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
文号:中府办〔2022〕39号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7日

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反映。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27日


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

(2022-2025年)



目 录


一、序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空间构建创新:建成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1.打造覆盖城乡的香山文化新地标

  2.升级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3.创新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二)资源建设创新:构建一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保障体系

  4.打造中山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5.健全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资源体系

  6.挖掘整理活化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

  7.挖掘整理推广中山名人文化资源

  (三)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多样化

  8.以需求为牵引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9.融合创新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10.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消费融合发展

  11.繁荣群众文艺创作

  (四)技术赋能创新:建立智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2.建设中山市公共文化数据资源管理平台

  13.完善“中山文旅云”数字文化服务功能

  14.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

  15.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体系建设

  (五)品牌塑造创新: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16.擦亮“书香中山”品牌,建设全民阅读之城

  17.唱响“中国合唱之城”品牌,建设音乐之城

  18.铸就“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19.强化文旅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建设博爱文化之城

  (六)治理机制创新: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20.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公共文化治理根基

  21.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化发展

  22.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23.推进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治理改革创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保障经费投入

  (三)加强监督考核

  (四)落实人才保障

  (五)强化宣传推广

  (六)深化理论研究


  一、序言

  自2018年4月正式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中山市在体制机制改革、设施网络构建、服务效能提升、数字平台搭建和品牌活动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示范作用显著。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已基本形成,“1+2+2+N”共享文化空间建设模式、“三三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模式等多项工作举措在文旅部和广东省组织的工作推进会上推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实现市、镇街、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初步构筑起“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多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量大幅增长,连续3年获评“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特色鲜明,建成“中山文旅云”“你点我送”“文旅中山”有线电视文化专区等一批数字文化惠民平台,创新推出“爱阅有约”“中山市文化馆·云课堂”等多种数字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全面推进,打造了“中山合唱季”“书香中山”等90多个基层特色公共文化品牌,建成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示范区的创建成果,全面加强示范区后续管理,充分发挥中山市作为示范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中山市文化兴城五年计划(2021-2025年)》《中山市文化兴城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结合中山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将“文化兴城”重要工作部署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中山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殷切寄语的重要抓手,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推进中山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山文化兴城大文章,打造与“香山古韵、美丽中山”相适应的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党对公共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落实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着力提高文化参与度和创造力。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文化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向改革要效益,进一步探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路径,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问题。

  坚持系统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普惠均等、布局科学、特色彰显、示范带动效应强的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山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兴城五年计划,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全面提升中山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决策部署,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要求和“湾区枢纽、精品中山”的建设总目标,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推进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空间构建创新、资源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技术赋能创新、品牌塑造创新和治理机制创新,进一步建设高水准、高品位、高效能城乡一体发展的具有中山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与“香山古韵、美丽中山”相适应的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方面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更加均衡便捷。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机制取得新突破,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在城市重点发展区域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更广,辐射更强,共享型、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深度融入市民高品质生活圈。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加优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显著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更加多元。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更加成熟,来自基层群众的文化创造更加活跃,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更加健全。

  ——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更加便利。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数字化应用平台功能更加完善,数字化平台互联互通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文化云与智慧图书馆建设进展明显,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更加便捷、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的“中山模式”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更加精细清晰。

  三、主要任务

  (一)空间构建创新:建成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1.打造覆盖城乡的香山文化新地标

  响应中山文化兴城战略与城市空间整体规划,以“一城、一区、一馆”及“香山书房”等重点项目为牵引,打造香山文化新地标。推动“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围绕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做好“香山古城”保护活化顶层设计,统筹历史遗迹保护、历史文脉保存等方面,探索多种改造模式和路径,以工匠精神推进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打造“香山古城”核心区,把“香山古城”打造成一张立得住、叫得响、出得彩的城市文化名片。推进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及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改造提升。高标准建设香山名人馆,集中展示孙中山、郑观应、杨殷、马应彪、吕文成等香山名人的事迹。开展“香山书房”建设工作,纳入美丽中山建设的重要内容和2022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按照“一类主题图书、一项特色活动、一支运营团队、一处别样风景、一种特色融合”的要求建设不少于100家“香山书房”,彰显香山文化特色,优化提升阅读服务,打造公共阅读阵地新地标。

  2.升级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对外开放,推动市美术馆新馆、市科学馆、市规划馆、翠湾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的立项与建设,完成市文化馆空间改造项目,优化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和推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为抓手,对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加快补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短板。各镇街单独设置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宣传文化(体)服务中心,保障功能完备且服务正常开展。建成坦洲镇新图书馆、火炬开发区新文化艺术中心、石岐街道总部经济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镇街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完成南区街道文化中心改造工程。结合“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指标,打破行政分割,立足使用需求,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方式,优化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布局和配套建设,完善功能设施配备,实现基层文化设施均等化配置。将现代文明和美学理念融入文化设施的建筑设计,让基层文化设施更聚人脉接地气。鼓励基层探索建设镇(村)史馆、方志馆、农耕文化馆、家风家训馆等文化场馆,传承乡村文脉、弘扬传统美德。

  3.创新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中山共享型纵横结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高品质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社区、学校、公园绿地、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区等,持续创新打造“粤书吧”“粤文坊”—“香山书房”—“共享阅读空间”“共享文化馆”“共享艺术空间”—“图书馆之友”“文化馆之友”—“邻里文化家”“非遗小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公众提供公共阅读、艺术展览、艺术表演、艺术体验、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灵活利用旧城旧居改造、工业厂房再造、遗迹遗址保护、乡村文化振兴等项目,引导行业组织、实业企业、社会贤达等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着眼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乡村文化空间,不断完善乡村文化设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专栏1: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创新发展

  1.推动“一城一区一馆”重大项目建设:做好“香山古城”保护活化顶层设计,推进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打造“香山古城”核心区;高标准实施孙中山故居片区改造提升工程,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高水平建设香山名人馆,集中展示孙中山、郑观应、杨殷、吕文成等香山名人事迹,提升中山城市人文魅力。

  2.实施“香山书房”民生实事项目:立足中山特点,适应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建成不少于100家“香山书房”,以“五个一”打造覆盖城乡的高品质新型阅读空间样板:一类主题图书、一项特色活动、一支运营团队、一处别样风景、一种特色融合。

  3.推进“共享艺术空间”项目建设:与书法、美术、雕塑、舞蹈、摄影、电影、收藏等艺术门类以及生活美学方面拥有丰富活动资源、活动空间及人力资源的社会机构或企业组织深入合作,建设“共享艺术空间”,实现弘扬传统艺术、传播现代艺术、普及高雅艺术三结合。

  (二)资源建设创新:构建一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保障体系。

  4.打造中山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加强孙中山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华侨文化资源、商业文化资源以及盲文图书、少儿图书资源馆藏建设。探索统筹使用市镇街购书经费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图书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的试点工作。优化藏书结构,提高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精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的阅读需求。

  推进地方特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建设,提高数字阅读资源保障能力。挖掘整理香山地区文化遗产资源,稳步推进中山纪念图书馆馆藏香山古籍、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再造与影印出版工作。推动孙文西路、沙涌等重点区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记录保存与开放查询。加强红色文化、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等专题数字资源的自建与采购工作,进一步夯实全民阅读推广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基础。

  5.健全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资源体系

  加强全民艺术普及师资队伍与精品课程建设。建立由市文化馆和镇街分馆为主导,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文化志愿者队伍、文化能人、高校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联盟。遴选一批文化艺术名家、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全民艺术普及导师,完善导师评价与奖励制度。面向需求开设不同特色的线上线下课程,建设全民艺术普及“双师(线上名师+线下导师)”课程资源体系,每年提供30门以上“美丽人生·市民艺术课堂”线下全民艺术普及精品课程。

  丰富全民艺术普及数字资源。依托“中山文旅云”、中山文化馆公众号及官网搭建“中山市文化馆·云课堂”数字化全民艺术普及平台,接入国家公共文化云共享的全国优质培训资源,加强培训、讲座、展览、活动等优质资源的数字化录制与传播工作。研制形成全民艺术普及教学计划,制作不低于10类、200节的本地全民艺术普及慕课,提高满足“点单式”“订单式”培训需求的能力,建设数字化、体系化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超市”。采购一批优质全民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开展优秀艺术品牌节目的回溯建库工作,加强演出、展览、陈列、讲座、慕课等艺术普及线上资源建设。

  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向云端延伸。优化升级“中山市文化馆·云课堂”4K文化课堂主演播室,为各镇街分馆配备在线学习互动设施设备,优化“云课堂”在线直播平台功能,建立辅导老师线上线下与观众实时互动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坚持需求导向,建立在线课程查询、预订、评价机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精准优质的“云课堂”服务。探索利用传感网络、VR、AR等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艺术普及体验区。

  6.挖掘整理活化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与利用体系。以常态化保护和活态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重点,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借助空间展厅布局、专题讲座、艺术作品展览、非遗传承人艺术分享沙龙和艺术鉴赏活动等形式,推动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文化元素与景区景点设计开发推广相结合,与文化创意产品、地方特产开发相结合,与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百姓日常生活,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

  推动优秀传统民俗活动和民间技艺品牌化、系统化开发利用。组织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共同研究创作和排演,深入挖掘梳理粤剧、飘色、龙舟赛、菊花、醉龙文化等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资源,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民间艺术作品。通过强化编、导、演等艺术创作方式,推动咸水歌、木偶戏等优秀传统文化在舞台上重放异彩,成为文化和旅游交流推广、重要节庆活动、景区景点、各行各业演出展示中的重头戏。借助音乐、舞台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多样化保存和再现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加强数据采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

  7.挖掘整理推广中山名人文化资源

  丰富孙中山文化资源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创作一批孙中山文化资源的VR、动漫、微电影、有声图书以及其他主题文化创意产品等。建设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深化孙中山相关文化遗存的征集收藏、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在有效开发孙中山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利用好中山的文化IP,搜集整理中山文化名人所涉及的古籍、文献、图片、视频资料等数据资源,建立中山名人文化资源数据库,通过系统挖掘、整理、还原、展现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支持文旅融合,促进中山市文化旅游发展。巩固中山作为孙中山文化资源发源地、保护研究基地以及交流合作枢纽角色,办好中山合唱季、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等特色品牌和各类主题纪念活动,继续举办海峡两岸中山论坛,持续挖掘、活化孙中山文化资源。

专栏2:公共文化资源建设创新发展

  4.完善图书馆总分馆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优化图书馆总分馆文献资源布局,总馆统一调配文献资源,通过智慧管理系统分析各镇街读者阅读需求和场馆图书需求,推进全市各类型公共阅读场馆文献资源的相互流动,实现全市文献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打造强支撑、一体化的总分馆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特色化、分众化的分馆文献资源标准。

  5.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配合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实施“广东省古籍地方文献整理出版计划”,推进中山纪念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和《中华古籍总目·广东卷》中山纪念图书馆部分的出版。

  6.中山名人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依托中山文化资源,由中山纪念图书馆建立中山市名人文化资源数据库,通过图片、文字、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系统展现历史文化名人全貌,充分发挥中山文化特色影响力。

  (三)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多样化。

  8.以需求为牵引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立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理念,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生态。依托共享型纵横结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实现活动联动、培训联动、展览联动、品牌共建,进一步推动优质服务和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均等、便捷、丰富的文化服务。充分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异地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提供精准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低幼儿童阅读兴趣启发与青少年分级阅读指导;加快公共文体设施的适老功能改造,面向老年群体开展文化艺术与数字技能培训。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拓展阵地服务功能,开展创意市集、街区展览、音乐周末、街头艺人演出等文化活动。以情景式、体验式等新的表演形式,在公园、景区、街区、地标性历史文化建筑等公共空间,创新举办“友梅艺术沙龙”“吕文成广东音乐周”“街头艺术”等全新的观演体验活动。创新图书荐读方式,健全完善“市民选书 政府买单”辅助采购制度。继续完善网络预约借书平台,用活社保卡、芝麻信用等信用借阅方式。持续开展“美丽人生”市民艺术学堂、“美丽中山”文旅竞芬芳系列品牌活动,着力推动和组织“友梅艺术沙龙”“艺术之门”等公益讲座进基层,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纵深发展。

  完善“百姓点单 基层定单 政府买单”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方式。综合运用奖励、补贴、委托项目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戏曲下乡、文艺下基层、基层公益艺术培训等文化惠民服务。在做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公共文化机构可根据实际,优惠提供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政府有支持,优惠有标准,质量有保障,内容有监管。

  9.融合创新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实施“文化+”跨界共建,推动融合创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卫生、科普、民政等领域惠民项目融合发展,广泛探索“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教育”等融合发展路径。文旅融合方面,实现文旅公共服务空间“双进入”和功能“双融合”:推动文化活动及资源进入旅游设施和景区,将旅游宣传推广功能植入公共文化设施;鼓励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场馆与乡村旅游等文旅资源相结合,增加旅游景区宣传推广、旅游咨询等服务功能,有特色的公共文化场馆可积极创建A级景区;探索在全市具备条件的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区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及精品线路策划推广。

  10.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消费融合发展

  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社会力量围绕文化授权、创意设计、生产加工、营销管理等产业链深度合作。搭建文创产品展示和营销平台,支持优秀文创产品开发、交流展示与合作。引导文旅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具备条件的文化和旅游场所举办演艺类、展览类、主题性、特色化等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相融合的活动品牌。鼓励把文旅消费嵌入各类公共文化场所,依托市、镇街、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地,打造群众身边的文旅消费网点。鼓励公共场馆进行改造提升,合理配套餐饮区、文创产品展示销售区、书店等,打造高服务质量文旅消费业态。引导公共文化活动融入夜经济文旅消费,开展一批夜间文旅消费主题活动,打造公共文化与文旅消费融合发展的夜经济品牌。以创意文化为引领,打造集游、购、赏、展、演等多元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乡村市集活动,重构乡村的文化场景与消费业态。

  11.繁荣群众文艺创作

  组织专业艺术团体的文艺人才深入基层,指导与培训群众文艺团队,提升群众文化团队及基层文艺人才的专业水平。完善星级群众文艺社团评审与激励机制,对于达到一定水平的骨干团队给予排练场地、设备、业务培训、辅导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成长,支持文艺社团打造活动品牌,提升群众文艺团队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推进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创作体制机制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提高质量作为群众文艺工作的生命线,推动各门类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精准把握群众文艺创作特点和规律,组织开展重要主题创作,展现百姓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谱写伟大时代。整合市文化馆、市美术馆、市文联属下文艺家协会的文艺创作资源,打造中山市舞台艺术创作工程和视觉艺术创作工程。探索项目合作、签约创作、招标创作、跨地域跨界联手创作、联合攻关创作等机制,形成重点作品重点攻关、重点创作主体重点培育的格局。

专栏3: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7.打造“新活力·年轻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以品牌建设为主轴,打造导向清晰、丰富多彩、时尚潮流的青年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与活动;以网络社群为纽带,围绕品牌建立多媒体、多元化的“粉丝”社群。支持年轻人参与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习和展演,不断壮大非遗传承队伍;与本地公共文化机构联合举办粤港澳青年游学活动,加强孙中山文化资源、非遗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路线的融合发展。

  8.公共文化与文旅消费融合试点工作:打破公共文化与文旅消费之间的壁垒,推广各镇街开展文旅消费试点,鼓励建设集公共文化场馆、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场所。

  9.“两中心融合”文旅驿站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功能融合,建设“文旅驿站”。在拥有丰富旅游资源或具有相应潜力的区域,遴选镇街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文旅驿站。设置游客服务、特色文化展示、阅读休闲服务等功能区域,选配优质图书文献与数字文化资源,配套开设文化创意产品展销、旅游推介、艺术欣赏、文化遗产体验等服务,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一站式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

  (四)技术赋能创新:建立智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2.建设中山市公共文化数据资源管理平台

  依托“中山文旅云”,建立中山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仓储。统一收集整理全市数字文化资源,加快对市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及开放、查询与利用。规范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以及省内各类重要公共文化资源库,整合其它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巩固全民阅读推广和全民艺术普及的数字资源保障基础。

  稳步推进中山公共文化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中山文旅云”平台的数据收集、管理与分析功能,探索建设集管理、监测、分析、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管理大数据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业务数据和管理信息在线采集、上报、收发和反馈系统,加强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日常监督管理、业务培训、服务评价、需求采集等环节的应用,提高服务效能与管理效率。增加大数据分析模块和可视化揭示系统,实现数据展示一张图,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强平台数据的审核管理,实行“分级上报、逐级审核、统一管理”的数据采集制度,确保数据及时、真实、准确报送,保障数据安全有效。

  13.完善“中山文旅云”数字文化服务功能

  丰富和完善“中山文旅云”平台服务功能。优化平台服务栏目设置,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线上内容互联、线下服务上网,形成一一对应、紧密关联的服务网络。推动“中山文旅云”与中山纪念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系统、共享型纵横结构总分馆管理系统整合融通。开辟数字阅读服务模块,精选优质资源,举办在线阅读推广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B站号重要网络宣传平台推广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资讯和服务内容。

  推动“中山文旅云”升级改造,增强平台智慧服务能力。探索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用户分层传播、内容多维传播、智能交互传播和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传播,实现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高质量推送。探索应用多媒体讲解、VR场景导览、全景展示等技术,丰富资源类型,展现服务特色,提升用户体验。

  14.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网络化、智慧化改造工作。建设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智慧博物馆等,探索AR、VR、XR、元宇宙等新型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方式与场景创新,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网适用性。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提高公共阅读、艺术普及、展览陈列、非遗展示空间与设施的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加强多网、多终端技术开发与应用,优化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直播、云培训等在线服务和品牌,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15.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体系建设

  建设统一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依托共享型纵横结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相关技术标准,有序推进市、镇街各类阅读空间的智慧化改造升级,打造具有智慧空间、智慧服务、智慧阅读、智慧管理功能的智慧图书馆体系。着力打通虚拟文化资源与实体文献、空间、服务的关联通道,实现“虚实”融合与集成,探索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线上线下服务,创新阅读服务供给新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设备、智能程序、智慧图书馆平台,实现资源统一加载、服务统一监管、数据统一管理,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精细化、便民化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完善数字文化馆服务体系,加强数字文化馆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家公共文化云的资源、服务、活动、品牌对接,将市文化馆和镇街文化站的数字文化服务资源集成呈现与利用。

专栏4: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

  10.智慧图书馆体系搭建:在加强数字资源保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地方文献搜集与特色数据库建设,创新数字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加强数字阅读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保障,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提升市民信息素养。

  11.数字文化馆建设:建设作为“智慧中枢”的中山市文化馆数字文化馆平台(数字总馆),一站式统筹开展文化馆门户网站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平台、移动服务平台、总分馆管理平台的建设,建设“泛在融合”的多元化、个性化、分布式的数字文化站点(数字分馆);建立完备的数字文化馆管理运行制度体系,编制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和评价指标,形成完备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深度融入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设计,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新型数字文化场景,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下数字公共文化服务。

  (五)品牌塑造创新: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16.擦亮“书香中山”品牌,建设全民阅读之城 

  推进跨地域、跨行业、跨机构的全民阅读品牌合作,为“人文湾区”建设注入新活力。着力打造“品读湾区”9+2城市悦读之旅活动品牌,高质量完成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任务,发挥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全民阅读推广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阅读推广高峰论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加强全民阅读推广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加强与科技、教育、旅游等行业以及大中小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合作,用好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联盟活动组织机制,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创建活动,深化、扩大“书香中山”社会影响力。

  全面提高服务人口持证率和注册率,夯实全民阅读之城创建基础。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社保卡)在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入场登记、图书借阅、场馆预订、活动预约等服务环节的共享复用。依托“粤读通”无卡借阅系统为读者提供全省公共图书馆“一证通”服务。到2025年,将中山常住人口的图书馆持证率提升至60%以上,其中有效持证率(年借阅人数/借阅证总数)超过40%,达到国际发达城市图书馆水平。

  科学化、专业化、品牌化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推动全民阅读之城创建纵深发展。实施“全民阅读推广人”培育计划和“儿童阅读推广人”培养计划,汇聚、培育一批领读者、阅读推广人、阅读社群,夯实全民阅读之城可持续发展基础。继续推进“市民选书、政府买单”“爱阅有约”等文化惠民品牌建设。抓好图书馆系统全民阅读推广主阵地建设,到2025年,市图书馆总分馆系统接待进馆读者人数占全市总人口比率超过35%,图书馆活动参与人次占全市总人口比率不低于50%,年人均图书外借量达到1.5册以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处于领先水平。

  17.唱响“中国合唱之城”品牌,建设音乐之城

  加强合唱艺术普及推广与交流合作。组织全市各单位、各系统、各镇街常态化举办主题合唱活动或比赛,组建多元化的镇区合唱社团体系。每两年举办一届市级合唱比赛,各镇街可按所在的地理方位镇街联合,所属片区定期举办“金秋合唱季”合唱展演活动,全方位推动合唱艺术融入民众生活,创新做强“中山合唱季”。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中山分会场活动,策划举办“唱响湾区”等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承办和引进大湾区、省域性、全国性的合唱赛事,提升“中国合唱之城”品牌影响力。对接深圳、广州、东莞、江门等大湾区兄弟城市,实现大湾区精品合唱节目在各兄弟单位网络平台的联动联播宣传;定期联动大湾区各单位开展线下合唱交流巡演活动。搭建合唱工作者交流合作平台,持续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合唱交流合作座谈会、新作品创作与推广研讨会,推动合唱艺术对外交流合作。

  进一步推进中山重点合唱团发展建设,三至五年时间内将中山合唱团、中山教师合唱团、中山童声合唱团等团队培养建设成为广东省内及全国合唱名团。加大支持社区文艺团体、文艺骨干支持力度,调动文化能人、退休干部等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合唱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合唱队伍。依托中山市中国合唱协会网络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合唱指挥研修班,加强合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培育优秀青年指挥家。大力推进新时代合唱精品创作与群众优秀合唱作品创作,推出一批彰显时代精神、体现中山特色、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作品。

  18.铸就“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资源优势,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时尚、高品质、高颜值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加强节庆组织,充实活动内容,推进形式创新,加大宣传推广,不断提升“西区醉龙文化节”“小榄菊花会”“坦洲咸水歌文旅季”“黄圃飘色旅游文化节”“东区起湾金龙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在大湾区的影响力。推动各镇街、行政村(社区)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和景观营造。因地制宜将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旅游、民宿等旅游业态相结合,拓展研学旅行、艺术写生、电商等功能,构建主客共享的文旅公共空间。

  优化“一镇一品”基层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管理与运营。探索公共文化与乡村民俗、非遗、地方美食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组织各镇街依据岁时节令和民俗节庆轮流举办“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年华”,集中展示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杏仁饼、石岐乳鸽、沙溪凉茶、小榄鱼球、黄圃腊味、东升脆肉鲩等中山传统美食推介,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伴手礼和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增强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19.强化文旅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建设博爱文化之城

  建立面向基层志愿服务团队的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基层志愿服务管理与策划能力培育;设立“中山文旅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库”,打造“中山文旅志愿服务达人”项目;加强与各行各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打造若干“领域+文化”的中山文旅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完善服务管理机制,依托“志愿中山”,建设完善集招募注册、信息发布、服务点单、统计分析、宣传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支持服务效果好、潜力大的文旅志愿团队注册文化类社会组织,鼓励其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立跨部门的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沟通机制,优化全市文旅志愿服务统筹协调体系;做好“文化志愿服务月”活动与先进志愿服务典型推荐工作,主动承办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志愿活动。

  实施国家“春雨工程”“圆梦工程”,做强“成长的美好”“青少年图书馆志愿者培优计划”“普特儿童融合阅读”“中山合唱团乡村育苗计划”等有特色、有影响、惠民生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文化志愿服务系统融入全民阅读推广、全民艺术普及、青少年美育教育、研学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等专业型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公共文化与志愿服务双品牌效应。

专栏5:公共文化品牌创新发展

  12.“书香中山”品牌建设:加强公共阅读阵地建设,优化基层公共阅读资源,创新公共阅读组织模式和推广机制,持续开展全民阅读特色品牌活动,深化阅读推广人的专职化定位和专业化培养,夯实全民阅读之城可持续发展基础。

  13.文旅志愿服务强基计划:设立“中山文旅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库”;打造“中山文旅志愿服务达人”项目,培育一批达到“三个一”的文旅志愿服务达人(介绍1个代表性景点,讲好1个历史文化故事,了解1项地方文化或非遗技艺);与旅游企业和地方景点合作开展宣讲、培育与授课。

  (六)治理机制创新: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20.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公共文化治理根基

  聚焦大文化建设目标,强化政策支撑,探索公共文化治理创新的“中山经验”。以《中山市文化兴城五年计划(2021-2025年)》《中山市文化兴城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指引,落实《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22-2030)》,出台《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22-2025)》《中山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中山市“香山书房”建设标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建立《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22-2025年)》《中山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等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办法》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绩效考评、第三方考核评价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征集与意见反馈机制。出台《中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章程》《中山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办法》《“香山书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实施办法》,修订完善《中山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管理制度》。

  21.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化发展

  探索公共文化资源跨行业横向流通共享新机制,加强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非遗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稳步推进中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试点工作。以市文广旅系统内公共文化场馆资源共建共享作为切入口,推动各联盟单位机制共建、阵地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创和人才共育,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活力和服务效能。优化和整合联盟成员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加强各主体间资源、空间、信息、人才和活动机制的共享共用和互利共赢,联合开展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探索建立公共文化资源流通共享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

  22.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进一步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有关举措,落实《中山市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细则(试行)》,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招投标、“费随事转”、项目外包、公益创投或委托项目等形式,提供群文演出、赛事与会议承办、艺术普及培训等服务。

  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研究和探索社会化运营主体扶持办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手册、社会化运营效能考核指标体系等政策文件,研究完善社会化运营“选、用、管、培”全流程机制,提升政府部门文化治理能力。

  优化完善专项资金扶持机制、合格主体培育推荐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提升服务资质和供给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激励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规范督查,引入绩效考评与群众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奖补和购买服务、退出项目的重要依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荣誉表彰机制,定期表彰一批热心公益、爱文化、有作为、有担当的企业家、文艺家、文艺骨干、文化能人等。

  23.推进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治理改革创新

  创新发展中山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三三”工作模式,结合《中山市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基层公共文化工作纳入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范畴,健全文化自治组织建设,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让居民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协同发展能力。

  探索建立“乡村文化理事会”,健全行政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文化自治组织建设,统筹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挖掘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开展以“组建一支文化社团、开展一项非遗传承、开展一项特色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三个一”公共文化服务。

专栏6:公共文化治理机制创新发展

  14.省级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试点建设: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全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中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良好工作机制,推动各联盟单位机制共建、阵地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创和人才共育,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活力和服务效能。

  15.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社会化建设与运营机制创新:在全市有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探索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场馆运营。鼓励相关运营单位在做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向公众优惠提供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市文化兴城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将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作为文化兴城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调整优化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市创新发展,负责推动制定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工作推进措施,研究推进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制定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年度工作要点、任务分工方案和过程管理办法,完善评价、督导、考核机制,将创新发展工作纳入市镇两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镇街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各镇街参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对照创新发展标准和本规划制订创新发展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工作责任。

  (二)保障经费投入。

  按照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测算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市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保证本市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明确市级政府与镇街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发挥财政资金鼓励、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撬动社会资本与市场资金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探索建立涵盖预算、执行、决算等全环节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监督机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立项与资金分配公告制度,强化各公共文化场馆年报公开与财务审计督查,完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加强风险评估与过程监管,确保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

  (三)加强监督考核。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市、镇街、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服务目录),确保内容无缺项、人群全覆盖、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强化法律贯彻落实和标准实施,定期开展法律执行、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全面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文化建设征询反馈制度和满意度测评制度,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有效回应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对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监督管理。落实《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中府办函〔2020〕139号)要求,继续开展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工作,完善市、镇街、行政村(社区)、社会组织等四级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任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落实人才保障。

  贯彻落实《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按照《中山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实施方案》,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使用。出台《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后备优秀人才库管理方案》,围绕文广旅系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年轻的优秀后备人才。进一步完善“两员”“双派”制度,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按核准编制数配齐市属公共文化机构、镇街文化站工作人员,充实行政村(社区)文化专业人员队伍力量,为每个村委会、居委会选聘1名文化专管员。加强人才管理,将深入基层创作、培训、指导群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授予人才称号、评定职称等的重要考核内容。探索建立文化人才管理与共享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深中、穗中两地及沪中、京中人才互动互访交流活动。

  (五)强化宣传推广。

  广泛深入推广中山市创建示范区的经验,深入阐释示范区创新发展的目标与举措,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推动示范区创新发展的浓烈氛围。加强资源整合与方法创新,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经验新成果、创新发展案例、文旅融合、乡村文化振兴等主题宣传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综合运用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主流媒体和官网、微信、抖音等多种线上渠道,创新利用长图文、短视频、H5互动页面等载体,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加大示范区创新发展宣传力度。

  (六)深化理论研究。

  大力加强中山示范区创建和创新发展的经验总结与理论研究。强化问题导向,立足实践需求,围绕创新发展所需的基本制度、建设标准、服务规范、实施方案等开展研究、论证和推广工作,推出一批具有中山特色和经验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示范区创新发展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指导。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加强模式总结和经验交流,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市(区)特别是各批次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经验交流,在学习中提升中山市公共文化创新发展水平。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