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34022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中府办函〔2025〕68号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9日

民革中山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向新型投资领域蔓延渗透的建议》(提案第134022号)收悉。经综合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中山金融监管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的深切关注和宝贵建议。贵单位以案件数据为基底,揭示了非法集资犯罪已由传统“高息回报”诱饵向“原始股虚拟股、元宇宙虚拟货币、影视收益权”等新兴领域演进,所提出的“健全监测预警配套机制、提升非法集资专门监督管理处置水平、加强非法集资法治宣传引导、着力构建完善透明高效的社会信用体系”等建议详实具体,为我市进一步加强防范非法集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提供重要参考。

  一、关于健全完善监测预警配套机制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近年来,我市逐步构建起“监测预警+网格防控+源头治理”全链条防控体系,实现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一是开展线上监测预警。依托省地方金融风险防控中心定制“中山市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将地方金融组织、重点行业大型企业等纳入风险监测范围,对涉及辖内非法金融活动开展监测预警。同时,通过我市建立的中山政务大数据中心、12345平台可获取政务和投诉举报数据,对非法集资领域开展重点分析,定向研判。

  二是持续加强金融机构资金监测预警工作。我市金融监管部门强化科技赋能,建立非法集资可疑线索监测模型,持续提升日常预警监测工作效能。同时强化监管引领,组织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开展涉非风险排查,督促辖区银行落实非法金融活动预警监测机制,发挥监测预警前哨作用。

  三是强化线下线索挖掘。2023年我市率先在全省推动将非法集资事项纳入市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管理事项,形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组织防范体系,有效发挥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和基层群众自治作用,加强对非法集资行为的巡查发现、系统上报。印发《中山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办法》,用举报奖励的方式调动公众参与打击非法集资的积极性,同时将非法集资举报电话统一纳入中山市12345热线,发挥群众力量。

  二、关于提升非法集资专门监督管理处置水平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2025年,我市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沟通协作。

  一是我市2025年2月成立市级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在原市处非领导小组23个的基础上增至32个,涵盖金融监管、公安、市场监管、司法等多个部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镇街相应建立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层级各行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责任。

  二是协调推进处置化解。我市不断加强金融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公检法的联动协作,持续深入推进账户“资金链”精准治理,加强资金监测和异动分析,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等方面强化协同,研究分析新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趋势以及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依法依规分类分级处置金融风险,必要时组织金融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法检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检查、联合办案。重点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带头人,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加大罚金刑、财产刑的适用和执行力度,严厉制裁犯罪分子。

  三是严格登记注册和广告监测执法。我市严把金融准入关口,规范市场主体名称及经营范围登记,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非法市场主体从事非法集资。依托省传统媒体、互联网广告监测云平台对广播、电视、报纸、经营性网站、移动互联网开展金融服务类、商业招商投资类广告监测。规范金融广告发布行为,对全市各镇街主干道、主要商业中心区域户外广告开展巡查监测。强化辖区的户外广告、居民楼电梯广告、传单摸排,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加强监督检查,开展风险警示,打击非法金融广告。

  三、关于加强非法集资法治宣传引导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我市高度重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推动各部门、各镇街、金融机构加强重点宣传。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嘉宾实地参与到2025年全民金融素养提升活动当中,评价指导宣传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专题宣传。我市依托“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15”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9·15”金融教育宣传周等专题活动开展宣传,通过摆摊设点、张贴海报、有奖竞答和处非案例小课堂等形式,让“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的理念深入人心。每年6月,我市组织各相关部门、镇街、社区、协会、金融机构举办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月活动,掀起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热烈浪潮,专题活动将养老、文旅、投资等领域作为宣传重点,形式丰富且富有趣味、通俗易懂,宣传范围覆盖过百万人次。同时,我市创新性打造“中山市全民金融素养提升系列宣传活动”项目品牌,帮助群众识别非法金融产品,引导理性投资。

  二是扎实推进线下宣传。我市重点加强日常防非宣传,将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站、长者饭堂为固定宣传点,采用情景模拟、即时纠错、通俗剖析等接地气的办法专项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重点宣教。利用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官网、APP开设专栏,扩大影响范围,利用机构网点实现全覆盖宣传。我市法院、检察院采取说法普法、以案释法等方式,针对重点领域、易感群体,解析涉众金融犯罪案例类型,加大典型案件宣传力度,揭露“保本付息”等骗局,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全市近年来持续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中山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宣传解读,提高人民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逐步形成“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的社会共识。

  三是拓展线上宣传渠道。我市组织市属媒体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中山+、中山网等平台,定期刊播防范非法集资诈骗的专题报道和公益广告。在中山日报社旗下网络平台开设防范非法集资诈骗专栏,发布最新动态和警示信息。2025年以来,市属媒体累计发布防范集资诈骗报道200余篇,总阅读量超1600万次。

  四、关于着力构建完善透明高效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我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建立了监管和惩戒机制,严格做好市场主体诚信经营行为监管和信息采集,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措施。

  一是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我市采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双随机”监管创新方式,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分类结果,全量导入中山市商事监管平台双随机抽查系统,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时,实施差异化监管。规范做好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管理工作,对排查中发现市场主体登记与核准业务、地址等情况不一致的现象及时列入异常经营名单。

  二是夯实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我市实现政务服务网、公共资源交易网、市场监管、科技、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业务平台互通共享,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措施。依托信用联合奖惩应用系统,嵌入政务服务网、公共资源交易网等系统,实现审批事项“逢办必查”。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近4000个行政管理事项调用联合奖惩查询接口,开展联合奖惩核查超400万次。

  三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信用监管。如加强养老机构信用监管,结合《中山市养老服务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将“开展非法集资等违规违法金融活动”纳入机构不良行为III类信息,对于出现此类情况的机构予以纳入“D类”机构重点监管,并采取限制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支持、限制申请财政资金项目,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撤销相关荣誉等措施。

  下一步,全市将紧扣“管行业必须管风险”主线,持续深化风险排查、精准处置、宣传教育协同发力机制,推动行业监管、属地联动、公检法协同高效运转,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防同治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坚决守住群众“钱袋子”。同时,构建全民防非宣传格局,牢固树立“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非法集资损失自担”社会共识,不断压降存量风险、遏制增量风险,以高水平金融安全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单位对金融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