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来临,气温逐渐降低,空气日趋干燥,同时也是群众进补养生的高峰期。为保障大家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时令食品、秋冬滋补安全等方面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项。
一、正确解锁秋日螃蟹
“秋风起,蟹脚痒,金秋正好吃蟹黄”,如今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时候。螃蟹味美但性寒,且易携带细菌,处理与食用需格外谨慎。
1.科学选购螃蟹。一定要购买鲜活的螃蟹,死蟹体内会迅速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且细菌也会大量繁殖,食用死蟹极易导致食物中毒。可以选择外壳光亮、腹部洁白、提起有沉甸感的新鲜螃蟹。
2.及时烹饪食用。螃蟹最好现卖现吃,如需短暂存放,可将其捆绑后放入冰箱冷藏(盖上湿毛巾),并尽快食用。煮熟后的螃蟹不宜长时间存放,如要存放,必须待放凉后包裹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再次食用前需彻底加热。
3.科学处理和彻底蒸熟。食用螃蟹前,务必清除蟹胃、蟹腮、蟹心、蟹肠等。肠、胃是消化道,腮是呼吸器官,这些部位容易积累污物,蟹心作为循环系统内脏,食用后容易造成过敏、腹泻。用刷子将泥沙刷洗干净后,必须烹饪至蟹壳完全变红,蟹肉凝固,尽量避免食用生醉蟹、腌蟹等未彻底加热的菜品。
4.适当食用。螃蟹是一种高蛋白、高嘌呤、高胆固醇的食物,按我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吃两只为宜。同时,由于螃蟹胆固醇高,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少吃或者不吃螃蟹。
二、科学进补,筑牢秋冬健康根基
“秋冬进补,来年打虎”。秋冬季节,不少人会准备通过各类滋补品来调养身体,但只有科学选购、适量食用才能真正达到滋补的效果。
1.科学选购滋补品。请务必选择信誉良好的药店、医院或品牌官方渠道购买人参、黄芪、虫草、燕窝等贵重滋补品,警惕网络上来路不明、价格异常低廉的“野生”“特效”产品,谨防假冒伪劣和非法添加。购买时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了解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对于中药材,可初步观察其外形、色泽、干燥度和气味,若有霉变、刺鼻酸味或硫磺味,应避免购买。
2.适量食用。滋补品并非“多多益善”。过量服用不仅身体无法吸收,还可能增加肝肾负担,引发副作用。在进补前,可以咨询专业中医师或营养师,了解自身体质,选择最适合的滋补方案。
3.合理注意保存。秋冬天气干燥,但室内仍可能潮湿。滋补品应密封后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必要时可放入冰箱冷藏。同时也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受潮、霉变、虫蛀,应立即丢弃,切勿再食用。
希望市民群众不忘食品安全要点,科学选购,安康顺遂度过这个秋冬。