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依托中山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中山社区大学的建议

信息来源:提案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25日

  一、理  由:
  社区大学是社区教育的平台,是城市化进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04年12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形成以区(县)社区教育学院或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居委会(村)社区教育教学点等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均提出要建设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此,我们认为:
  1、创办社区大学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需要。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高中阶段教育已经普及,高等教育达到大众化指标以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普遍比较强烈。中山作为中国综合实力20强城市,2007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接近万元,已经进入大规模教育需求阶段。通过创办社区大学,适时实现社区教育的区域性整体推进,奠定其在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切入社区阵地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区内人口素质,使市民素质与现代化城市地位相适应,时机已然成熟。
  2、创办社区大学,是推进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我市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社会发展态势十分明显。创办社区大学,通过社区教育网络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系列工程,使农村居民从社会心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迅速完成向市民的转变及从农业劳动者向工业、服务业劳动者的角色转换,对我市城镇化目标的实现,具有明显的促进意义。
  3、创办社区大学,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和社区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广大基层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需要有一个社区工作理论和社区工作业务培训进修及交流的平台。以社区大学为载体带动社区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丰富社区工作者业务知识和提高其工作能力;激发群众建设社区积极性,进而带动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管理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工作,将为创建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道德基础。
  4、创办社区大学,是提升教育强市及社区教育水平的需要。我市社区教育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市社区教育的外延和内涵也应得到相应的拓展和深化,亦即从主要服务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向以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专业文化水平为基本任务,为社区提供多层次、多规格、门类齐全的终身学习的公共教育服务平台转变。
  5、创办社区大学是进一步发挥电大开放办学特色的需要。电大具有系统办学、网络严密、形式灵活、功能多样等优势,可为社区大学提供开展公共教育服务。

  中山社区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业单位,依托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加挂中山市社区大学的牌子。市电大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大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承担社区大学的教学管理职能。社区大学与电大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
  社区大学实行三级化办学体系。依托电大系统,在各镇(区)建立社区学院(可挂靠在各镇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社区和村分别建立社区大学分校,搭建市、镇(区)、社区(村)三级网络化社区教育平台。
  社区大学以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市民综合文化素质提高和社区工作者培训为主要办学方向和任务,逐步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
  社区大学以三级教学网络为主,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通过电脑网络教学、电视教学、多媒体双向视频系统等多种远程开放教学方式,同时利用各类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形成灵活、便捷、开放、适用的社区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