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064号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中府办函〔2025〕67号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9日

阮锦全先生: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非法集资诈骗防范工作建议》(建议第2025064号)收悉。经综合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中山金融监管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的深切关注和宝贵建议。您在建议中阐述了非法集资违法犯罪行为“高息诱惑+虚假宣传”等作案手法及其社会危害性,强调了对投资者特别是老年群体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的重要性,所提出的“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管执法、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加强社会协同治理”等建议详实具体,为我市进一步加强防范非法集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提供重要参考。  

  一、关于加强宣传教育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我市高度重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推动各部门、各镇街、金融机构加强重点宣传。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嘉宾实地参与到2025年全民金融素养提升活动当中,评价指导宣传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专题宣传。我市依托“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15”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9·15”金融教育宣传周等专题活动开展宣传,通过摆摊设点、张贴海报、有奖竞答和处非案例小课堂等形式,让“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的理念深入人心。每年6月,我市组织各相关部门、镇街、社区、协会、金融机构举办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月活动,掀起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热烈浪潮,专题活动将养老、文旅、投资等领域作为宣传重点,形式丰富且富有趣味、通俗易懂,宣传范围覆盖过百万人次。

  二是扎实推进线下宣传。我市重点加强日常防非宣传,将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站、长者饭堂为固定宣传点,采用情景模拟、即时纠错、通俗剖析等接地气的办法专项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重点宣教。利用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官网、APP开设专栏,扩大影响范围,利用机构网点实现全覆盖宣传。我市法院、检察院采取说法普法、以案释法等方式,针对重点领域、易感群体,解析涉众金融犯罪案例类型,加大典型案件宣传力度,揭露“保本付息”等骗局,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三是拓展线上宣传渠道。我市组织市属媒体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中山+、中山网等平台,定期刊播防范非法集资诈骗的专题报道和公益广告。在中山日报社旗下网络平台开设防范非法集资诈骗专栏,发布最新动态和警示信息。2025年以来,市属媒体累计发布防范集资诈骗报道200余篇,总阅读量超1600万次。

  二、关于强化监管执法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我市持续完善非法集资防范体系,筑牢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防线,加大各类风险苗头企业排查力度,对其经营资质和业务运作情况开展细致核验,确保尽早发现并稳妥化解潜在的非法集资隐患。对涉非法集资嫌疑行为依法从严整治,对涉非法集资案件全力查办,推进资金追缴和损失挽回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风险排查。组织全市各镇街开展解债类公司、投资类公司、虚拟货币、民间投融资机构等重点行业清理整治。紧盯养老、文旅等重点领域,指导各镇街、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加强扫楼清街、网格排查,特别是强化日常养老服务场所综合监管,消除风险隐患。

  二是严格登记注册和广告监测执法。我市严把金融准入关口,规范市场主体名称及经营范围登记,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非法市场主体从事非法集资。依托省传统媒体、互联网广告监测云平台对广播、电视、报纸、经营性网站、移动互联网开展金融服务类、商业招商投资类广告监测。规范金融广告发布行为,对全市各镇街主干道、主要商业中心区域户外广告开展巡查监测。强化辖区的户外广告、居民楼电梯广告、传单摸排,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加强监督检查,开展风险警示,打击非法金融广告。

  三是协调推进处置化解。我市不断加强金融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公检法的联动协作,持续深入推进账户“资金链”精准治理,加强资金分析和异动监测,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等方面强化协同,研究分析新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趋势以及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依法依规分类分级处置金融风险,必要时组织金融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法检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检查、联合办案。重点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带头人,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加大罚金刑、财产刑的适用和执行力度,严厉制裁犯罪分子。

  三、关于提高公众风险意识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我市采用专题系列教育活动等形式,解析当前聚焦重点领域虚拟货币、区块链、文化旅游、影视投资、解债服务等新兴领域案例作案手法,提升群众识别犯罪行为能力和自觉抵御金融风险意识。

  我市创新性打造“中山市全民金融素养提升系列宣传活动”项目品牌,该项目被市普法办评选为中山市“八五”普法创新创先工作项目。自2023年9月起至目前已开展了16场各具特色、紧贴民生的宣传活动,引导人民群众理性选择、正确使用金融产品,显著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技能。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针对重点领域、易感群体,解析涉众金融犯罪案例类型,揭露“保本付息”等骗局。全市近年来持续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中山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宣传解读,推动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破解冒险投资受损后过分维权的怪圈,消除投资损失政府兜底的错误认识,形成责任自担的风险意识,从而彻底铲除非法集资滋生土壤。

  四、关于加强社会协同治理的建议

  吸收采纳该建议。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强社会协同治理,发动群众、社区网格员参与到防范非法集资工作上来,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提升工作效能。

  我市印发《中山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办法》,用举报奖励的方式调动公众参与打击非法集资的积极性,同时将非法集资举报电话统一纳入中山市12345热线,方便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参与到非法集资线索挖掘上来。同时,重点强化行业自律,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各相应行业协会加强对会员单位的警示教育,积极防范举报非法集资行为。

  我市于2023年率先在全省推动非法集资事项纳入市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管理事项,形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防范非法集资网格化组织防范体系,有效发挥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和基层群众自治的作用,协助加强对非法集资行为的巡查发现、系统上报,实现常态化监管与网格化的无缝衔接。

  下一步,全市将紧扣“管行业必须管风险”主线,持续深化风险排查、精准处置、宣传教育协同发力机制,推动行业监管、属地联动、公检法协同高效运转,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防同治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坚决守住群众“钱袋子”。同时,构建全民防非宣传格局,牢固树立“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非法集资损失自担”社会共识,不断压降存量风险、遏制增量风险,以高水平金融安全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金融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