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1〕第31期(总第810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11日

站在新起点 把握新机遇 谋划新飞跃
(南朗镇)

    2月28日,南朗镇党政班子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市人大、政协“两会”精神。镇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认为,本次市“两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定了我市“十二五”时期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以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描绘了一幅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壮丽蓝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中山新一轮大发展的新思维、新坐标和新举措,对进一步建设好伟人故里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具体落到南朗镇的重点工作任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在新阶段对南朗建设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和新期待。特别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积极争取省与国家支持,整合孙中山故里和东部沿海区域资源,与大型央企合作,规划建设新的战略平台——翠亨新区,目标是打造成为转型升级先导区、民生福祉示范区、社会建设试验区,南朗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镇领导班子明确提出,全镇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迅速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南朗”为核心,以推进“三城”、三产、“三农”建设的“三个三”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强镇富民、名镇名村战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努力实现“保八争七”(国地税收总量在全市的排位)目标,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幸福和美的伟人故里建设新成就,迎接建党90周年。具体要做到四个“进一步”:
    一、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南朗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五年。2010年,全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0.2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工业总产值190.5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国地两税收入11.26亿元,比2005年增长3.9倍,总量排全市第八位(而当年是全市倒数第七的“七个小矮人”之一);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5亿元,比2005年增长5.5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773元,比2005年翻一番,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今年以来,全镇经济继续延续过去几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初步实现“开门红”:1—2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8.66亿元,比增30.5%;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增长31.1%;国地两税2.61亿元,增长18.8%。
    镇领导班子分析认为,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南朗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展示出喜人的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但必须看到,全市各镇区都在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竞争更是激烈,在当前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格局中,不进则退、慢进也等于退。从发展基础、民生需要来看,南朗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由此夯实建设幸福和美家园的经济基础;从发展资源、比较优势来看,南朗确实还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必须乘势而上,加倍努力,确保“十二五”期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保持增速居于全市前列。基于“跳起来摘苹果”的工作要求,镇领导班子拟定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15%,争取达到18%;国地税收总量在全市的排位“保八争七”。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至目前止,南朗今年 “3•28”招商再创历史新高,已引入签约项目34宗,合同引资额82.96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4宗,投资总额7300万美元;内资项目30宗,投资总额78.1亿元人民币,已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今年将按照“高端、高新、高效”的理念,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主攻央企和重点民企、外企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
    二是狠抓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二三一产业协调发展,内源与外源经济并举,“双提升”与“双转移”并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工业方面,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上规模、上市,加强科技创新,争创品牌优势、管理优势、创新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或者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项目,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就地转型升级。“三产”方面,紧紧把握纪念辛亥百年的难得机遇,配合市委、市政府推进孙中山故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翠亨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二期、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陈氏宗祠内部展示、左步历史文化名村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轻轨站商贸物流区、崖口和横门特色海鲜饮食街、“东都明珠”商业圈等项目发展,打造旅游专业特色镇(包括以孙中山文化为龙头的历史文化游,以孙中山故居和市光荣院为主体的红色教育游,以品尝特色海鲜美食和观赏伶仃洋及红树林湿地公园为主的休闲观光美食游,以崖口村集益公园庙宇群和大车村石仔庙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游,以云梯山、蒂峰山、红树林为主的康体生态游,以品尝南朗特色水果为主的农获体验游)。农业方面,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新技术、耕作新方法、优良新品种,着力推进青蟹沙虾养殖、生蚝养殖、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优质水稻种植、冬种马铃薯、优质水果、花卉种植等七大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南朗滨海新城特色的“蓝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品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三是狠抓任务引领。明确今年“六个十”的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重点助推10个企业就地转型升级,重点支持10家内资企业做强做大,重点引进10个优质项目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10个项目动工建设,促进10个项目建成投产,扶持10个项目科技创新。借此实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推动当前增长,培育未来持续增长动力。
    二、把握市规划建设战略发展新平台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三城”平台建设
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了规划建设战略发展新平台的构想,这是事关中山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南朗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近年来,南朗镇按照“筑平台、塑环境、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增后劲”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包括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翠亨温泉旅游度假城和朗城在内的“三城”建设,以此作为南朗镇调结构促转变、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平台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取得初步成效。镇领导班子提出,今后要以对接融入市战略发展新平台为核心,进一步加大“三城”推进力度,加快南朗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加快南朗健康生态滨海新城建设。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是省市共建的广东省新十项工程重点项目,规划产业用地1万亩,首期开发建设3500亩,已投入4亿多元进行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签约落户项目30个,包括完美(中国)、南京医药、天润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意向投资金额达60亿元;已投入建设项目5个,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今年将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向下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向外加强与客户联系沟通落实项目上马,向内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全力促进签约项目动工建设,力争今年有10个项目动工兴建。
    翠亨温泉旅游度假城规划用地4000亩,总投资35亿元。到去年底为止,发展商已投入6.3亿元,开展了用地填土及锦绣海湾18.6万平方米商住区建设。今年发展商计划投资6亿元,启动五星级温泉酒店、水上俱乐部建设,力争2013年开始接待游客,“十二五”期末成为我镇乃至中山市、珠三角重要休闲旅游基地。
    朗城是南朗镇致力打造的新城市中心,是未来南朗经济、政治、文化、现代服务业和人居的重要平台。规划面积12000亩,首期建设面积3500亩,目前已有1500亩在填土和平整中,二期用地正在开展征地工作。今年将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一期的填土,开展路网、给排水和供电设施工程及招商引资工作,为力争“十二五”期末形成新城市雏形打下基础。
    三、围绕辛亥百年纪念,进一步提升“大民生”水平
    纪念辛亥百年是今年的大事要事,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工作的重头戏之一。南朗作为孙中山故居所在镇区,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办好辛亥百年纪念活动责无旁贷、意义重大。镇领导班子提出,要在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好相关工作的同时,一手抓活动,营造氛围和声势,提升南朗作为伟人故里的形象;一手抓经济和民生,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民主革命的丰功伟绩。
    目前,镇领导班子已初步拟定南朗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方案,计划举办十大活动,主要包括:十项重点项目启动;“辛亥民族魂,百年中华情”音乐会;“翠亨学校”重建落成庆典;逸仙森林公园建设启动;“国际微笑行动”活动启动暨南朗医院扩建落成;孙中山与近代名人史迹径落成;“百年烟雨巷,伟人故里行”主题旅游项目启动;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海峡两岸艺术论坛暨百位名家书画联展”;“南朗历史文化丛书”首发式;“光辉的历程,永远的英雄”主题教育活动等。
    今年,南朗镇将以纪念辛亥百年为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改善翠亨片区交通与环境。实施逸翠路二期工程,推进翠福路工程建设,实施交通拥堵疏导工程(包括纪中停车场建设、翠亨村环路拓宽、纪中校道整治等)。全面整治孙中山故居周边环境。二是扩大优质学前教育惠及面。推进全镇公办幼儿园布局调整优化,试行南朗户籍幼儿学前教育补贴制度。三是推进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加快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完成陈氏宗祠内部展示工程。建设左步历史文化展馆。四是完成南朗医院扩建工程。五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修缮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费用报销限额。六是增强群众健康保障。实行南朗户籍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推行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七是鼓励扶持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落实就业创业奖励政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0人,就业培训1000人。扶持30个自主创业项目或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项目。八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启动中心二河河道整治及堤防建设,完成垭洲围加固、拌沙排洪渠竹仔林段、大车排洪渠整治。九是绿化美化城乡环境。推进黄道山中心公园建设,实施“一村一公园”工程。十是强化公共安全基础建设。在去年完成100个监控点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再建设123个监控点,使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全镇的主要道路、重点路段、治安复杂场所、人口密集场所及农村、社区。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及自动监控信号系统建设力度,按规划在主要路口、路段新设电子测速及交通信号灯,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落实市“两会”精神,关键在人,首要在党员干部。镇领导班子提出,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全镇党员干部的危机感、事业心和大局观,进一步提高执行力,为建设幸福和美南朗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是全力做好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着力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热情引导好、保护好,切实把村级班子选好配强,确保如期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健全和落实学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为民意识,自觉把为群众谋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肯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善于用群众相信和认可的方法开展工作,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是强化抓落实的制度建设。按照“凡有要求必有落实方案,凡有方案必有人力财力保障协调部署,凡有部署必有督办,凡有督办必有结果,凡有结果必有广而告之”的要求,完善督查督办和绩效考核机制,把年度各项指标量化到各村(居)、各部门,限时办结限时完成,由纪检监察部门、督办部门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把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奖勤、治庸、罚懒的依据,切实把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引导到想干事、干好事、干成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