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解决中山市企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建议

信息来源:提案 发布日期:2008年04月02日

  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国家货币银根缩紧(利息加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上升,给中山企业的经营带来挑战,企业能否持续健康良性发展,除了在产业结构转型、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发展资本市场外,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至关重要。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力短缺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长远来看将制约中山的持续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仅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的民工短缺总量就在200万人以上。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6年对全国13个省的1600多个行政村进行的问卷调查也表明,中国乡村确实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剩余劳动力以中年为主,而城市需要的是青年民工。民工供求年龄与性别结构的不匹配,使得中国出现了青年民工短缺与乡村中年劳动力剩余并存的局面,包括中山市在内的全省各企业均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高级管理人才的短缺,如企业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以及内部审计、上市公司融资方面的人才招聘非常困难;二是技术工种人员短缺,尤其是生产一线人员;三是普通员工短缺。
  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人才吸引的环境不够,政府对高级管理人才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如解决高级管理人才的子女读书问题、家属就业问题出台的相应配套政策不多;二、所需要的工人在很大比例上是要有一定专长的技术工人,而从农村到城市里求职的这部分人,欠缺企业所要求的能力和条件;三、社会对普工地位评价和工资偏低,加上社会保障统筹的不足,无法安定外地员工。

  一是进一步改善人才吸引环境,完善各项配套政策,让人才有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吸引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落户中山;二是重视职业教育,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就读职业学院,加快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增强培训力度,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三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企业发展尽快从依靠廉价劳动力、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工人技术和工资标准;四是参照西方国家,实行人员外包,即雇用外市或东南亚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有助于控制成本。五是作为政府相关劳动管理部门一方面鼓励企业放宽用工的性别和年龄限制,提高劳动力待遇,另一方面做好用工信息的及时传递,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能够建立更便捷沟通的桥梁。六是实现社保统筹,加快省内统筹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