,介绍动员更多、更具实力的企业前来投资创业。 (东区党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