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个十件大事 建设幸福和美沙溪
(沙溪镇)
沙溪镇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紧紧结合沙溪实际,调整完善工作思路,以民生幸福倒逼转型升级,以经济发展推动幸福和美,着力抓好事关全局的“十件经济要事、十件民生实事和十件城建大事”,努力实现幸福和美沙溪。
一、着力做好十件经济要事,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一)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引导支持服装企业发展总部经济,以鳄鱼恤、霞湖世家、柏仙多格华南地区总部等企业为重点,建成拥有设计产品、制订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工艺、检验产品质量和统筹市场营销,以经营品牌为主、生产分包的新型服装企业总部,使传统产业率先向总部经济的方向发展,发挥总部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服装行业旗舰企业,以霞湖世家、金鹰皇等为重点,扶持企业增资扩产。2011至2012年,服装产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争取1家企业实现资本上市,成为全镇休闲服装的领军企业;2013至2015年,沙溪服装业总产值突破250个亿,有3-5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上市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86家以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强做精红木家具市场、龙瑞小商品市场等专业市场。举办红木家具市场高峰论坛和精品家具展销会等活动,提升精品红木家具的知名度。用1到2年时间将沙溪红木家具市场打造成全国面积最大、交易量最高的精品红木家具专业市场。继续深度开发沙溪一天工业文化游;全力推进服务业招商,引进大型商业项目,依托其龙头带动作用,打造新的商贸业中心,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
(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跟踪落实好热电联产、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一批上下游企业跟进配套,以点带面,形成新的产业群。总投资3亿元的永磁悬浮垂直轴4KW 风力发电机生产项目,装机总容量达到8000KW,风力发电机年产辆达2000台(套)。大力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今年成功引进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项目,增资扩产项目总投资达3亿元。
(三)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深入推进“三旧”改造,规划1000亩,建设隆盛工业园区,突出抓好“现代产业100强”和“三个一百”战略的细化实施,强化新兴产业的引擎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园区品牌。按照园区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基础设施开发与产业功能配套相结合,提高隆盛工业园区硬件设施标准和水平,增强项目承载力,使隆盛工业园区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集聚基地。完善隆兴工业园综合配套发展服务能力,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技术落后甚至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和劳资纠纷多的企业,采取综合措施促其转型升级或异地转移。
(四)创新服务企业机制。安排1000万元作为技改专项扶持资金,推动企业应用CAD、CAM 技术,引进自动裁床等先进生产设备与技术。到2012年,将再引进先进设备4000台(套);到2015年,服装产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补贴向企业推广应用GST 系统,借助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有效融合提高生产效率,2年内实现应用企业100家,5 年内要突破300家,直接减少20%至30%的用工数量,服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五)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对建立市(省、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给予奖励,争取霞湖世家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休闲服装工程研发中心申报省级工程研发中心。2年内建设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发中心,新认定市级技术中心或工程研发中心5到8家。扶持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申报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成为休闲服装中小企业提供产业信息、技术咨询、检测认证、市场推广、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
(六)提升品牌工程建设水平。培育服装品牌营销平台,利用兴工路现有的恒茂、埃古、霞湖世家、奇尔斯丹等品牌的集聚优势,引入如三番、柏仙多格、圣玛田、东方儿女等本地品牌及国内外其它品牌,整合资源建设服装品牌一条街,并逐步将其打造成购物休闲旅游文化一条街。培育沙溪服装品牌,今年再创1个中国名牌或国家驰名商标,3-5个省名牌名标,经营服装自主品牌的产值占服装业产值比重增加至35%。
(七)提升人才开发和市场平台建设水平。利用优惠政策吸纳国内外高端人才,通畅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条件。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借鉴国内批发市场网站的营销模式,引导服装企业扩展电子商务,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扶持3至5 家有潜质的服装企业,走B2B、B2C 等电子商务模式,用2到3年时间进入电子商务的一级梯队,到2015年实现上市融资扩大市场份额。鼓励支持年轻一代通过网店营销服装,促进创业。
(八)建设“中国•沙溪创意设计园”。利用沙溪镇理工学校旁60余亩旧厂房区,将中国纺织科学院、设计类高校、理工学校、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设计师协会、知名品牌企业、设计师、中职和高校师生结合在一起,打造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检测、贸易旅游、人才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升级的推进器和孵化器。
(九)做特做强现代农业。安排200万元财政奖励性资金,鼓励本地农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支持云汉村搞好花木基地二期规划建设和招商工作;扶持圣狮村引进总投资7亿美元、占地3600亩的生态葡萄园建设项目;整合规划龙山村、云汉村、龙头环村的农用地2000亩,规划建设现代标准农田,争取获得省专项支农资金。继续抓好港园村永昌围3000亩无公害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象角村800亩水生蔬菜基地建设。
(十)办好第十一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做好相关筹备工作,继续保持服博会的权威性、独特性、时尚性、商贸性、开创性等五大特性。发挥服博会的展示展览、招商合作、宣传推广的平台作用,引进一批新项目、创出一批新品牌、发展一批新客户。
二、着力做好十件民生实事,提升人民幸福水平
一是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今年将确保提供80套廉租房、100套经济适用房,解决贫困家庭住房问题。二是实施“乐业沙溪”行动计划。重点抓好“农民工专项”、“技能提升”及“自主创业”三项培训工作,着力扶持开展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的培训再就业项目。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基地,建立“培训、就业、企业发展”互促共进的结合发展模式。三是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逐步提高群众养老待遇,实现城乡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补贴制度,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与物价联动机制,提高农村低保水平,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众生活。继续做好“12•8”慈善筹款活动。四是卫生安康工程。合理配置村(社区)卫生资源,加强村级卫生服务站建设,完善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五是启动名镇建设工程。以名镇名村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镇村城市化水平,建设幸福和美家园。名镇建设以隆都文化为主题,突出生态、文化、产业三大特色,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调研,科学制订创建标准和方案。六是大力发展文体事业。进一步完善“一园两馆”:即沙溪公园、沙溪体育馆、沙溪文化展览馆配套设施,利用三大平台广泛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大力培育新沙溪人精神,塑造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沙溪新形象。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设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七是全面构建平安沙溪。充分发挥二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平台作用;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二期工程,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加强公共安全防控,完善“一格多元”网格化管理体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八是深化教育品牌建设。今年推动沙溪理工及龙山中学创建全国示范性学校,扩建溪角中学。继续推动中小学、幼儿园上等级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化、特色化发展。九是全面整治交通秩序。大力整顿交通秩序,取缔非法营运。倡导文明出行,投入500万元,推进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全面建设平安幸福沙溪。十是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引导和鼓励村组发展优质物业和产业经营项目,引进花卉种植业等高效益农业产业,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三、着力做好十件城建大事,完善城市功能环境
一是启动“绿道”建设工程。以绿道建设为重点全面拉开今年绿化工作,加强城镇绿地建设,丰富城城绿量,计划投入2000万元开展绿道建设,绿道拟从西区至康桥活力城、隆兴路、南外环延伸线延伸至凤凰山。二是绿化景观示范工程。实施好绿化景观改造、花卉布置工作,以隆兴路、沙溪大道、沙溪公园等重点绿化景观示范工程为突破口,全方位提升绿化美化水平。三是道路亮化工程。加速镇容环境提升行动,投入200万元,全面改造全镇道路亮化工程。四是启动名村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确定以“元亨里”村为名村示范点建设,着重加强规划编制、环境综合整治、特色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生态型文明乡村。五是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推进治污减排工作,投入2700万元,全面完成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六是排涝改造工程。全面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2011年将重点开展东南片区(敦陶-金逸豪庭段)排涝改造,缓解该片区水浸街现象。七是重点道路建设工程。计划投入1.3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隆盛路、滨河南路、汉基路二期、汉基花园东侧路工程,打造畅通沙溪。八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投入500万元兴建全镇大型垃圾转运站。落实环卫全覆盖式管理,对主干道、重点片区、重点地段和重要场所实现24小时不间断清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开展户外广告和招牌专项整治,充实查违力量,确保违建“零增量”。九是溪角中学扩建工程。巩固广东省教育镇成果,投资2800万元,实施溪角中学扩建工程,并确保今年6月底前交付使用。十是开展消防大队营房建设工程。投入2500万元,建设四层总面积达5300平方米的消防大队营房,提升全镇消防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