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才能发挥好预防工作的整体效能。多年来,我市的检察工作在人员少,事情多的情况下,与有关部门配合和系统预防、部门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运用正确有效的手段,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面对这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做长期而坚决的斗争,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1、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化工作程序上对权力的控制和外部监督,健全民主决策程序,提高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加办事透明度;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在所有执法部门推行听证制度。
2、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各级工会财务审计的工作力度,重视和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将审计机关提交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加强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预防力度,建议由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合作,组成包括检察官、被预防单位主管领导、纪检人员、财务主管、项目总工程师等骨干参加的预防工作组,参与监督工程的规划、设计、招标、采购、施工、验收等重要环节,投资主体人员则监督检察人员的监督行为,使项目运作规范化、法治化。预防“上马一项目,下马一批干部”的现象出现。
4、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媒体,更多的宣传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加强公职人员心理咨询工作,剖析公职人员犯罪心理,提高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的自我调理,自我纠正的能力,提高我市公职人员的整体素质,把执政为民做得更好。
5、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各种收费行为的规范,坚决杜绝靠罚没收入和预算外资金开支的现象;
6、加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在做好民众关心关注的公务进行公开的同时,也要做好对本系统的重要公务进行公开的工作,特别是提高工资收入类的、关系到职员切身利益的公务进行公开,让职员明确自己收入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要求各单位实行本人收入亲自签领确认制,消除工作人侥员幸心理产生的可能,减少职务犯罪机遇。
7、适当提高公职人员的收入水平,促使公职人员严于自律,建议借鉴新加坡政府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经验,将公职人员工资的增长与经济、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变动挂钩,在“精兵简政”的同时,逐步实现"高薪养廉"的经济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