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1〕第46期(总第825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02日

坚持“二十八字“工作方针
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阜沙
(阜沙镇)

    市“两会”会召开后,阜沙镇迅速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业升级、三产跨越、农业增效、财政增收、民生改善、党建创新、社会稳定”的二十八字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和调整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思路,号召全镇人民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阜沙。
一、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和集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促进工业升级。强化工业支撑作用,重点做强做大淋浴房和精细化工特色产业,提高区域品牌知名度;加快电子电器、五金塑料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逐步完善现有产业链,抢占价值链的高端。促进企业上规模提档次,培育更多的强优企业。
一是着力加快三大基地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积极将淋浴房产业基地申报为省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引入2个投资超3亿元、1 个投资超5亿元的淋浴房项目。加快土地征收和办证,促进现有20余个淋浴房项目尽快上马,产生效益。优化园区环境,计划年内完成园区内4公里路网市政建设。全面完成淋浴房配件仓储中心的招商工作,力争三五年内将基地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淋浴房产供销平台。发挥国家火炬计划对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利用好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一期用地800多亩,进一步扩大以“榄菊”、“雅黛”、“丽莎”等企业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做好阜沙(石岐区)产业集聚升级示范基地规划工作,配合做好市纵四路规划设计,搭好招商选资平台。
二是着力实施“三个20家企业”战略,做大经济发展总量。要求新引进项目的投入强度达每亩200万元以上、产出每亩400万元以上、税收每亩13万元以上。年内重点引进20家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推进20家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动工投产、20家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新投产企业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新动工企业达40万平方米以上。扶持东菱威力、榄菊2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继续帮助企业参与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工程,拓展内销市场。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难题,力争年内有1家企业上市。
三是着力“引资引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产能落后企业,整合引进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优质企业。今年以来,已引入香港上市公司华宝国际控股集团注资中山市中邦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食品添加剂,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今年投资3000万美元,预计投产后第一年税收超4000万元。继续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组织企业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帮扶东菱威力、榄菊、兴达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及一部分具有科技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申报专利,争取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四是着力做好土地文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大土地整合、征地、收地和储备力度,进一步破解资金、土地指标等要素制约。年内新征用地1000亩,完善已征地办理土地使用证的各项工作,安排专人跟进去年异地调整的3000亩农转用指标的审批工作。加快土地招拍挂,做到应拍尽拍。出台了《阜沙镇促进企业加快开发厂区内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对按规划和土地出让合同规定在厂区内闲置土地动工建设的企业,100%减免村镇设施配套费用(镇留成部分),此项工作预计促使约10家企业增加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产出超10亿元。
(二)促进农业增效。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年内计划高标准整治鱼塘2000亩,提高土地地值,引导农民出让土地获得股份收入。继续推进主干农路“硬底化”和村路改造,构建直通田头的高标准农田路网。年内建成10公里“硬底化”主干农路、农桥10座,开通生产作业区内农路5公里。计划投入2350万元,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完善绿道建设,将阜沙涌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的休闲长廊。
二是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年内计划建立无公害水产生产基地3个,面积约10000亩,品种以南美白对虾、四大家鱼为主;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个,面积约6000亩,品种以渔业、粮食、花卉为主。探索以现代化水利园区为载体整合三产资源,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引入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今年3月新引入的大进水产品深加工公司,年销售超亿元,产量超1万吨。
(三)促进三产跨越。全面开展酒店业、房地产业、物流业和专业市场建设。重点抓好金属材料专业市场、废旧品专业市场、汽车客运站、阜沙国贸酒店装修和商住配套项目、工业园区上南市场、淋浴房配件一条街、天盛花园三期、阜丰豪庭二期、六号地商住小区、华富商住小区等十大工程项目的动工建设,确保金属材料专业市场、废旧品专业市场、汽车客运站年内投入使用。将阜沙国贸广场打造成为阜沙新的商业中心,促进现代商贸业和高端房产业实现新的飞跃。加快“三旧”改造,对阜港东路工业片区厂企实行有序搬迁改造,重点改造好川婷工厂物业、兴达旧厂、阜沙酒店、旧市场等项目建设,促进三产有较大提升。目前已落实兴达旧厂将被改造成商务酒店,项目投资总额1065万美元。
二、大力开展“加快建设年”活动,提高城建工作水平
将2011年定为“加快建设年”,要求镇相关部门加强科学规划和基础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功能品位和承载力。一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合理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覆盖率;编制阜沙涌桥至鸭雀尾水闸沿河景观规划,打造有水乡特色的沿河观赏景观;推进交通专项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的编制;完善绿道建设相关配套设施,配合做好市纵四线的规划工作。二是加强交通路网建设。全面完成东阜公路、阜港公路改造建设;加快新旧城区道路连接,将城区主要路段全部铺设沥青,完善园林绿化,做好东海路的道路连接。三是加强中心城区建设。打通31米路到中心小学旧路,扩大镇中心城区,优化功能布局。完善浮虚山公园的休闲广场、亭台楼阁等各项硬件设施配套。四是加强城市管理。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年内完成二期管网建设并投入使用。大力整治无照流动经营、占道经营以及违章搭建等违法行为,积极探索市政环卫管理改革工作,维护良好的镇容镇貌。
三、用好市一级财政政策,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按照“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保稳定”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加强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财政资金,重点投向社会公共事业、道路市政基础设施、淋浴房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土地基金预算执行力度,控制部门经费和常规性专项支出,避免刚性支出增长过快。制定和完善财政资金分配及使用管理办法,促进资金分配公平公正和使用合法合规。加强全镇资产管理,盘活镇属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四、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加强学校行政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四名工程”,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初中教学质量评价进入全市的先进行列。加强阜沙医院软硬件建设,创建综合二级甲等医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促进创业就业。办好上南农民工作坊示范点,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入坊作业。配合淋浴房基地建设,培育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创业贷款支持力度,帮助有创业意愿的阜沙人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加快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工作,争取两年内将全镇农民基本纳入社会保险体系。扎实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优抚救助等工作,保障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加大人口和计生工作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层级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和执法水平。实现常住人口双查达98%以上,流动人口双查90%以上,确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做好全镇公共文化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布局,发挥图书分馆、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挖掘和宣扬浮虚山的历史文化,广泛开展“百歌颂中华”等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每个村居至少有一支有影响力、有特色的品牌队伍。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配合做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
五、加强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提高平安建设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严防群死群伤安全事故发生。健全治安防控网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充分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完善维稳工作站建设,畅通合理诉求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认真落实信访包案制,变上访为下访,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完善各类突发性和群体事件的应急机制,增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把好项目审批关,加大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科学执政水平
抓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健全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落实政务公开以及村务公开制度,抓好招投标工作的监督检查,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坚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做好2011年镇、村两级换届选举工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的作用。
抓执行力建设。不断完善《阜沙镇政府机关管理制度》,加强督查督办,对重点工作实行“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并实行问责和通报制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办文办会水平,打造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干事型、效能型、廉洁型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弘扬干事创业的“锐气”、克服困难的“勇气”、开拓创新的“朝气”和互相支持的“和气”,“四气”合一,一鼓作气,推动阜沙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发:市委常委,市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副市长,市委、
市政府正、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办、人大办、
政协办,各镇区,市属各单位。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   2011年4月2日印
(共印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