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的建议

信息来源:提案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25日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生态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共识,我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战略之一,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决策。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1、自然生态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我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而且由于人口增加,各种建设用地扩大,耕地面积呈快速递减趋势不可避免,水资源紧缺。2、环境规划建设管理相对滞后。以前的一些环绕公路现在进行直线连接、公路扩宽、还有一些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都占用了相当部分的土地。有的建设项目在修建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挖山填地,通过隧道连接。这些道路的施工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土地、破坏现有植被、拆迁一定量的建筑物等,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3、市镇建设规划及污水垃圾等工程建设设施滞后,农业养殖业排污处理不好,城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一些山体的天然植被由于遭到破坏,森林植被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降低,石材加工业随着采矿业迅速发展,其粗放型的加工模式,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造成严重污染。在一些重大工程上,相当部份工业固废随意堆放占用农地、河岸、海滩,或直接倾入河道和海域。有的就地露天焚烧,对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以上这些工程的兴建虽然给我市的交通、工业、农业带来了发展,但是也都直接影响到我市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这些生态环境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补偿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生态规划,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真抓实干,确保环境生态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三、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建立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和信息系统。
  四、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工作,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管理及转化应用体制,提高决策及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同时,建立新型生态伦理价值观,鼓励公众参与支持生态文化建设。
  五、政府部门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兴建生态公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