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控制人口政策所产生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今后只能是一对夫妇供养一对或两对及以上的老人。浸润着浓厚儒家尊老敬老传统的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以家庭养老为主,对家庭外部资源的依赖性不大。但是目前这种得到世界各国肯定和效仿的东方养老模式正日益受到挑战。据专家计算,2012到2022年这10年间,18到50岁的青壮年人口将减少一亿,此外,现在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标准。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将达到4亿,比现在欧洲的总人口还多。在整个21世纪,中国都将受到社会生产能力削弱、消费队伍扩大、社会保障负担增大的困扰。因此,客观上要求社会化养老事业加快相应发展。
中山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政府应该尽早从宏观上规划,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系,这是一个城市甚至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1、目前社会化养老在中国正逐步被接受。据悉,北京、上海浦东、青岛等地已开始对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机构给予财政补贴,这些老年公寓硬件设施好、服务水平高,收费又合理,工薪阶层的老人都能接受。在中山,敬老院、老年公寓硬件设施好、服务水平高,收费又合理的养老机构数量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需求。希望民政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适时地扩建集中养老机构及其设施,并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同时,加强养老机构开办过程中程序化管理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如:场地面积要求、医护专业人员的配备比例、比较标准的人性化护理、伙食的营养搭配和收费的指导价格等,以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2、加快建设社区老年之家。民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星光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以发行福利彩票的部分收入作为福利资助金,促进各地政府按照“小型分散,星罗棋布”的原则,在每个社区内建设一处老年人学习、娱乐、活动的场所,即“星光老年之家”,以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青岛市根据民政部的要求,自2001年下半年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投资3300万元,市区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星光老年之家”共305处,而且绝大多数社区级的“星光老年之家”,依靠社区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维持了项目的正常运转。开创了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社会养老事业的新模式,符合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国情,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经验。
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充实、欢乐的晚年,不仅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除家庭的后顾之忧,为家庭其他成员全力投入到本职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也是一个城市甚至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从而为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