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大力改善中山市公共交通状况的建议

信息来源:提案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26日

中山市居住环境优美,市政建设发展很快,曾获得“世界人居奖”、“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等荣耀。但是,与这些荣耀不太相匹配的就是中山市的公共交通与其他城市相比相对落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公交线路太少。中山市的公交线路总共是60多条,如果只是相对于城区来说,也许不少,但这60多条线路是包括镇区在内,面积为18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线路。而面积只有1600多平方公里的珠海市,却有80多条公交线路。公交线路少,就造成很多地方到达的公交车少,甚至没有公交车到达。
二、等车时间长。
在中山市坐公交车,在车站等20分钟左右是常事,甚至等半个小时,40分钟也不少有,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是投入运营的公交车少,其次就是公交线路少。而其他的一般城市等公交车的时间一般只需三两分钟。
三、公交车票价高。中山公交费可能是珠三角、甚至全国最贵的。一般上车最低两块,起价段计价后分段计价,每2.5公里一段,每段收0.5元,所以随便出行一次至少要三元,如果到镇区一般是四到六元(单程),最高的达到七八元。而很多城市一元钱的一票制可以从起点坐到终点,北京公交最低才3毛钱。
四公交车服务差。服务差表现为一是许多车没有自动报站系统,这使得外地人在中山坐公交车很不方便。二是不是站站停车。到站时很多司机只是放慢车速,如果你不说“有落”,那他就不停。三是拒载,很多老人反应,他们在车站等车,司机一见是老人就呼啸而过,因为按规定超过65岁的老人免费。
由于以上原因,很多市民不愿意乘坐公交车,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越没人坐就越差,越差就越没人坐。更重要的是,不坐公交车就要买摩托车、小汽车,所以中山市满街都是摩托车,小汽车也是越来越多,造成空气污染、交通堵塞且影响市容。鉴于此,政府也采取过一些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大力改善中山市的公共交通状况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政府加大投资。针对线路少、车辆少、票价高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加大投资,政府应该考虑把公交定位在公益事业上,加大财政投入,而不仅仅是通过提高票价来维持公汽公司的运营。公共交通作为公益事业,如果要维持低票价,亏损是很普遍的事情,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补贴才是根本手段。
二、限制摩托车上路。现在很多城市主要街道甚至全城禁摩,而中山市的摩托车是无孔不入无路不走,满大街都是。这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交的发展。
三、加强对司乘人员的培训。服务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一部分司乘人员素质较低,所以对他们加强培训、加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四、改善车况。淘汰一部分破车烂车,增加一些漂亮实用的新车。给所有公交车装上具有普通话、粤语、英语三种语言的报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