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加强教师交流及"同城同酬"的建议

信息来源:提案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25日

  建议加强中山市同等学历、同等级别教师的交流,并实行“同城同酬”。“同城同酬”是教师交流的基础,而教师交流才可以更好的分配教育资源,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并有助于中山市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一,加强中山市同等学历、同等级别教师的交流必要性。近年来,由于中山市大量引进外地教师,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高,中学以上学校基本上都本科化,教师的起点高,这为教师交流提供了基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一间学校工作一辈子,不仅没有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而且缺乏对比,找不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失去上进心和竞争意识,这正是教师成长中的大敌。
  第二,实行“同城同酬”的必要性。中山市现有中小学教师1万多人,很多教师尤其是刚刚分配的教师,水平和素质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分配到不同的学校,待遇相差较大。同是大学本科生,工资相差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司空见惯。分到重点学校,不仅待遇好,学校环境好,学生素质也高;分到普通学校,不仅待遇差,学校环境差,还要面对整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自然内心极为不平衡,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何在?而那些分到重点中学的老师,好像拿到了铁饭碗,高枕无忧,竞争意识也逐渐淡化,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教师的稳定和团结,不利于和谐中山的建设。
  第三,建设“文化中山”的需要。近年来中山市政府正在逐步打造“文化城市”。“城市论坛”、“孙中山思想文化研究”等活动如火如荼。文化艺术中心、博览中心等硬件设施更是使中山的文化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软件,也就是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如果出入那些文化场所的只是部分精英,我们的文化只是一些精英文化,无疑,这样的“文化繁荣”是表面上的。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中山市妇女受教育程度特别是农村妇女普遍偏低,而女性受教育程度又直接影响下一代文化素质的高低。农村中学和招生低层次学生的学校则承担了最为艰巨的任务――全民素质的提高。在现今的教育格局下,“强者恒强,弱者更弱”,这只会使那些最应该受到高质量教育的人缺失了这种教育,这也间接影响了中山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一,实施同等学历、同等级别教师的交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给学校带来新鲜的血液,让学校更具活力;通过交流,让交流教师也受益匪浅,水平高的教师到普通学校,以点带面,模范带头作用不言而喻,水平低的教师到水平高的学校,寻找不足,缩小差距,不待扬鞭自奋蹄,自然收获甚多。当然,加强教师交流要规划好,要循序渐进,控制规模,不能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二,实行“同城同酬”。为了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建设和谐中山,中山市有必要统一划定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实行“同城同酬”。当然,这种“同城同酬”是相对的,不能幻想一步到位,要建立在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基础上,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化。比如,重点学校的平均工资可以和普通中学持平,但是各个学校可以制定差异化的工资模式,这与市场化的分配制度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