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未来我市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水过程(其中强降雨主要集中在12-13日),过程累积雨量200-300毫米,局部400-500毫米,最大时雨量6-80毫米。暴雨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市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做好防御暴雨诱发地质灾害工作的通知》,周密部署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协同应急管理部门和各镇街,迅速研究部署应对强降雨可能造成的山洪、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御举措,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做好防御部署。市自然资源局充分研判本次强降雨受前期降雨叠加影响,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重点研究做好地质灾害风险区内削坡建房、公路、水利、学校、油气管道、矿山、旅游景点等防御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准确报送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做到地质灾害险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积极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协同镇街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做好受威胁群众撤离避险工作。强化强降雨后撤离人员的管理,防止擅自返回,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损失。
提前防御,强化灾害隐患点排查整治。加强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巡查排查、临灾避险等工作,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人员作用,做好在册隐患点巡查排查与核查。加强对各网格化管理重点区域巡排查,及时上传现场巡排查结果。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按照《中山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在年内完成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任务。在暴雨期间,禁止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在雨中撤离地质灾害隐患点。
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开展地质灾害点隐患排查。
宣传教育,提升防灾减灾应变能力。深入宣传防治知识和紧急避灾措施,提醒市民群众要密切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强降水天气期间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远离山区、河道、涉水景区、城镇低洼易涝点和危旧建筑等危险区域。深入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危险区域的居民区开展入户宣传,详细讲解地质灾害防御知识和应急教育,要求居民保持高度警惕,熟悉转移避险路线,一旦发生险情果断转移,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